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电视受到不明干扰!

 文化龙乡 2016-09-24

       知道系统是因为窜入干扰而出故障,那就说明系统的屏蔽出了问题,这是窜入干扰的根本原因!因此排除故障的第一要务,就是找出系统屏蔽出问题的原因,对症解决之,故障就排除了!光接收机外壳如果已经接上地线还不能解决问题,先检查一下接地是否做到位、或者再做规范一些,不要搭挂大楼里的公共接地线;光接收机出口以下的电缆两端接头重做一下;检查一下电缆和分支器件有没有破损等;也可以在光接收机下面找个器件,将它的外壳再接地试试看,因为有可能是光接收机输出电缆外导体接触不良、或外导体断裂,接地效果没有延伸到下面的电缆,造成电缆屏蔽不良而窜入干扰。      
        有一个这样的实际故障,某人做电缆接头时,剪电缆外护套时将编织网也同时齐齐剪去(通常不能齐齐剪去,要保留一段编织网倒翻过来,包住电缆护套,插入接头后使编织网和接头紧密接触),插入电缆接头时,刚巧插进镀铝薄膜和发泡塑料之间,压紧接头以后,电缆接头和电缆外导体没有接触,屏蔽不良,窜进严重的干扰......
                        
       因为干扰是无处不在的,只有系统屏蔽不良才可能窜入干扰,一般情况下为了排除干扰入侵故障没有必要先去查清是什么干扰!找干扰源不是排除故障的措施,只能用来总结经验,使人们知道什么东西会干扰有线电视;弄清楚它会干扰那些频道、频点,出现什么特征的图像。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措施是找出屏蔽不良的原因,纠正之,使有线电视网络 的屏蔽性能达标、加强。      
      笔者所在集镇里面,散布着许许多多的“高频塑料热合机”,那是明摆在那里的特强干扰源啊,不需要去查干扰源吧!如果有线电视网络不做接地,只要一台高频机开机,直径300米以内的所有用户都会受到干扰。有个有同样情况的县市广电局发布告,强令高频机迁出居民区,以移除干扰源,那工作可难做啊。笔者所在地就是采取加强网络接地的办法解决的,不要求高频机迁移,当然也用不着去查干扰源。

      电缆外导体不接地(光接收机外壳接地以后,和它可靠连接的电缆外导体也算接地了),它的屏蔽性能是很差的,因为它只能对静电起到屏蔽作用,不能对交变的干扰信号起到屏蔽作用,外界的交变干扰信号,会在外导体感应交变电流、形成交变电场,使内导体中感应出交变的干扰信号,导致线电视信号受到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外导体起了交变的干扰信号接收天线的作用。电缆外导体接地以后,相当于它和大地连为一体,成了永恒的、庞大的0电场、0电位体的一部分,(理论上)交变的干扰信号对它没有作用了,外导体上形不成交变电流和电场,就不会干扰电缆内部传输的有线电视信号。

        好些地方的同仁做酒店前端不接地、光接收机不接地,以为以前没有出过事、其他地点没有出事,今天这个地方才出事,就认为接地没那么重要,甚至根本不相信接地有什么作用!所以有同仁那里出现“诡异故障”后发帖求救,问他“接地做了没有?”,就有人根本不予理睬(不久前甚至有位坛友利用qq和我激辩,他起初坚持不信我说的接地的效果),似乎“接地的作用”纯属无稽之谈。某些前端和光接收机没有接地当时不出问题,那是因为前端机柜、交接箱或某些器件外壳无意中接触到地气,起到一点接地作用的缘故。因为屏蔽接地只需要接触到地气就可以了,不要求能通过多大的电流。这和防雷接地要求不同。当然这种“无意中接触地气”的情况带有偶然性,不可能全部不接地的前端和光接收机都能碰上,没有碰上的就必然出故障了,不是'不可思议"的故障啊。另外,这种偶然碰触地气也是不可靠的,随时可能弱化或失效而引发莫名其妙的故障,会折腾死人的。论坛里常常有人说碰到“诡异的故障”、“奇异的故障”、“不可思议的故障”、“百思不得其解的故障”,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接地或没有做好接地引起的。
              
       笔者所在地同仁对接地效果的认识,是遭遇数年艰难的网络管理经历和数十万元经济损失后认知和深化的,可谓是刻骨铭心!
       1998年当地县市总前端和各乡镇广电站实现光缆联网,不久,各乡镇站都发现总前端用光缆送来的有线电视信号中窜入干扰了,整体电视图像质量明显劣化,有好几个频道干扰非常明显,用户反映十分强烈,管理人员处境艰难。一场暴风雨以后,电视图像又变得十分清晰,什么干扰都没有了;雨止天晴太阳一照,故障依旧。当时请过好几位专家来解决前端的问题,也只测出系统中窜入干扰,找不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故障持续了1、2年之久,造成乡镇站人员管理和收费困难(乡镇站以下用户,由于光缆传输级数多、放大器串联级数多,图像干扰比城区更明显),有一个镇站甚至迫不得已投资数十万元自己新建有线电视前端,弃用总前端光缆送来的有线电视信号。

         后来偶然发现,引发前端窜入干扰故障的原因,是总前端接地引线霉断,导致前端接地失效引起的。重新焊接好接地引线,故障就彻底排除,从未复发过!那个镇站新建的前端也弃用、数十万元钱浪费了。从此以后,当地同仁对接地效果和重要性的认识非常深刻,广电系统对接地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考查近乎“苛刻”!

      下面发几幅当时乡镇站光接收机输出口信号的电视图像。如果在数字电视时期,这几个受干扰频点的数字电视必然会出马赛克了。
       当地对接地的做法的要求、对接地的考查方法见这几个帖子:
  
2009.
  
07.06
  
2009.
  
08.11
台州市路桥广电中心推广实施的网络接地的具体方法
  
2009.
  
09.08
2009.
  
04.02
光节点、供电器以及钢绞线、放大器的接地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1.jpg (112.86 KB, 下载次数: 37)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1.jpg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2.jpg (122.75 KB, 下载次数: 30)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2.jpg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3.jpg (118.53 KB, 下载次数: 35)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3.jpg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4.jpg (126.2 KB, 下载次数: 33)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4.jpg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5.jpg (132.75 KB, 下载次数: 32)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5.jpg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6.jpg (161.33 KB, 下载次数: 33)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6.jpg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7.jpg (1.94 MB, 下载次数: 58)

前端屏蔽失效电视图像7.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