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有关中国高铁的视频火遍整个网络社交媒体:视频的拍摄时间是2015年,拍摄者是一位乘坐中国高铁的瑞典人。他在中国旅行期间乘坐京沪高铁,随手拍了一段他将一枚硬币立到中国高铁的窗台上,这枚硬币竟然坚持了8分钟才倒掉。日本新干线作为“高铁鼻祖”表示不服,于是在日本新干线的代表性车型700系也进行了一次硬币试验,结果却失败了。 从两段视频对比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高铁运行的稳定性能要好于日本的新干线。虽然不能以偏概全来说中国高铁全面超越日本的新干线,但是也足以从侧面说明中国高铁这些年的快速进步。 众所周知,中国高铁走的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发展模式。中国高铁在前期既汲取了来自西欧的法国TGV、德国ICE的先进技术,也学习了日本新干线的优秀管理运营方式。中国高铁虽集“百家之长”,却没有成为毫无亮点和技术的“拼装列车”,而是通过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系统掌握了集成施工、装备制造、列车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管理于一体的成熟的高铁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并且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完整的高铁产业链:中国高速铁路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到物资供应、人才培训和经营管理,全部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 弯道超车绝非易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最新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营业里程突破1.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6成以上,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管理经验丰富的国家。 中国高铁遍布大江南北,目前我国铁路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4200多列,安全运行里程超过37.4亿公里,均居世界首位。 中国的高铁在多年的发展中开创了众多历史先河。我们有世界第一条穿越高寒动土地区的哈大高铁,世界唯一一条热带环岛高速铁路海南环岛高速铁路,中国高铁成功制造和运营高寒动车组、高原动车组、抗风沙动车组、耐高温高湿动车组、卧铺动车组、货运动车组等一系列高铁列车,满足在不同气候、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运行。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全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已经盈利的京沪高铁,我们的高铁受到欢迎,凭借的是过硬的技术性能、不断地发展创新和日益先进完善的管理运营经验。 今天,中国的高铁列车可以让一枚硬币立在窗台八分钟不倒,是“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 根据相关报道,中国高铁钢轨均采用长轨每根都有500米长,就是作为原材料的短钢轨,单根也有100米长,是普通铁路单根钢轨长度的4倍。与普通焊接不同,将5根百米钢轨焊接成500米长轨,要经过12个车间,经过粗打磨、除锈、焊接、精调、落锤等16道工序,并且焊接的两根钢轨间平直度工差不能超过0.3毫米,相当于4根头发丝才符合标准,最后还要在检验合格才能出厂。 中国高铁在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垂向稳定性、平直、平顺等多个指标上已经达到了全球顶尖水平。如中国高速列车的加加速度与减减速度都非常低。以中国中车研制的CRH380A为例,它的加加速度和减减速度值小于0.75米/秒,横向最大加速度只有0.42米/秒。如果你不注意窗外,很有可能列车开动很久你还浑然不知。 谦虚使人进步。 虽然中国高铁在短短的数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然不可骄傲,一心一意搞技术,加大高铁各个方面的创新力度,改善高铁的运营服务体验,都是要中国高铁脚踏实地去做的。 百尺竿头才能更进一步,中国高铁要超越对手,超越自己,争取早日让中国“高铁标准”成为世界“高铁标准”。(来源:中国e车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