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丙奇:谁更需要百万奖金与洋房

 教育繁星 2016-09-24
考上清华北大,广东恩平考生不仅可以获100万元奖金,还可获赠洋房一套。为扭转优质生源流失,重振恩平教育事业,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回乡设立高考专项奖励基金。恩平市还设立促进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办学业绩突出,绩效考核优秀的学校进行奖励。

笔者认为,虽然个人行为与政府出资奖励是两码事,但是,如此重奖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除了加剧“名校情结”之外,并不能解决当地教育发展的问题。

熊丙奇:谁更需要百万奖金与洋房 - 教育星空 - 教育星空

从教育慈善角度看,捐赠人有权决定捐赠资金的使用,因此,冯会长设立高考专项基金奖励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是他的自主权利。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奖励基金在设奖时,还考虑到了防止功利倾向,比如,把获奖对象限定为应届毕业生(一些地方的学生多次复读、反复获奖,高考获奖致富成生财之道); 为防止省内高考移民到本地来获大奖,限定学生在当地的求学年限,等等。这和简单追逐当地的北大清华升学名额相比,是有一定积极价值的。

但是,把高考的成绩定位为北大清华,本身就摆脱不了功利化。事实上,近年来在评价高中办学业绩时,考上北大清华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弄得高中办学者不堪重负——评价学校的指标,从本世纪初的上线率演变为2005年前后的本科率,再演变为2010年前后的一本率,发展到现在则强调北大清华人数,由于北大清华的名额就那么几个,这使学校的办学空间越来越狭窄。

这次民间设奖,不但奖励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及其高中教师,还追溯其小学母校、初中母校,注意教育的“传承”。然而,这可能强化的是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的高考食物链,为培养能最后争夺北大清华锦标的学生,当地办学就会围绕升学来展开。换句话说,这很可能会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

民间高考奖励基金所产生的影响,与政府直接设立高考基金的影响当然不同,但是,鉴于这一民间高考奖励基金数额巨大,很可能携手政府部门操作,其对基础教育所起到的导向作用,与政府直接设立高考奖励基金的效果,可能相差无几。而众所周知,对于政府直接设立高考奖金,舆论已经普遍质疑。

对于民间支持教育发展的热情和努力不能否定,但是,却有必要正面引导。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来说,重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虽然设奖者的用意是通过奖励考上北大清华者,为当地留住优秀生源,也能在短期看到奖励起到的明显作用,但由于考上北大清华者本就不多,因此能起到的引导作用十分有限。

真正让当地留住优秀生源,在于三方面。一是整体改善当地的基础教育办学环境,二是吸引优秀师资,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三是设立奖助学金,鼓励那些进步最大的学生,并为家庭贫困学生创造更好的求学环境。为此,可设立义务教育均衡基金,鼓励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奖励扎根基层的教师;还可设立覆盖面更大的奖助学金。试想,如果把奖励一名学生的100万元,设立平均额度为1万元的年度奖学金,就可奖励100个学生,而把奖励给学生的洋房改为设立乡村学校教师公寓,其价值恐怕会更深远。

(来源:中国校长网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