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南梁故地在汝州,马陵古道今犹在

 高万须图书馆 2016-09-24

南梁故地在汝州,马陵古道今犹在

高万须

    公元前343年,魏国与齐国在马陵道一战,魏国十万大军惨败,大将庞涓自杀,主帅太子申被虏。自此,魏国陡然从一号强国降至二等强国,而齐国开始迈向强国行列。

    齐魏之战的马陵道在哪里?全国有好几个县争论不休,如河北大名县、山东莘县和山东郯城县等,都说在自己域内。其实,别忘了,“马陵之战”是“南梁之役”或称韩国“南梁之难”的一部分。他们都没有把“南梁”考虑进去,或有意避开“南梁”,或把“大梁”与“南梁”混为一谈。

“南梁”在哪里?史书早有定论。南宋时著作《路史·国名纪》:“梁,平王子唐,封南梁也。今汝州,治梁县,有梁山,人称梁伯。”唐代贞观年《括地志》载:“周承休城,一名梁雀坞,在梁县东北二十六里。”杜预曰:“故承休城,在梁县东。战国时,谓之南梁,以别于大梁、少梁。亦谓之上梁。亦谓之三梁。”很清楚,战国时,“南梁”就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自秦朝至明代(1368年)为梁县或汝州。 

    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用多人之注释,诠解“马陵”的位置,充分肯定“南梁在汝州”。仔细嚼味《史记正义·魏世家第十四》的论述,其意自明。(原文节录于此:太子果与齐人战,败于马陵。注⑤【集解】徐广曰:“在元城。”【索隐】徐广曰:“在元城。”按:纪年二十八年,与齐田忌战于马陵;上二年,魏败韩马陵(即此篇上文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三年,齐败我观”);十八年,赵又败魏桂陵。桂陵与马陵异处。【正义】虞喜志林云:“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六十里有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按:庞涓败此也。徐说马陵在魏州元城县东南一里,庞涓败非此地(指濮州鄄城县也。田完世家“宣王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于南梁。韩氏请于齐,齐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破之马陵”按:南梁在汝州。又此传(《田完世家》)“太子为上将军,过外黄”又孙膑传“魏与赵攻韩,韩告急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已过而西矣”。按:孙子减灶退军,三日行至马陵,遂杀庞涓,虏魏太子申,大破魏军,当如虞喜之说从汴州外黄退至濮州东北六十里是也然赵、韩共击魏,战困于南梁,韩急,请救于齐,齐师走大梁,败魏马陵,岂合更渡河北至魏州元城哉?徐说定非也。【正义】第五条集中阐述南梁在汝州”以及马陵的位置首先,张守节引用魏国纪年二年、十八年和二十八年的三次战争说明桂陵与马陵异处”,即不能把马陵之战(击魏救韩)与桂陵之战(围魏救赵)相混淆。接下来,张守节借徐广之说(马陵在魏州元城县东南一里”)推翻虞喜志林》之说(“马陵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六十里庞涓败即此也”),又引用田完世家》之记载推翻以上二说,强调南梁在汝州”。然后又引用《田完世家》和孙膑传》的记载,反诘道:然赵、韩共击魏,战困南梁,韩急,请救齐,齐师走大梁,败魏马陵,岂合更渡河北至魏州元城哉(赵韩联军与魏军战于南梁,齐国军队又在马陵战败魏军,其战场怎么会在黄河以北的魏州元城呢)?最后得出结论说:徐说定非也(徐广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

    钱穆(1885-1990)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引用诸多资料确认“南梁在汝州”。(原文节录于此:“又考《田敬仲世家》,马陵之战,其先魏伐韩,韩请救于齐。齐听孙膑计,许其请而故缓其救。韩恃魏救,五战不胜,东委国于齐,齐因起兵。《水经·渠水注》引《纪年》:“梁惠成王二十八年,穰苴(当作穰庇,见《考辨》第七十七)率师与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即所谓五战不胜者。雷氏《义证》:“梁即南梁,赫即霍。”春秋哀公四年,《左传》云:“楚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即此梁、赫也。杜注:“梁,河南梁县西南故城也。梁有霍阳山。”服虔注云:“梁、霍,周南鄙也。”以《战国策》文证之,即《索隐》所谓“南梁之难”矣。高诱注曰:“南梁,韩邑。大梁在北,故曰南梁,在今汝州西南。”钱穆先生关于“南梁之役”的结论就是:齐魏战马陵在梁惠王二十八年(前343”,南梁之役发生于前一年冬天(前344)。是年,魏将穰南梁霍地击退韩将孔夜的军队,韩昭侯急忙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相救,而迟迟不出一兵。待韩国五战五败,兵力殆尽之时,齐国才突发奇兵,“直走大梁(趣奔大梁)”。齐国军师孙膑施以“减灶之计”将魏将庞涓消灭于马陵道,活捉魏太子申

