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将来临,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过节的习俗是基本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习俗,每逢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说到端午节,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政治上主张任用贤能,联齐抗秦,颇受楚怀王的信任,委以三闾大夫要职,但后来楚怀王偏听亲秦派的挑拨离间,谗口中伤,而遭致冷落。到荒淫昏庸的楚镶王时,更把他放逐于汉北,过着长期流浪的生活。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离骚》等价值很高的、影响很大的不朽作品。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屈原,每逢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把粽子投入汨罗江,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此后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也就成为端午节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曾两度出现在我国邮票中。1953年屈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为此我国邮电部特发行一套《世界文化名人》邮票,其中第一枚就是“诗人屈原”。在1994年发行的《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二组中还有一枚屈原邮票。湖北秭归是屈原的故乡,三峡工程的兴建,屈原祠将迁建到秭归新县城凤凰山,重建后的屈原祠共分四个部分,即山门、屈原青铜像及东西碑廊、屈原纪念馆和屈原墓,占地14000平方米。走到屈原祠门前,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著名学者郭沫若亲笔书写的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屈原祠”,山门主体与东西配房形成了中国汉字“山”形。踏入屈原祠内,3.92米高的屈原青铜像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屈大夫犹在自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前面草坪上巨大的“求索”二字交相辉映。1994年我国发行了《长江三峡》邮票,其中第6枚即为“屈原祠”。
在我国两岸四地中,台湾邮政部门率先发行了端午节题材的邮票,1966年6月23日首发“龙舟竞渡”(端午节)邮票1枚,图案为两艘竞渡的龙舟。
|
|
来自: 老刘tdrhg > 《1、钱币/票证/首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