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行看门道:小小的如意竟然有这么多讲究!

 雲龍书舍 2016-09-24
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造型,最早的如意造型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所使用的材质涉及玉石、琥珀、木料、象牙甚至贵金属。
因为它吉祥的喻意,成为上至帝王官宦下到普通百姓都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品, 群众基础不是一般的高啊!
如意的形状像灵芝,又像祥云纹。
自古至今,如意的造型千变万化,这些图案吸收了礼法、宗教、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等各种元素,涉及到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
如意代表了吉祥富贵、平安长寿、宜子宜孙,很多美好的纹饰都被雕刻在如意型的物件上。这些纹样造型精巧、主题鲜明,广受世人喜爱。
古代的匠人们将这一造型不断地变化出新的花样。宋代以后,除了云纹、灵芝以外,更多的祥瑞图案被雕刻在如意上。
当如意碰上木材,匠人们凭借着木材在造型上的优势,运用多种镂空雕增加趣味性。
自然木雕如意是根据木料原生的状态,顺势雕琢,保留木料的原样,将木料本身的美感展示出来。
自然木雕多是瘿木和树根,造型奇特,匠人们挑选本身就和如意造型有些类似的木料进行雕琢,就像是天生的祥瑞一样。
如意头的造型是一个如遇的重头,匠人们会将最醒目的吉祥图案雕刻在这里。
不单单是灵芝仙草的图案,一些云纹也会被雕刻上去,珍宝、八仙、福禄寿、蝙蝠、神兽、僧佛以及万字纹。
如意柄的造型更是千变万化,有的是如意头主题雕刻的延伸,有的将整个如意打造成一个古代官员所持的“执笏”。
如意是人们最喜欢的手把件,在古代,儒、释、道三家称呼如意为“执友”,皇家贵族叫它“握君”。
民间俗称就是“如意”啦,保佑家人平安,时时如意。
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古董如意多是清代出品的,清代的工匠多崇尚精巧,尤其是乾隆时期,存世的如意精品非常的多。
到了近代,人们对如意的喜爱程度也没有减少,在一些公司或者店面里,大家也会摆设“如意”以求财源滚滚。



【雕刻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