现在谈谈战国之时“南梁”的范围。“南梁”之名直接来源于平王子唐之封地“梁”。姬唐梁国的城邑就是汉代周承休城的前身,位于今汝州城东北25里米庙镇的榆树庙村,现有古城墙遗址。梁邑处于梁山(今大峪山区)一个向南的山口位置,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之所以姬唐的封地为“梁”正是由于它位于梁山南麓。汝州梁山(中心是大红寨山,又名大熊山)之名源于4000多年前佐禹治水的功臣伯益封地(见郦道元《水经注》:“汝水又东,黄水注之,水出'梁山’,东南经周承休县故城东……《左传》:伯益“佐禹治水封于梁。”《风俗通》:“伯益治水封于梁。”《路史·后记》:伯益“佐禹治水,封之于梁。”,也就是今登封市颍河之南的大片区域。汝州之地理格局是“两山夹一川”,即北梁山南霍山汝水流中间。可以说,汝河以北、颍河以南、伊河以东、禹州颍河以西皆为“南梁”的区域。后人也把汝河以南的霍地归并南梁,总为一称。

    再说说霍地。《左传·哀公四年》:楚为一夕之期袭梁及霍,以围蛮氏。孔子在《春秋》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杜预注:梁南有霍阳山。,战国时称为南梁霍阳山,现名岘山,即汝州寄料镇南部和汝阳县东南部山区。此原为商代的侯国,周武王姬发伐纣时将其灭掉。克商之后,周武王封其八弟叔处(人称霍叔)于此,建立霍国宋代《太平寰宇记》:霍阳山,俗谓岘山,在(梁)县西南七十里。汉立霍阳县,因山以为名,今有故城俗谓张侯城是也。水经注·汝水》:“汝水之右,有霍阳聚。汝水经其北,右合霍阳山水。水出南山。”也就是说,今汝州市西南部和汝阳县东南部的岘山及其周围(汝河以南)就是战国之前的霍地。大约公元前500年,戎蛮子国占领了梁和霍地;公元前491年,楚国在一夜之间将戎蛮子国灭掉,势力越过汝河,梁和霍成为楚国属地战国后期,郑国跨过黄河进攻周朝的洛阳以东地区,将势力范围扩大到楚国北部边陲(汝河两岸的梁地和霍地不久,韩国将郑国的南部(汝州、登封、偃师、巩县等)吃掉,控制了嵩山和汝川(称为南梁)以及霍地;公元前344年,山西一带的魏国南进,魏将穰庇首先攻打的就是南梁西部霍地(今汝州西部)。

登封西南部与汝州交界的地方有一条东西横亘的山岭,名为“马陵山”(又名马铃山、马岭山)。当地人说:“马陵(岭),马陵(岭),山势马形,昂头撅尾,见蹄不见腿。”马陵(岭)山以其山形而得名。马陵山东西逶迤40余里,形似一匹奔腾的烈马。伊川县白窑村北貌似高昂劲挺的马头;山神庙至三仙庙之间就是马身子,山体圆溜丰满;龙泉寺北,颍河水穿山而下,隔出东边一片平缓的山坡,远远看去,这片山坡恰似奋力展起的马尾,灵动飘逸,与奔马的躯体天配神合。登封市石道村(石道乡所在地)就位于这个马尾末端。

 
 
 
 

 
 
   (马陵山、马陵道示意图)

