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塑——手指上的民间技艺

 花小鼠 2016-09-24

面塑——手指上的民间技艺

面塑,就是大家俗语说的捏面人,又被人们叫做礼馍或者发糕。主要制作材料是糯米,根据需要调成各种颜色后,再制作出各种生动活泼的形象。

面塑——手指上的民间技艺

在旧时的封建社会,许多老百姓把这项手艺当做谋生技能。面塑一般有食用和收藏两种用处,常常用于庙会和传统节日当中。

面塑——手指上的民间技艺

面塑做为国家的一项民间艺术,影响力也很深远,这项手艺甚至传到了越南等东南亚的其他地区。

面塑——手指上的民间技艺

面塑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汉朝时期就出现了。可以说这是一项具有久远历史的民间手工技艺了。从手指头上诞生出的面塑作品,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而生存下来。

面塑——手指上的民间技艺

面塑的捏制风格以长江黄河分区来看,长江流域具有细致,精巧,优美的特点;黄河地区则是古朴,粗犷和豪放。

面塑——手指上的民间技艺

面塑看似上手很快,只需要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一些技能手法,但如果是要做到形神具备却并不是容易的。现在的面塑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内容已经变得很丰富。他们不霉不裂也不变形和褪色,许多人外出旅游时会买回来送给亲朋好友做旅游纪念品。

面塑——手指上的民间技艺

但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快速普及,它和许多的传统民间艺术一样,生存空间被挤压的越来越小。作为被市场接受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应该适时的加入点新元素,创新面塑的特点,让他们继续在历史的长河当中“飞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