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播种期10个关键技术问题,哪个都不能忽视

 昵称35818102 2016-09-24


讲课视频



七分种、三分管是小麦增产的关键。“七分种、三分管”大家都知道这些俗语,具体什么意思呢?就是小麦在播种环节,你如果做好了,你的工作就干了7分。小麦播种环节做好的话,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才能够安全越冬,后面的管理工作就很简单了。

小麦播种的10个环节:秸秆还田、施足底肥、足墒播种、精细整地、药剂拌种、确定播期、控制播量、等行种植、限制播深、耙耱镇压等。


玉米秸秆还田


在玉米秸秆还田这方面,不少农民吃了大亏,主要原因是:我们以前整地,秸秆都是弄到地外面,地很干净,很好整,把地旋耕一下,种上小麦,一般都能出好苗。但是秸秆还田以后,我们不知道这个地怎么整,整的是满地秸秆,最后这个秸秆在地里比较多,跑风漏气,保不住墒,保不住温,小麦根本就出不好苗。所以在秸秆还田这方面一定要下大功夫,我们要求是:秸秆还田至少要旋耕两遍,旋耕要15公分以上,但实际情况,旋耕犁的深度也就7公分到10公分,导致地里秸秆太多。

秸秆还田如果做不好,第一个:播种深浅不一致,小麦出不好苗;第二个:到第二年返青的时候,地里小麦一片一片死,凡是小麦死的地方都是秸秆多的地方。


农机农艺配套,确保秸秆还田质量。整地的时候尽量用马力大的机械,秸秆切碎长度要小于5厘米。半截半截玉米杆子在地里的,肯定出不好苗。

秸秆还田好处就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但是坏处就是:整地不好整,而且也传播了很多土壤病害。但是现在没有办法,地里的有机肥太少了,只能秸秆还田。


施足底肥——有机肥


施足底肥这块,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但是现在这个施足底肥,大多数农民都当成施足化肥了,其实这个是不对的。肥料到底上多少合适,这个争议很大,有的上80斤复合肥,有的100斤,还有的120斤,各地不大一样,并且肥料种类也不一样。你问农民上的什么肥料,含量多少的,一般他自己也整不清楚,这是很不应该的。我就经常和农民讲,你上的什么肥料你一定要知道,如果这个肥料好呢,你多收了,你要知道为什么多收了;如果肥料用的不好,少收了,要知道为什么少收了。

化肥施用量推荐:我们要求小麦底肥:磷肥18个到20个;氮肥15个到18个;钾肥10个左右,不超过15个。施用的化肥,有的是二铵,有的是复合肥,有的过磷酸钙,有的尿素,但是氮磷钾的含量要自己算一下。底肥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氮肥,秸秆在土壤腐熟的过程中,它要和小麦争夺氮素,所以要求农户在上复合肥的基础上,再加上10公斤的尿素,这10公斤尿素不是给小麦吃的,是给秸秆吃的。否则的话,秸秆和小麦争夺氮肥,年前小麦苗子就长不好,所以在15个到18个氮的基础上,再加上10公斤尿素。很多农户10公斤尿素是不加的,这样一般就会少收100斤小麦。

肥料这一块,一定要用干净的肥料,不要图便宜。就拿氮肥来说,尿素、硫铵和氯铵是氮素的主要来源,尿素是最干净的,氯铵是最脏的,氯铵也是最便宜的,氯铵是工业的副产品,第一年用在地里影响不大,如果连续用几年地可能就板结了,如果连有害物质用在地里,想再把这些有害物质清理出来是很难的,所以说一定要上干净的化肥。农药、化肥、种子这三个当中最脏的就是化肥,毛病最大的也是化肥。

磷肥的有效性很是个问题,有时候肥料测出来有磷,但是这个磷都是无效磷,到土壤当中是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所以农户买化肥就看包装袋子上的含量,根据含量合计价钱,千万不要这样做。你看看大化肥厂的化肥,标的含量不高,但是价钱不便宜;再看小化肥厂的产品,标的含量挺高,但价钱挺便宜,这里千万不要图便宜,一定要用干净的肥料,不然地就瞎了,种几年都没有办法种下去了。在新疆用工业级别的磷酸一铵效果特别好,但也就是好了3年,后来这地种什么都不长了。所以说尤其这些种地大户,千万千万要用好的肥料,不要图便宜,嫌贵了,可以少用点,80斤、50斤都可以,没必要一定100斤。

