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值得你花时间阅读的书籍应该是这样的(附部分书单)

 忆清尘dq0lwx 2016-09-24

1.(日)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



(日)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


喜欢原因:


1)人与人总是在不经意间与他人相连,五章不同的故事,五个不同的咨询者,最终才知道每个角色之间都有紧密相连的关系。


2)结构和人物关系却非常复杂严密,故事新颖。虽说不是作者的推理小说,却也环环相扣写出不同的人性的善意故事。感人的是最后写信的伙伴们都有一个好的归宿,圆满温暖的结局。


3)五位咨询者倾诉了他们的烦恼,有时作为读者也会被这些咨询者的问题所牵制,特别是现在繁忙的生活状态中烦恼也逐渐增加,我们身边没有解忧杂货店,只能在认清自己的状态之后认真生活。同时更加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浪矢杂货店的故事读完了,听着石川小百合的音乐一同结束。第一次接触东野圭吾的作品,五章不同的故事,五个不同的咨询者,牵制人心的故事情节。


有温暖的心情,更多的是一份人性的思考,惊叹作者的写作手法,别具一格,推理性很强,也很温情的故事,很少阅读这样的小说,这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作品的五个章节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角度分别讲述了五个跨越时间的故事,小说的高潮终于在最后一章澎湃而来,《来自天上的祈祷》时间又一次回到现代,三个小偷又一次打开了杂货店的信箱,收到的竟然是他们抢劫了女孩过去的求助信。


小说中一共有五位咨询者倾听他们的烦恼,每一个咨询者都讲述了一个故事,作者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角度来分别讲述几个故事,分开看独立成章,连起来又对情节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最后想起止庵的说过的一句话:“写出了人跟人之间有那么一点可以相信的地方,你相信我,所以你给我写信,我相信你,所以我给你回信,谁也没拿这个事当成一个玩笑。”


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也会遇到很多琐碎的烦恼问题,对于二十几岁的人来说,工作的问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还是相对稳定的职业。面对亲人友善的提醒应该考虑对象问题,是该接受相亲安排,还是等待对的人,又或者说可以不顾虑父母选择远嫁?


不同年龄的我们总是面对着不同的选择,生活中我们也渴望拥有“解忧杂货店”可以写上匿名信与一位友善而不认识的人诉说心事,解决疑惑。


更多的是看到书中的角色不同的故事和经历,而认清不同的我们所选择的道路不同,在于自己如何前进。


人与人总是在不经意间与他人相连,一年之中都会认识很多人,有的擦肩而过,有的驻足长留。渐渐也学会对第一次见面的人送上一个微笑,对熟悉的朋友表达着情意,因为不知道以后的我们是否走着走着就散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变得安静理性起来,不太适应热闹的生活,反而更加珍惜身边一直多年的朋友知己。知己不必太多,真心以待就好。


2.(美)加布瑞埃拉·泽文《岛上书店》



(美)加布瑞埃拉·泽文《岛上书店》


喜欢原因:


1)因为喜欢书,也爱买书,恰好这又是一本写给爱书人的书,所以喜欢这份纯粹。


2)“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主人公在一座孤独而安静的岛上,经营着一家书店。在经历了人生陷入低谷中,抚养了被遗弃在书店中的弃婴,以书店为主,几个人的生命紧紧相连,一系列的故事,也见证了书店最终的走向。


3)书店一直给人亲切的温暖,开心与悲伤都可以拿起一本书来阅读。而作者笔下通过几个人物与书店的联结,也能明白我们到底为什么阅读?原因有很多种,我一直认为内心有“爱”的人才会一直喜欢看书。


《岛上书店》读后感: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读完本书,让人称赞的是作者泽文她读书籍的热爱和喜欢,才会把这么多作家连同作品解读的如此透彻。


作为90后文学爱好者,不了解作者的背景,和介绍的诸多美国作家,如果在中国有某位作家也用同样的方式写作,可能提到的作家和作品,自己就能清楚了解,也容易理解,和产生与写作者同样的心情,有一份相似的特质。


《岛上书店》是一个很好听的书名,一个围绕书店展开的故事,书店老板的一生,他周围的故事,身边爱读书的人群,生活中的波折,不同人性的思考,生命的考验。


当最后A.J.费克里离去,受他影响的读书警察继续把书店经营下去。我想以后的以后,会吸引更多相似喜欢读书的人。一代一代总会有对书店热爱的伙伴,会有不同特点的老板,但是不变的是对图书的热爱。


