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爾街見聞 近期高盛對全球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最新觀點引發不小的關注,華爾街見聞特此將其匯總如下,以饗讀者。 在連續幾個月警告客戶小心美國股市和債市風險之後,高盛分析師PeterOppenheimer最終在策略報告中正式下調了評級: 除了繼續推薦拋售美債外,基於“各資產估值較高與意外衝擊風險”,高盛下調了標普500和歐洲Stoxx 600指數的評級至“低配”。而值得關注的是,高盛上調了全球股市的評級至“中性”,並將亞洲股市列為“優選”,邏輯是大家熟悉的“資產荒”。 其中,高盛認為中國股市漲幅落後於其他亞太和新興市場,該行將MSCI中國指數由中性上調至增持,12個月目標價由60.5上調至70,預示該指數仍有9%的上行空間。 歐美市場方面,高盛的邏輯: - 我們建議低配標普500指數,這是因為市場倉位很重,美聯儲加息週期和強勢美元的回歸,以及伴隨美國大選而來的政治風險與日俱增。 - 我們還建議到年底前低配歐洲股市,因為政治不確定性走高(來自英國退歐和義大利公投)以及歐洲央行貨幣存在的不確定性。義大利公投的不利結果(我們認為有40%的概率)將施壓義大利風險資產,尤其是銀行股,並將給義大利和整個歐元區政壇帶來衝擊。
- 自上周開始的低於預期的宏觀資料和全球債券拋售潮已經開始動搖整個夏天的市場上漲基調。隨著股票/債券相關性走高,風險評價和平衡策略的基金受創尤其嚴重。 我們認為年底前債券收益率都會繼續走高,並將未來三個月的債市投資評級下調至低配(與我們未來12月期限的評級一致)。然而,儘管利率債波動性可能在短期內走高,我們預期長債壓力最大,而央行們的決議仍會使得短債穩定。 - 我們的資產配置策略仍然繼續維持防守並超配現金(未來三個月),因為各類資產估值較高以及外部衝擊的風險。然而,我們就未來三個月的股市評級上調至中性,因為超低利率和對財政刺激穩定長期經濟增長的預期會給市場帶來支撐。 我們認為,短期內股市仍然存在下行風險,由於一邊倒的多頭持倉以及夏日行情帶來的多頭情緒消退。然而,我們也不認為存在市場大跌的催化劑。 - 隨著央行力挺低利率以及宏觀經濟的回升,我們預期股市將走穩。各類資產與十年期美債之間的相關性已經接近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高點。 - 未來3個月與12個月,我們對於商品仍然持中性態度。短期內,尼日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的供給衝擊開始減少,這將推高油價的波動性(高盛八月報告認為這類影響要超過Opec凍產協議)。 我們仍然認為黃金將是資產配置中很好的分散風險工具,因為其與股市負相關。然而,短期內金價仍然受到更高收益資產的衝擊。 而對於中國股市,高盛亞洲區分析師建議增持離岸中國股票,將MSCI中國指數由中性上調至增持,12個月目標價由60.5上調至70,預示該指數仍有9%的上行空間。華爾街見聞此前的文章如下: 高盛看好中國離岸股票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由於近期宣佈的政策寬鬆,從週期角度看,中國經濟有望在四季度開始走強; 第二,儘管絕對數不大,但企業盈利增長開始企穩,而估值較低; 第三,美聯儲的鴿派態度導致資金繼續流向股市,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的預期導致資金持續通過港股通買入港股; 第四,中國股票目前仍然落後於其他新興市場,投資者的權重較低,一旦深港通通車,資金會繼續湧入。 此外,高盛還推薦三大類投資主題,包括指數權重股、高息股及基建類股份。主要是留意海外上市的技術類(新經濟)中資概念股,目前在新興市場基金當中仍然處於低配,未來可望追上。 而高息股則包括香港和內地的金融股票,中國公用股,豪賭股,內房股及地產股。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國移動、阿裡巴巴集團、攜程網、中國海外發展、中國平安、京東、百度都是其重點配置的股票。(華爾街見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