按亩产600公斤,应施纯N14~16kg。底施7~8公斤。

按亩产玉米700公斤,需要磷(P2O5)8.4公斤。因此,与玉米综合考虑,可以在小麦上施磷(P2O5)8~9公斤。

小麦的施钾量以不超过7公斤为宜。

这些数据是非常难精确的。第一,你上多少肥料,你的肥料吸收利用率问题;还有你的土壤里可以提供多少肥料;还有秸秆还田能归还多少,还有土壤的水分、通气、热量状况等等都不一样,所以施用肥料的数量都只是个估值。


足墒播种


足墒播种的小麦肯定出苗好,但是足墒播种有时候很多地方做不到,因为很多麦田都是胶泥地。大家知道胶泥地湿了软、干了硬、不湿的不软弄不动,所以胶泥地很多情况下都是上蒙头水。上蒙头水是有技术的,千万要注意,播完种以后,不要立即上蒙头水,因为地本身比较暄,上蒙头水后,种子就随着蒙头水往下渗,也不知道会渗哪,影响出苗。那什么时候上蒙头水合适呢?一般播完种,大概7天左右,在地里看到小麦星星松松有露头的,这个时候小麦种子已经开始萌动了、发芽了,准备扎根了,这个时间上蒙头水,这样出苗不受影响。



底墒充足的麦田(返青期)



底墒不足的麦田(返青期),这块地严重缺水,越冬期,土都冻不到一起,小麦根本没法越冬。所以小麦足墒播种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


精细整地


“七分种,三分管”,整地是关键!那怎么算“地整好了”呢?上虚下实、地里看不到秸秆,就差不多整好了。播完种,往地里走一走,不陷脚,感觉地不太软,这个地就算整好了。所以大家看资料的时候一定要多上心,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

现在很多地方都是用旋耕犁整地,年年旋耕,不深耕,造成土壤在15公分以下成一个坚硬的犁底层,这会严重影响作物产量。


下面犁底层,用铁楸挖都挖不动。上面耕作层,也就10公分左右。所以说一定要深耕。深耕深度要达到20cm以上,旋耕至少两次,深度15cm。不漏耕、不留死角、搭好茬。耕后要及时擦耙、镇压。

连续旋耕3年以上的,应深耕20厘米,或深松25~30厘米。



翻耕犁,这个20年前很常见的,现在很少了。



镇压措施,有利于抗旱保苗,现在也很少有人做。虽然现在播种机上带着镇压器,但是起不到多大镇压作用,播种机后面带的那个镇压轮太轻了,所以想要达到效果,还需要单独镇压。镇压一遍等于浇一次水,我们这边就有一个农民不上冻水,但是必须镇压。


药剂拌种


我们为什么要药剂拌种?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等都是在小麦的苗期侵染的,秸秆还田这几年造成土传病害越来越多。

为什么要药剂拌种,第一个,防止别的地方的病传染到你的田里;第二个,防止地里本身就有的病害侵染小麦。值得注意的是: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是苗期侵染,就是小麦一出苗种子就带病菌了,也不怎么发展就潜伏着,经过一个越冬期,到第二年返青期,随着小麦的生长,病害是越来越厉害。苦穗、白穗到灌浆期集中爆发,这就是土传病害,没有办法。只有播种时药剂拌种。

要针对当地病虫害的发生种类,选用对路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如小麦全蚀病发生区,选用12.5%全蚀净(硅噻菌胺)进行拌种。如果全蚀病发生太厉害了,建议不要种小麦了,换茬、种别的作物,小麦不值多少钱,全蚀净一亩地拌种都需要30块,再加上戊唑醇、咯菌腈这些杀菌剂,再加上吡虫啉,掏药费就要好多钱。土传病害治不住,就改种别的作物。