马陵山南是一道宽约2公里的巨型山涧,在石道村开始趋于平坦。高耸的马陵山与深沉的山涧完全由茂密的树木所覆盖,形成一幅巨型的波浪画面,宽阔的道路像蟒蛇一样在波浪中穿行,零零散散的村子就像鹅卵石一样在浓绿的水中隐约可见。白窑村南边有一条小河向东流淌,在上龙涡、中龙涡和下龙涡形成几个大水潭,名由形取,形似龙窝,人称石龙涡(窝)。在石道村西南,石龙涡水溢出水潭与西北而来的颍河交汇,在石道村南形成宽阔的河流。

石道村在石龙涡河与颍河交叉口北岸。沿石龙涡河向西通往汝州的古道、沿颍河向西北通往洛阳的古道、沿颍河向东经告成通往新郑的古道以及向南经西送表通往禹州的古道在此交汇,形成“十”字道。当地村民说:“这里原为十字道,村里没有石头路。但是,村上曾有石姓居住,就叫'石道’。流传有个口头语:'石(姓氏)一坡,葛(姓氏,与各同音)半河;西石道,东石道,中间夹个关爷庙’。再说,东西石道村,街道都不大,街小为'实’,人称'实道’。”地名的演绎,实在有趣,然而这里肯定是交通要道啦!

大路边开办穆斯林饭店的老板丁三说:“从石道村向西的古道是沿石龙涡河而走的,中间经龙泉寺后边通往白窑。”这就是马铃山南的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白窑村通往汝州方向的道路跨越村南的小河,河上的古石桥名谓“关帝庙桥”,虽然现在关帝庙(村)在汝州境内,而“关帝庙桥”属于伊川县。这是历史遗留的现象。过关帝庙桥就是汝州境,曲曲折折上一个陡坡,就到关帝庙村,村内有古老的关帝庙。关帝庙村是汝州市最北端的一个大村,下辖一个“山顶村(原名打虎坪、稻谷田)”。在这段坡路的西侧,有一个长满荆棘和杂草的土丘,当地人传说为古代马陵山南一个小国的将军“魔(当地音mǎo)王”的墓冢,人唤“魔王冢”。墓冢所在的地方人称“道口”,因为这里在古代是马陵山至汝州道路上的关隘。

马陵山一带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古时候以马陵山为界有两个国家。有一天,山南的国家给山北的国家送去一封信,要求其割让颍阳以南一片土地,否则将兵戎相见。很明显,山南国依仗国力雄厚,兵强马壮,想欺负山北国。山北国当然不同意。没过多久,山南国又给山北国下一道战书说,十日后在樱桃山(关帝庙村西)摆兵布阵,决以雌雄。这一次,山北国却爽快地接受了。十天后,樱桃山东边的一片平地山,双方都摆开了决战的阵势。山南国的将领秉性霸道,外号“魔王”,山北国的将领腿有点瘸,人称“拐子”。不料,刚一开战,山北国的拐子就败下阵来,调转马头,带着部队落荒而逃。看到这种情形,魔王哈哈大笑,大刀一指喊道:“追!”当魔王的大军追到一条小河边时,忽然不见拐子军队的踪影了。他发现这里道路崎岖,树林茂密,山势陡峭,感觉势头不妙,随令大军原地休息待命。就在魔王犹豫之时,忽然听见马铃山密林中响起哗哗啦啦铃声和越来越强的喊杀声,好像千军万马迎面而来。魔王的将士惊恐万状,争相逃命。此时,埋伏在道路两边的的拐子的将士们弓弩齐发,将魔王军队歼灭殆尽。魔王见大势已去,口吐鲜血,一命呜呼。原来,在出战之前,山北国王就与拐子将军定好了诱敌深入一举歼灭之计。他们以一部分兵士在山坡上的树林中挂满马玲,一声令下士兵就拼命摇动树木,大声呐喊,造成大军驰援之势。从此那座挂满马铃的山峰被后人称为马铃山。人们又把魔王的尸体埋葬在马陵道口他惨死的地方,人称“魔王冢”(汝州市余窑村孙大进讲述)。

    这则故事简直是战国时马陵之战的翻版。虽然涉及的一些细节不尽一致,人名也不相同,“马陵山”演绎成了“马铃山”,但由于年代久远又是当地人口口相传遗留下来,这些区别不足为疑,反而这则故事还讲到了战争的准确遗址以及败将的墓冢所在。这令笔者兴奋不已,决定前往探明究竟。笔者数次到马陵山(马铃山)周围考察,斯地斯景和当地人绘声绘色地讲述“魔王冢”的由来,令人不得不确信2300多年前的马陵之战就发生在汝州关帝庙村至白窑村(现属伊川县)一带的山涧之中。

当今人们最大的疑问是,齐军怎么会从山东菏泽长驱直入赶到河南汝州使用“减灶之计”败魏于南梁马陵道呢?

