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佩甫《生命册》:存在不该有的硬伤

 易可为 2016-09-24

  8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苏童《黄雀记》5部长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下面笔者重点谈一下李佩甫的《生命册》。

2012年3月,河南作家李佩甫长篇新作《生命册》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这是李佩甫继《羊的门》、《城的灯》两部长篇小说之后的又一力作,也是“平原三部曲”系列的收官之作。小说讲述了在农村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吴志鹏在城市的奋斗历程与痛苦挣扎,折射出当代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总体上看,《生命册》写的非常扎实、饱满,是2012年中国文学的上乘之作。但客观来看,这部作品也并非完美无缺,还存在一些瑕疵。

从文学震撼力方面来讲,《生命册》逊色于《羊的门》,没有实现太大的超越,也达不到某些评论家所说的李佩甫“个人创作的顶峰”。《羊的门》写的是“乡村教父”或者说乡村的政治生态和官场生态;《生命册》写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知识分子在都市商海间的灵魂挣扎和对纯真爱情的苦苦寻找。写人性的复杂超越了对生活、时代的简单反思,这是《生命册》最大的价值所在,尽管作者未必认识到、认可这重价值。有时候,旁枝逸出的风景反而遮蔽了精心布局的树阴,生机勃勃,灿烂嫣然。

从结构上讲,《生命册》全书采用松散性结构,虽然便于开放式叙事,但缺失了“树的主干”,显得松散零碎,没有主线。这部书用类似“断章”的结构支撑起小说的叙事框架。作者的目的在于通过“我”(吴志鹏)的心路历程,把这些“断帛残锦”有机贯穿起来。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在具体操作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是全书没有对读者做整体结构上的提示,作者自己懂,或者文学批评家可能懂,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显得过于散碎凌乱。小说家需要在创作完成后,不断推敲自己的作品结构,做“自己的批评家”,然后把作品推向读者。

三是时间的把握上,没有一个坐标,人物的年龄互相穿帮,时代模糊不清,显得叙事凌乱虚假。通过整部小说来看,小说中多是宽泛的时间段,这些时间段通过一个个政治事件而“含蓄”表现出来。但有的事件跨度较大,不是一两年的事情。这样,小说主人公的年龄段失去了时间坐标。估计读者看整本书,也不知道吴志鹏、蔡苇香出生于多少年,做某件事时大概是多少岁。这就缺少了读者对其“信”的基础。

小说需要精妙的时间、空间坐标,才能有效凸显社会、时代的风云变幻。小说结构也应有精妙的“量”的分析安排,而不是一味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逻辑来推动。比如“我”带着九十九朵玫瑰寻找梅村的描写,由于没有时间这个“量”的限定,感觉寻找得“地久天长”,但玫瑰是有保质期的。这样,就显得有些矫情造作,说白了是作家本人思想(文艺腔)的矫情造作,为了衬托主人公的灵魂寻找,而忘记了生活常识、生活细节的支撑。另外,“我”在上海的另一段婚姻感情生活,文中蜻蜓点水掠过,在后面缺少照应,结构不是太严谨。

四是城乡叙事能力、技巧的不平衡,一说到中原文化就繁花满树,调换到都市生活就干瘪失色。这些都是李佩甫老师以后创作中需要改进克服的。如果我们仔细看过小说,就会发现,主人公“我”的人物形象塑造虚幻缥缈,并不如虫嫂、梁五方、刘翠仙这些乡土人物形象立体生动。李佩甫的创作根据地扎根在平原的土壤上,而非依赖于都市一桌饭上听来的年轻富豪故事的演绎。小说中骆驼和“我”生活的深圳、上海的都市生活背景,在整个作品当中是悬空、“失血”的,苍白干瘪。李佩甫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回避自己的短处,将乡土叙事来一次全方位淋漓尽致的展示。

当然,虽然《生命册》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缺憾,但从2012年长篇小说的整体创作出版来看,它无疑是一部探讨城乡生态、人性世相的精品力作。据笔者观察,2012年,全国知名作家出版的长篇小说比较少,留有较深印象的有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8月出版)和鲁敏的《六人晚餐》。《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小说好在三点:首先是结构上的创新,其次是幽默的反讽手法,三是宏大的社会主题。刘震云的高明之处在于用幽默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手法,表达了“上访”这个有所禁忌的社会生活主题。

江苏青年作家鲁敏的《六人晚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6月版)无论从结构还是人物塑造、道德指向上,都可以说是羚羊挂角,无可挑剔。就像首发这部长篇的《人民文学》编者也在卷首语中说:“鲁敏在小说中常常表现出自我推敲和讨论的强烈倾向,她似乎是自己做了自己的批评家。有时也许是过度的,但鲁敏的‘过’也正是很多小说的‘不及’——很多小说缺乏专著、全面、精确地把握和理解人的意志,那种福楼拜式的意志。”(《人民文学》2012年第3期)。其中,“做了自己的批评家”一语,需要很多小说家反思铭记。

小说不仅需要建构一个震人心魄、扣人心弦的故事,还要有精准时间、空间的“量”的考核。只有架构起一个令读者信服的生存生活环境,作品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才显得扎实饱满、有据可依。小说不能依托虚无漫漶的人物形象和模糊不清的道德指向来达到预设的高度。李佩甫是小说大家,但在长篇小说《生命册》的写作中,遭遇到了不该有的硬伤,使得这部小说的经典性打了折扣。作为一名有抱负的小说家,我们希望李佩甫在下一部小说中克服《生命册》中的不足,有更加精湛的表现。

另外,以河南为根据地的“中原作家群”需要引起文学界的高度关注。李佩甫、刘庆邦、刘震云等河南作家,都是一个比一个“狠”的作家。让我们期盼着“文学豫军”在新世纪的突围崛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