平日里身边喜欢阅读的同龄伙伴很少,我记得迪哥一直给说开一家书店,一辈子守着平平淡淡过下去。这个比我大两岁的九零后朋友,我当然理解他的心情,或许很多爱书的伙伴都喜欢书店,也梦想着有一家书店。


而我想法简单一些,有自己的书房,可以买来很多喜欢的书籍,认真排列归类,认真阅读,然后怀着虔诚的心都给每本书写上当时阅读时候的心情语录。


想法可以天马行空,落地实现还有一段距离。不管是迪哥有这样开一家小书店的纯粹,还是我自己希望在书房放着各式各样喜欢的书籍,都需要很努力去实现。喜欢纸质书籍,常常会购买喜欢的类型,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逃离了小城在外工作上班,会考虑买的越多以后对于喜欢的书籍又不舍得丢弃,搬家回到小县城的时候的确很棘手。


可书籍带给自己的是一份宁静,可以随意自由,阅读不同的书籍,或多或少会认识到不一样的观点和想法,时间久了,就会在众多书籍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知己。


我们读书后而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


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我们并不孤单。


3.(美)克莉丝·汀汉娜《萤火虫小巷》



(美)克莉丝·汀汉娜《萤火虫小巷》


喜欢原因:


1)一部温暖而真挚的作品,长达30年的友谊。少女时代的相知相惜到中年最后面对死亡。


2)一本描写女性友情漫漫岁月的书,萤火虫小巷没有萤火虫,只有两个十四岁少女的相遇,一起哭一起笑,那些各自闪闪发光的梦想。


3)适合女孩子阅读的一本书。我们常常把身边关系特别要好的女性朋友亲昵换作“闺蜜”。读完全书很羡慕这样长达30年的友谊,想着要是自己也有一位如此的闺蜜相伴一生,也就足矣。


《萤火虫小巷》读后感:


十四岁那年,两个完全不同的女孩,在没有萤火虫的“萤火虫小巷”温暖相遇,从此人生有了巨大转变。


塔莉,美丽聪明,却行为叛逆,总是人们目光的焦点,但没有人知道,她一直活在被母亲抛弃的阴影中,更害怕一直照顾她的外婆撒手人寰,让她彻底孤单。她渴望归属感、渴望有人能无条件爱她。


凯蒂,一个看起来中规中矩的乖乖女,有着幸福温馨的家庭,性格温顺可爱,只是乖巧的外表之下,也充斥着无法消解的束缚感,偶尔渴望挣脱。


凯蒂将真正的“爱”带给了塔莉,让她开始懂得付出,了解“家”是什么感觉;而塔莉丰富了凯蒂的人生,让她看到了生命的各种精彩。


从十四岁到四十多岁,她们互相依靠走过人生短暂而漫长的道路,也历经了嫉妒、愤怒、伤害、憎恨,重归于好。


故事于是从70年代一直讲到千禧年。这三十多年里,她们经历着青春期,叛逆期,从学生时代到各自进入社会和家庭生活。一个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主播,一个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和年少时候一样,她们的生活永远不同,因为本来她们就不一样。但之所以会成为好友,也是因为她们相近。她们渴望被爱,被关注,渴望被认可,有各自的梦想。更加重要的是,她们是彼此成长的见证。


两个14岁的女孩,看上去非常不同,一个离经叛道,一个从小就是乖乖牌,却因为在萤火虫小巷相遇,进而维系了一生的友情。哪怕其中一个因病去世,她们也都是一辈子的朋友。


要说谁最熟悉自己,那就是有着三十年友情的对方。你不是我,却又像世上的另一个我。两个女人之间的友谊和人生。这是个关于爱、成长与忠诚的故事,也让你不禁开始检视人生最重要的事物究竟是什么。


我们身边有很多要好的闺蜜,短则几年,长则二十多年。真心羡慕书中这样的友谊,也更加珍惜身边的姑娘们,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与我也认识二十几年了,珍惜这份可贵的友谊,虽然不能常常在身边,在某个求学,或者工作的时期,我们早已分开,各自走向不同的路,那份情早已落在心底化成永久的温暖。而无论如何,人生中收获了这段难得的友情,让彼此生命的河流从此变得丰满而辽阔。


而现在的闺蜜依然常在身边,可爱的丫头,懂我的大周,同岁的月梅,理性有想法的丹丹,爱看小说的俊,擅长厨艺又女神一般存在的坨坨。这些都是很善良而纯粹的女生,因为有着相似的特点,一直都是好朋友,几个人相互关心,珍惜着。闺蜜就是明明知道你难受反而假装数落你的人,转过身流泪也要给你一张笑脸的人。


