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种珍贵文存 完整记录清代全真道士传戒情况

 茂林之家 2016-09-24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收藏有三种清代全真道传戒授戒的珍贵文存,这三种珍贵文献真实完整地记录了清代全真道士传戒授戒的相关情况,为我们研究全真戒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文/汪桂平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图书馆里,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线装古书。其中有三种清代全真道传戒授戒的珍贵文存:

  一种为同治十二年受戒弟子王信祉领受的《太上真传守戒必持》5本,包括《初真戒》1卷、《中极戒》1卷、《天仙大戒》1卷、《守戒必持》1卷、《登真箓》1 卷。

  一种为光绪三十四年受戒弟子范德寿领受的《初真戒律》1卷。

  一种为同治十三年房永谦抄写的《玄都律坛威仪戒律全部》抄本,这三种珍贵文献真实完整地记录了清代全真道士传戒授戒的相关情况,为我们研究全真戒律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收藏戒律书

  传戒受戒是全真道士法位和功行的标准

  明清时期,道教主要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派系,正一道历来通行授箓作为入道和教阶的标志,而全真道素来重视戒律的传承和遵守,传戒受戒就成为全真道士法位和功行的标准。


  全真道重戒律的传承和遵守(资料图)

  有关全真戒律,现存的史料有王常月著《初真戒律》1卷、《中极戒》1卷,柳守元撰《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1卷,这三部书收于清彭定求编辑、阎永和增订的《重刊道藏辑要》里。但是,全真道的这三坛大戒具体流传和实施情况如何?其传戒的科仪程式如何?这方面的史料历来少见,而上述反映全真道士受戒实况的珍贵文存就真实地提供了这方面的原始记录。

  王常月确立授戒范本

  三坛大戒自邱处机制定以来,经过王常月的公开传戒,著述流传,至今一直是全真道士通行的授戒范本,其内容和程式都一脉相传,几无变化。


  王常月画像(资料图)

  这从宗教所图书馆所藏的全真道士受戒时领受的戒律书中可见一斑,其中光绪三十四年受戒弟子范德寿领受的《初真戒律》,内容包括首页为受戒弟子范德寿的生辰、籍贯、出家宫观、度师,现受何种戒律、授戒律师、证盟等八大师名讳及章印,接下来是初真戒律本文,该文与《道藏辑要》中收录的王常月所著《初真戒律》完全相同,末页为领戒日期,题光绪三十四年月日给,并加盖有“玄都律坛”四字的方印。受戒弟子王信祉领受的《太上真传守戒必持》5本中,其中《初真戒》的内容格式与范德寿所授的《初真戒律》完全相同。

  另外《中极戒》和《天仙大戒》除了首页是受戒弟子王信祉的生辰、受戒的个人资料和末页为受戒日期外,戒文也与王常月所著《中极戒》及柳守元的《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完全相同。从这些留存下来的戒律书来看,其内容和程式都是沿用清初王常月所传承的典范。

  全真传戒九大师制度

  清代全真道传戒大师称为律师,由受过天仙大戒、戒行精严、德高望重的方丈担任,辅助律师传戒的有八大师,分别为证盟大师指受教典(给戒子讲经解惑,回答戒子提出的问题)、监戒大师背律考行(监督律坛威仪,不许犯戒违律)、保举大师荐引入戒(负责保袡、保戒、保香,由开戒丛林监院担任)、演礼大师教习礼法(教戒子登规行礼及戒坛一切礼仪)、纠仪大师稽察勤怠(纠正戒子仪规)、提科大师忏悔过愆(负责经堂诵经礼忏及经堂事务)、登箓大师专司词表经牒(填写登真录,为戒子起道号)、引请大师率众三请登坛(主持大型道场,任高功),八位大师各司其职。


  戒子向方丈及八大师礼拜(资料图)

  全真传戒严格遵守九大师制度,这从王信祉和范德寿受戒的实例中可见一斑。在他们领受的戒律书首页上都有传戒律师和八大师的名字和印信,《登真录》上也登有授戒律师和八大师的名讳、籍贯和印信。

  全真诸多支派各有流传

  《受戒必持》是龙门第十八代演戒孟永才在任监院期间为戒子刊刻的必诵经书,包括《太上感应篇》、《太上大通经》、《太上赤文洞古经》三种必备经典,另外续刻有孟永才记述自己道门生活的十首偈言诗。《受戒必持》反映了当时全真道士求戒时必须通晓的三种经文,孟律师的十首偈言也真实地记录了他从入道到演戒的道门生活史,对于研究孟律师的生平以及全真道士的修行生活都具有独到的文献价值。

  另外,《登真录》记录了同治癸酉坛得戒弟子105人的个人资料,包括戒子的出生年月日、籍贯、出家宫观、度师名姓、所属道派等,这些信息为研究全真道的宫观分布、道派传承提供了翔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在这105位戒子中,分属于11个全真支派,包括龙门、华山、金山、随山、嵛山、遇山、鹤山、蓬莱、三丰、天仙、尹喜。

  明清以后,道教主要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派系,自清初王常月中兴龙门派以来,全真龙门遂成为最主要的道教流派,素有“龙门、临济半天下”之说,其他全真各派流传不广,史料记载甚少,有些甚至以为已经不再流传。《登真录》提供的这11个全真支派的情况是有道士、有宫观、有传承,说明了这些支派至少到清末还在流传不断。同时,全真各派都到白云观接受龙门戒法,说明了龙门正宗的领导地位,以及道教各派的融合情况。

  《玄都律坛威仪戒律全部》抄本的史料价值

  房永谦是龙门第十八代,其抄写的《玄都律坛威仪戒律全部》抄本,详实地抄录了律坛传戒的全部仪式。内容包括升堂传戒威仪品、太上说虚皇初真戒经、太上说虚皇中极戒经、太上说天仙大戒上品经等威仪。其中各种威仪抄录得非常详细具体,比如传戒法坛上所用的旙、幢、旌、旗、节等仪仗,都详细记载了其数量、质地、大小、颜色等等。


  传戒法坛上的仪仗(资料图)

  又如,其抄录的各类榜文贴式有戒堂清规榜、律坛知事榜、供斋榜、皇坛执事榜、登真威仪榜、青词式、出牌领牒誓状稿、新戒入堂规范、请新律师入方丈次序、请大师贴式、演礼牌、大师牌、初真戒牌、中极戒牌、沐浴忏罪牌、考偈牌等等,详细记载了众戒子求戒时所应遵守的各类清规制度及入戒程序样式,还有玄都律坛作为玄门模范所应共同遵守的各类戒律清规。在传授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等三坛大戒的说戒威仪中,详细记述了律师和八大师的说白文、众人的念诵词等。

  

  总之,这部抄本对于研究玄都律坛传戒的科仪程式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书中夹条自称是玉清观住持。据同治癸酉(十二年)坛登真箓记载,房永谦是山东肥城大峰山玉皇庙郭圆茂的度师,大概后来他到玉清观当住持了。(编辑:若水)


  (腾讯道学整理发布,转载自汪桂平《清代全真道授戒的珍贵文存》,《世界宗教文化》,2001年第1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