确定播期


一般情况下,10月5号——15号是小麦播期,但是播早了会怎么样?播的晚了又会怎么样?我们这边播的早的会不抗冻,播得晚了,小麦产量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一定要记住,你种的是什么品种。不同品种,播期不一样,比如在邯郸,是一个风险的麦区,河南的品种抗冻性不太好,也不是年年都冻死,同样都是半冬性的小麦,河北的半冬性、山东的半冬性和河南的半冬性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河南的半冬性小麦偏春性,长的特别旺,特别快,只要冻不死,来年产量一般低不了。所以说邯郸的农户,你要种河南的品种,我建议到10月20号以后播种。


控制播量


我调查过很多农户,亩播量超过30斤的,产量就高不了。播量有25斤、30斤、35斤,还有50斤的。播量决定你整地的质量,“如果整地质量不太好,播种也播不匀,那我就上50斤、60斤,我多上一点,总会出够苗了吧”,千万不要这样干,产量上不去的。所以说必须将地整好,正常播量25斤,不超过30斤。还有播量与品种分蘖成穗率有关,大籽的品种适当加大播量,小籽的品种适当降低一下播量。


等行种植



等行种植,现在比较流行的种植方式。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麦行空隙中常生很多类似小麦的杂草,比如节节麦、野燕麦等恶性的禾本科杂草。节节麦太难治了,有的农户太相信农药了,打甲基二磺隆,但是这个药施用技术要求相当高,此药对小麦是有毒害的,打上去后,小麦叶片发黄,经过一个越冬期之后,小麦又会反回来,农户就会觉得没有事,其实小麦已经受伤了。如果过了年再打甲基二磺隆,节节麦就打不死了。所以冬天闲的时候,在麦行里划除一下,再拔一拔,基本就没有了。种地大户可能就太费工了,小户可以考虑。尤其是节节麦,很多农户反映,前几年我们地里很少,这几年都成灾了,如果前几年拔干净了,就不会成灾了。如果现在地里节节麦太多了,治不住了,就不要种小麦了,种其他作物吧。


限制播深



播的浅了不抗冻也不抗旱,播的深了小麦苗太弱。

调整好播种机,基本都没有做到。都是播种机到自家地头,直接把种子放进去,播种机深度看都看的,这样不好。因为每块地不一样。举个例子,我们这边小麦亩产一般1200斤,有一个农户每年都能收到1400斤,都要比别人多收200斤,人家就很注重细节,就讲了,每年播种机来了,先在地里走一圈,然后他下地看看量一量播种深度,然后调节播种机,调节到合适了再大胆的播。



播深3-5厘米为宜(左边);右面那个基本7公分以上了。

播种深度掌握在3~5厘米,早播宜深,晚播宜浅。这个播种一定要注意,好好看看到底播了多深。并且机手作业水平至关重要,要力求均匀行走,不能过快或过慢。


耙耱镇压


耙耱镇压是一个非常好的增产措施,但是做的农户很少。由于玉米秸秆还田质量差、土壤过暄、紧实度不够,小麦播种后往往悬空,造成出苗不齐,死苗等问题。我们强调要进行小麦播后镇压,有利小麦出苗整齐,保墒、抗旱、抗寒效果好。



这个是小麦播种机后面带了一个镇压轮,这个镇压效果达不到。

原来出的小麦播种机是不带镇压器的,早的时候村里都有牲口拉着个钯,在地犁完以后都要钯两边,然后再播种,用不上镇压。后来用上播种机后,国家强调农户要镇压,农户也不镇压,所以就出了这个带镇压轮的播种机,但是这个效果不是很好,尤其是秸秆还田地,达不到效果。



有一行没有冻死,旁边的冻死了。就是因为没死的那一行刚好是播种时候拖拉机压的地方,相当于镇压了,它就能正常越冬。旁边没有压到的就冻死了。



国家出的镇压器



这是专门把地压一压

小麦播种期的关键技术问题就讲这么多了,尽量讲技术经验,不照本宣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有问题,欢迎留言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