二十多岁的人生,认识的人不多也不少,一直在恩典中前行,把很多的关爱给到朋友家人,亦或是素不相识而需要帮助的陌生人。


4.(美)伍绮诗《无声告白》



(美)伍绮诗《无声告白》


喜欢原因:


1)故事精妙细致,我们身边的确也有类似的故事,“活成别人家的孩子”,“实现父母的他们心底的样子”,“父母未实现的梦想”等等。


2)故事细腻,但刺痛内心,迫不及待了解迪莉娅之死背后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原因?而面对真相大白惊心动魄,也是一个家族的悲剧故事。


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声告白》读后感:


读完整个故事,关心莉迪亚,这个16岁少女死亡让她的家人们各自开始怀疑、思考和反省,莉迪亚的父母、哥哥、妹妹,由他们的怀疑开始,探究了莉迪亚一直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性别,种族,父母未竟的野心,压在这个懂事又敏感的小女孩身上,而这个16岁少女,从她妈妈离家出走的那一次,就在幼小的心底种下了“乖乖,听话”的愿望。


读完了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一部极其压抑的关于异族通婚的小说,通篇的压抑让我难以忍受。


小说以莉迪亚死了为线索开篇,莉迪亚是詹姆斯。李先生家里的大女儿,也是他们寄予最大的希望的一个孩子,母亲玛丽琳因为奉子结婚未能实现的职业女性的理想,通通传递给了莉迪亚,使莉迪亚变成了那个完全不是自己的自己,直到有一天,她失踪了、死了,玛丽琳还是没有觉悟女儿的死,是因为这个家庭,这份沉重到无法释怀的希望杀了她。


愿生命充满希望和爱,因为这样的故事真实发生过在身边,我曾有一个小学同学,几年前还曾见面说话,而最终生命终结在二十出头,一个本该充满梦想和希望的花样年华。记得年幼的他是一个礼貌的同学,可能我只愿意记住美好的故事。


我不知道他父母在他选择自杀之后该如何面对,生活该如何继续。父母满心期待他做一个好孩子,家里的小儿子,可渐渐走向生活的黑暗,借了高利贷,在被逼债的时候就因为怕被父母责怪,而偷偷买了毒药自杀了。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毒药是用来毒老鼠的,他喝了之后并没有当场死亡,被送到医院之后抢救无效死亡,死前受尽毒药噬心的折磨。他的爸爸妈妈没想到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没想到疼爱的儿子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选择死亡,更无法接受的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痛苦的离开人世。


现在写下这一段故事,双手还有点颤抖,因为是认识的小学同学,知晓他的为人。我不清楚他的父母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孩子,我只知道当生命消逝,一切都没了。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5.“新阅读书系”



意林新阅读


喜欢原因:


将新中高考倡导主题阅读做到极致

角度新、视野宽、内容活、知识含量高


一套阅读与知识的完美结合,站在中高考前端的课外实用读物微信、微博、天涯、果壳……你想要知道的


天文、地理、历史、科学……需要了解的都可以在这套书里找到



后记:


最近在休息,也有足够的时间看看书,写写字,整理一些随手记录的笔记。但是有的书籍让人欢喜,有的书籍让人动容落泪,很多时候看着书中的故事,谁能想到现实生活中也曾发生在身边。


对于身边喜悦的事情,会有一个笑容。而发生过的悲剧,像小学同学自杀的事情,就觉得很难受。或许不看这本书便不会想起这一件悲伤的事情,看过之后也会对不同的事情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故事,只是保留阅读的习惯。看到相似的故事,或悲或喜,都希望能坦然面对。


书籍中的故事,有真实,也有虚构。还是从容面对现实生活,珍惜身边琐碎而重要的小事更重要。爱书但不痴迷,畅想未来的同时也不要忽略现在就行。


我也曾问自己,为什么要阅读?因为爱,因为喜悦,还是因为纯粹的兴趣。


在总结自己阅读的书籍后,看到很多伙伴会留言,有不同的观点和相似的看法。当然也有贬义的看法。


但,因为年龄、背景、教育程度、喜好、经历和故事等等,都各不相同,所以选择的书籍类型也不同。总之有观点和想法就是好事,看书写字保持个人愉悦就好,就不作解释了。


·END·

 真·阅读提分神器’“新阅读时代”终于发售辣!↓↓↓ 



点 原文链接 可进入 购买页面 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