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离婚,婚前应该摊开谈清楚哪些问题?头条问答 2016-09-23 15:01
这种问题为什么你的父母答不出来呢? 因为涉及到的样本太少,顶多是自己和亲朋好友的经历,这种很难总结出个所以然来。 而且父母也会觉得,你刚准备结婚就考虑离婚,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所以别问父母了,我来举些西方的研究和你分析分析吧。 2013年在Couple Family Psychology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离婚原因与婚前教育是否能改善关系的研究,样本为52位离异人士,其中18对为离异夫妇,看着人数不多,但参与者并不是随机挑选的。 这些参与者来自一项更早期的关于婚前教育的大型研究(该研究有306对夫妇参与),所有参与者都被要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自己对婚姻的自我觉察,这对于离婚后的原因追溯可能是有利的。 每一个离异人士都需要给出自己离婚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可以多个。下面我们看下,具体离婚原因有哪些: * 1.缺乏承诺 75% * 2.出轨 59.6% * 3.太多冲突和争吵 57.7% * 4.结婚年龄小 45.1% * 5.财务问题 36.7% * 6.滥用药物 34.6% * 7.家庭暴力 23.5% * 8.健康问题 18.2% * 9.缺乏原生家庭的支持 17.3% * 10.宗教差异 13.3% * 11.很少或没怎么接触婚前教育 13.3% 我想象了一下吃瓜群众的反应,以上这些原因中,难以被理解的可能是“缺乏承诺”,都已经结婚了,结婚难道不算承诺吗?还要怎么承诺呢? 其实这个在研究中是有指标的。 缺乏承诺(lack of commitment),这个承诺并不只是口头上的承诺比如海誓山盟之类的,也不只是一纸婚书法律规定我们共同分享财富和承担债务。承诺还会用来评定关系的质量或所处的状态,什么样的时候会让你或你的伴侣觉得是缺乏承诺的呢? * 1.你觉得伴侣没有完全投入你们的感情,ta有其他考虑 * 2.你觉得和伴侣的未来将会让你失望 * 3.你觉得自己一旦承诺了,就会被这段关系困住 * 4.你怀疑当下的关系是不是对的,伴侣是不是那个对的人 如果放在中文语境里考虑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会说一句:“其实就是不够爱嘛。”但,爱是什么呢?爱里有没有疑虑、有没有担心、有没有猜忌、有没有恐惧呢,如果有,爱的程度算不算够呢?这似乎是一个比承诺更难回答的问题。 从浪漫意识兴起以来,全世界没有被其影响的婚姻大概已经不多了。我们喜欢浪漫爱情,我们希望和爱的人在一起,我们强调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夫妻关系要高于亲子关系,我们希望生活中一直有爱,希望每个纪念日都能心怀感恩,依然爱着彼此。浪漫意识主宰了我们关于婚姻甚至家庭美满的主要幻想,但它有一个小小的问题: 浪漫很难维持,平淡且忍耐的一生可能才是常态。 婚姻是复杂的,抛开制度不谈,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复杂的。 我们来自怎样的家庭,有怎样的依恋模式,我们的父母有怎样的婚姻状态,我们对婚姻抱有何种信念,我们如何处理冲突与矛盾,我们有多少钱,我们做怎么样的职业,都会影响我们在婚姻中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但大多数时候人们只会想到:我要找一个怎样的人去结婚,找到了这个人,我就会很快乐。 这句话不是在说任何两个人走进婚姻里,只要有适合的方法就可以让婚姻幸福。有条件的寻找自己的结婚对象,与对婚姻保有合理期望和认知,是不矛盾的。 中国老话讲:“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但实话说,人们真打算结婚,也未必就算得上是多么认真了,婚前不太了解的比比皆是。 有的是只凭一腔冲动的,觉得我爱他他爱我,很完美,结婚吧。 有的是只看看条件是否匹配,大家门当户对,或者一个有财一个有貌,很完美,结婚吧。 有的则只看是不是异性,是不是活的,床上能不能动,都没问题,很完美,结婚吧。 这些都不能算是对婚姻认真的态度。
