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识别哥特式教堂The Gothic Church (上篇) |建筑

 RK588 2016-09-24
2015-06-05 MONO志

本文和部分图片转载自有道云笔记 魔女屋LYL

部分图片来自www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哥特教堂特别是大教堂无疑是哥特建筑最杰出的代表,它甚至比同时代的一切其他艺术形式(绘画、雕塑)更加能够代表时代的风貌。哥特建筑是完全原创的,崭新的,它与古罗马建筑之间的区别远远大于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的差别。


它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建筑体验:在室外部分,通常密布着支撑部件(扶壁、飞券),仿佛是没有拆卸的脚手架,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而在内部,它可以把厚重的墙面减少到极限,随处填充着花窗玻璃,这种明亮的室内空间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外表的背后体现着结构体系的根本变化:从古罗马建筑、罗曼式建筑依靠拱和穹顶等各种块面的整体受力体系,转变为接近框架的受力体系。框架之外的部分可以变得极为轻薄,所以可以不砌墙、完全用窗户填充。



法国圣礼拜堂

室内完全由玻璃和框架组成



法国亚眠主教座堂

室外遍布支撑

肋架券


中世纪,拱顶依然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大型屋顶,自然成为教堂建造大厅的首选。但是传统拱顶建造技术会产生强大的侧推力,需要笨重的支撑部件来平衡,会挤占大量底层实用空间,与教堂作为信众经常出入使用的公共场所的用途不符。由于推力难以消除,为了减少支撑部件,就只能将推力集中起来,才可以解放其他部分,进行自由设计。




因此,源于古罗马建筑、已为罗曼式建筑施用、可以通过应力把推力精确地传导到固定部位的肋架券发展到了新的层次。肋架券是直接与承重部件相连、从拱顶的起脚处开始、沿着拱顶弧面的边缘架设的加强拱券。肋架券在哥特建筑诞生之前已经很成熟:仍然属于罗曼式建筑的美因茨主教座堂的拱顶就完全具备了哥特特征。哥特工匠更加明确地掌握了它的受力原则,懂得要毫无遗漏地为拱顶弧面的每一条弦添加肋架券。这样拱顶的其余部分就不再承重,只有围护作用,称为“蹼”,几乎不对墙壁产生侧推力。蹼可以削薄到25至30cm,并且可通过填充轻质建材进一步减轻自重。




另一方面,此时的教堂建筑内部已经十分复杂,有小礼拜室、祭坛外环廊、圣物收藏室等种种不容有失的附属房间。然而由于这些房间形状比较复杂,如果勉强用拱顶覆盖,相邻的弧面如果应力差异过大容易坍塌,所以只能选用不甚安全的木屋顶。而施用肋架券后,只要肋架券本身足够坚固,就足以平衡两侧应力差异;同时拱顶变成了蹼也可以降低应力。




肋架券在哥特盛期显示出很强的装饰功能。一方面由于它纤细精巧的外形,与束柱、飞券共同构成教堂内外风格统一的“骨感”部件。另一方面通过它来划分拱顶的不同区块本身就体现一种理性之美。


圣丹尼斯圣殿首次用这种结构覆盖了环廊和耳室,从此新技术很快就流行起来。而肋架券也使得平面布置可以进一步变化,十字拱也不必保持正方形的开间。




十二世纪初,巴黎近郊的圣德尼修道院(也就是圣丹尼斯大教堂)﹝Abbey Church of Saint-Denis﹞的院长苏杰﹝Abbot Suger﹞,从教堂宝库中闪烁的珠宝与当时广泛被使用的彩色玻璃中得到了一个灵感。他认为借着注视华丽的材料或许能够将一般人的精神提升到更能完全注视上帝的国度。他的这种观点,后来将低矮、黑暗、厚重、照明不清的仿罗马式教堂彻底的改变了。




首先运用了尖拱带来的自由发挥空间。在仿罗马式的半圆拱当中,距离中心点的高度和宽度是相等的。不过尖拱因为有几种不同的曲率,即使宽度不同,仍能维持原本的高度,因此拱廊可以有几根柱子靠得近,而拱顶仍然等高。此外,高和宽都不一样的柱子与高和宽都不同的拱顶成直角相接,这样低矮的侧廊就能连接较高的翼殿,翼殿再连接更高更宽的中殿。



这是最普遍的哥特时期双半圆回廊教堂设计,圣丹尼斯教堂平面图。


从公元 1140 年到公元 1144 年,苏杰院长在圣德尼修道院以尖拱﹝pointed arch﹞与肋筋﹝vault rib﹞的建筑技术建造了半圆回廊﹝Ambulatory﹞。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建筑技术,因此到了十三世纪与十四世纪,人们反而将这种形式的「哥特教堂」称为现代建筑,认为其设计非常具有原创性,因此圣德尼修道院的半圆回廊便成为哥特式风格建筑的发源地。




半圆形后殿(法语:Abside,英语:Apse)在建筑学上是指一个覆盖着半球形拱顶或半圆顶的建筑体。对于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式的基督教修道院、主教座堂和教堂建筑,该术语适用于东端主楼的所有半圆形或多角形后殿,不论其屋顶形状是平的,倾斜,圆顶,或半球形。比如在天主教的西欧主教座堂建筑中,该部分是整个主教座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


后殿为半圆形隆起,可以加上半圆顶(也称为半圆顶)或辐射状拱顶。一个简单的后殿很可能只是嵌入到墙的东端。东正教教堂可能有三重后殿,通常标志着拜占庭的影响。





现在来说哥特式尖顶



John Ruskin’s order of Venetian Gothic arches


尖肋拱顶 Pointed Arch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Pointed 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 Arch),作用是将所有的内部空间以骨架券链接为整体。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