第一,看看当时魏国的军事威势。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六年,魏国由洹水(今河北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国号由魏变成梁。此时,正是魏国强盛之时。魏国四处扩张,疆域不断扩大。18年后,到公元343年时,其势力范围已经越过黄河,推进到嵩山大约颍河沿岸(现颍阳以西至洛阳之间),韩国被吞掉一半以上的面积。有一天,魏国的将军庇带领大部队南进,越过万安山(现汝州西北部)直捣韩国最西端的军事重地梁和霍(汝州市西南),并迅速击退守卫的韩将孔夜的军队韩昭侯急忙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第二,看看当时韩国的危机。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迁郑城(今河南省新郑市,定名新郑韩哀侯首尾难顾,其西北江山被魏国蚕食。到韩昭侯时期,国力有所上升,其坚守的国域底线只能是黄河以南嵩山范围、新郑周围、老家禹州及其以西的富饶地区南梁区域。公元前343年,魏国称王,盟友韩国不从。魏国以其为由攻打韩国的南梁西部霍地,著名的“南梁之役(南梁之难)”开始了。

第三,看看齐军的行军路线特点。

公元342年,齐军以田忌为主帅,田婴为副帅,孙膑任军师,由齐国(山东菏泽、河南商丘一带)出发,“直走大梁”(疾奔魏国都城开封),但未攻大梁城,只造成攻城的假象,当魏将庞涓闻讯欲率军队从国的战场抽身前往迎击时齐军已过而西入韩国境内,很快便在南梁与庞涓的军队交锋,两军刚一接触,齐军便佯装败阵后撤,并以“减灶之计”,引诱魏军进入马陵道险境,将魏军一举歼灭。

从实际情况说,齐军的行军是急速而顺利的,不亚于后世的“闪电式”部队,因为在魏国境内他们要造成“奇袭”魏都的气势,使魏国人产生惊恐的情绪,必须疾速前进;在韩国境内,他们行走大道,可以放开速度,因为孙膑师从鬼谷子(告成人)长期在嵩山活动,对嵩山道路了如指掌。看一看齐军的行军路线示意图,我们会惊异的发现,齐军所经过的道路是多么的直截和顺畅。其行军路线有几个重要节点:菏泽(出发地)——大梁(佯攻目标)——新郑(韩国都城)——告成(古禹都)——石道村(马陵道东端道口)——白窑(马陵道西端拐点)——道口(马陵道至梁地和霍地道路的关隘)——夏店(入汝川出山口)——霍阳聚(战场中心,现汝州西南杨楼村)。这些地方都是当时重要道路的连接点。

 
 

(齐军行军路线示意图)

 根据史料的记述,齐军由齐国出发(大致在今山东菏泽与商丘一带),与魏军接火的地方当在今汝州市石台村至杨楼村之间。这段路途都为形成已久的平坦大道,距离是600 多华里。按照战马行驶的最低速度每天300里计算,齐军骑兵第一天即可进入韩国境内(中牟),第二天就可到达南梁西南部的战场。当魏军获悉大梁城将遭齐军攻击准备拔军返回时,齐军犹如神兵天降,已经兵临阵前。当齐军佯装败阵撤向马陵山方向时,设减灶之计用三天的时间行至马陵山之下也是可解可信的,因为此间距离在100余里以上,且大多是荆棘丛生、峰回路转的山区,加之有意避开大道而绕行小路引诱魏军以灭之,用三天时间也不算多。另一方面,魏军不熟悉当地的环境,只得尾追齐军,被减灶之计所迷惑,由齐军牵着鼻子一步步拉入“陷阱”。

 如今,马陵道依稀可寻,齐军行进路线并非神秘,古道口“魔王冢”提供了佐证,古籍记载着“南梁在汝州”。(2016.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