1.金钱。 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婚姻中不可能不谈论到钱。谈论的时候尽量避免婚前谈钱伤害到感情、影响到对方对自己的看法的错误考虑。 ①你们需要了解到彼此的消费观念,可能你们之中一个大手大脚,一个节俭成性,关键不是你们多么不同,而是你们能否兼容。 ②需要了解彼此的财务状况,如果不愿意分享,至少需要讨论债务状况,是否需要一起承担,怎么分配债务。 ③如果你们婚前或婚后需要共同购置资产,例如房子,讨论房子的归属,谁来负责按揭,如何分配银行贷款。 ④讨论婚姻中的支出和收入如何分配,如果有了孩子会如何分配,父母赡养如何分配。谁拥有财政决策权,当财政决策出现分歧如何解决。是否会有一方放弃工作照顾家庭,或因生育事业受损,如何平衡关系中的经济地位。 金钱是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资资料,但这还不是你们必须讨论金钱问题的唯一原因,讨论金钱问题能反映出你们如何看待婚姻中的权力、承诺、公平和尊重,而这些就是影响关系最深层次的内核。 2.冲突。 冲突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解决冲突。从不争吵的夫妻未必是最幸福的夫妻,要学习的不是避免一切冲突,而是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 ①一些表达方式或沟通方法会伤害彼此的关系,在婚前也许你就能发现: 喜欢评判他人,不针对某种行为而是直接给他人下负面的结论;轻蔑他人,习惯性的表示轻蔑和侮辱;自我防御太强,拒绝承诺,拒绝表露自己;设置障碍,常常表示,我不干,我不管,你爱怎样怎样。 喜欢评判和轻蔑,容易在日常关系中给伴侣带来负面感受,它们可能会成为一些微小的负性刺激,不见得会为此大闹一场,但它们会让伴侣感觉没那么愉快。 而防御太强和设置障碍会在你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让你为难。 许多人或许会以为沟通技巧是最大的问题,但更深层的问题也许取决于权力,权力不平等的关系中(一方比另一方更能影响或决策关系中的事务),一方可能会长期处于次要地位,ta的需求容易被忽视。权力极度不平等的关系中可能反而极少争吵,次要位置的人无法正视自己的需要,但这不意味着冲突不存在,外在冲突可能转而成为个体内化的冲突,这样对个体会是更大的伤害,同时也会影响到婚姻的生态环境。权力有时候来源于金钱、有时候来源于社会地位、有时候来源于性别,有时候来源于最少兴趣(通俗说,爱的更深的那个人更没有权力)。 ②解决冲突要以尊重双方需求为原则,永远只有一个人服从另一个人,这提示着你们的关系中权力极有可能失衡了。当然,一件事如果双方都退让会是个麻烦,但如果约定好,彼此都能在不同的事情上表现自己的让步,就会减少关系中的不公平感。妥协和让步建立在自己能接受的限度内为宜,不需要满足对方所有期望。期望有合理值,如果令你感觉不安、恐惧、愤怒,那这样的期望就可以予以否定。 3.对伴侣的看法和期望。 要诚实谈论可能需要一点勇气。这需要双方已经培养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和亲密。 ①可以先从对自己的看法和期望谈起,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你希望自己在婚姻中成为怎样的人,陈述尽量“合理”,你不会是一个完美的人,未来的你也不会是,但表述自己不完美不是为了要挟对方接纳完整的你,而是要提出自己希望如何改进。牢记,这不是一个许愿和海誓山盟的场合。 ②在这个交换看法和期望的过程中,你们可以提到一些具体事务。 例如如何分配家务,如何度过假期,重要节日去谁父母家,你希望的婚姻模式是传统的还是平等的,你对传统婚姻的定义具体说来是什么,你对平等婚姻的定义又是什么,你们会在婚后怎样开展社交关系,有什么样的约束你希望现在拿出来讨论的。 4.对性的看法。 除了对性需求、性偏好这种为了让性生活更和谐的探讨外,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对自己的性存在能否被接受的疑虑,要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如果你喜欢sm,你要考虑伴侣是否接受。如果你想要开放性关系,你要知道对方看法怎样。 5.原生家庭。 这渐渐变成人们不太想要分享一个领域,越来越多关于原生家庭的分析让人们担心,暴露自己的原生家庭可能会带来赤裸的感觉,失去安全感。但走进一段想要步入婚姻的关系,袒露自己的过去,尤其是一些令你看起来不完美的经历,或许更帮助了解彼此。 6.关于孩子。 要不要生孩子,打算什么时候生孩子,生几个孩子,如何养育孩子等等。近期的一对明星夫妇皮特和茱莉的离婚理由中就写着育儿观念不合,我完全相信这是一个重要的理由。 在中国的环境下,孩子被看得非常非常重要,育儿观念不但可能是你和伴侣之间的问题,也许还会是你和父母之间的问题,育儿冲突完全可能成为你们家庭中最大的冲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