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秀“中秋”

 铁道之旅 2016-09-24

首秀“中秋”——郑徐高铁受追捧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郑徐高铁首迎“大考”。记者从郑州东站获悉,9月14日至17日,郑州东站累计发送旅客21万人次,高铁的方便快捷已成为众多出行者的首选。(2016-09-18 大河网-河南日报)

在我国,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那时的中国铁路基础设施落后,路网稀疏,最快的旅客列车,每小时运行时速也不到100公里。出行难,坐车难,成为中国老百姓的“心头痛”。那时,七天的春节假期,对一些远在他乡的人们来讲,能够买到火车票就是一种运气,能够挤上火车就是一种幸福,至于何时到家,只有天知道。“春运”成了中国八九十年代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衣食住行”是百姓生活最重要的几件大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在逐步解决“衣食住”后,对“出行”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铁路迎来历史性的大发展,从“走的了”到“走的好”,高铁正在改变着中国百姓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习惯。

如今,象中秋这样的小长假,有了高铁动车,远在异乡的游子也能轻轻松松地实现与家人的团圆赏月、共度佳节的美好愿望。据大河网报道,9月10日郑徐高铁开通以来,每天开行列车50.5对。小长假期间,郑徐高铁共计发送旅客59670人次。随着郑徐高铁的开通运营,短短十余年间,中国高速铁路网已达到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的60%以上,“四纵四横”正向“八纵八横”拓展,在中国因高铁而产生的同城效应日益突显。如今的中国高铁已不仅仅代表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代表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和勃勃生机,由高铁形成的同城生活圈正在成为中国百姓幸福生活的孵化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