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阅读一本书效率最高?

 彼岸无花1 2016-09-25

当你阅读一本书或文章,是为了兴趣而不是娱乐,那该如何最大程度获取你想要的内容呢?


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固然让人满足,比如小说就得这么读。因为小说就是用悬念来抓住读者。你读小说的目的就是跟着作者走,听他/她一点点把故事讲完。


但是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还有可能是你剩下的职业生涯里,你将要读到的很多书、文章和其它文件都不是小说而是非虚构类的作品:教材、说明手册、期刊论文、历史、学术研究等等。


读这类材料的目的就是获取和记住这些信息。这时候你的主要目的是快速发现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除非你是呆在监狱里无所事事,否则千万不要从头到晚读一本非虚构类的书。


相反,当你读书是为了获取信息的时候,你最好跳读,快速浏览,使用任何可能的办法去发现、理解甚至记住作者到底说了啥。这样你才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使用下面的方法,你可以在 6~8 h 内阅读 300 页的内容。当然,你花的时间越多,你对内容理解越深,但是时间是有限的。


下面就是一些具体有效的办法来帮助你提升阅读的效率。这些方法并且适用于书本,也适合于从文章到网站的任何其他非虚构类材料。表1 是这些技巧的概览。


表 1:阅读技巧概览

策略和技巧基本原理
通读全文主要观点和证据比细节重要,掌握整体结构比阅读每个字重要
确定你要花多少时间阅读时间有限,如果你能明确阅读要花多少时间,你就能计划每一次花费的时间
确定目标、策略如果你明确阅读的目的,你会读得更愉快,记住也更多
主动阅读不要只跟着作者的结构走,而是根据你的目标有选择性地跳读
读三遍第一遍搞清概况,第二遍注意细节,理解内容,第三遍用自己的话做笔记。
聚焦信息含量高的部分目录、插图、图表、标题以及其他元素比文章主题信息量更大
用自己的语言做笔记用自己的语言在文章中做笔记,这有助于你理解学习并发现重要段落
了解作者和机构作者的背景和偏见不同,他们的工作机构反映他们的背景和深度。
了解知识背景大部分的学术类文章都是某个知识层面对话的一部分,伴有讨论、关键人物和典型概念
使用潜意识阅读间歇留些时间让你的大脑去处理这些材料
练习,使用各种方法练习把你阅读的内容读出来、写出来或是形象地表现出来,这都会帮你记住它


通读全文

为了学习而阅读时,你的目标永远应该是用尽所有方式去完成任务。


对论点或假设、证据以及结论的整体把握比理解所有细节要重要的多。事实上,不论你读得多仔细,你还是没法记住绝大多数的细节。你可以做的是记住并记录主要的论点。如果你能记住它们,那当你确实需要想起细节的时候你就知道到哪能再找到它们。


确定花多少时间阅读

如果你事先知道自己只有六个小时来阅读,你就会更容易控制节奏。记住,你得读完整本书。


事实上,你越直接越现实地面对自己的时间限制,你做所有事情实际上就越有效。设定时间限制并且遵守它是你能学会的最重要的生活技能之一。所以绝不要在没计划好什么时候读完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


确定目标、策略

在开始阅读之前,搞清楚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以及你打算怎么读。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目标和策略,你就学不到什么东西。


一开始阅读,就要试着搞清楚四件事:


  • 作者是谁?

  • 书的观点是什么?

  • 支持这些观点的证据是什么?

  • 书的结论是什么?


一旦你搞清楚这些,就试着判断:


  • 这些观点、证据和结论的弱点是什么?

  • 你对这些观点、证据和结论怎么看?

  • 作者如何回应(或者可能如何回应)这些弱点和你的评论?


读的过程中不断回去想这些问题。读完的时候你就应该能够回答所有这些问题。有三个好办法可以帮你这么做:


  1. 假设你要为一个杂志做这本书的书评

  2. 假设你正和作者交谈或者正式辩论

  3. 假设有个关于这本书的考试,题目应该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这些题?


主动阅读

不要等着作者来说服你。相反,从一开始就不断地提出假设(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然后提出关于这本书的问题(作者是怎么知道…..的?)


把有帮助的想法简要地记下来。读的时候,试着确认你提出的假设并回答你的问题。一旦读完了,就来回顾这些。


了解作者和机构

了解写书的人会帮助你判断书的质量并且理解它的全部意义。


作者也是人,和其它人一样,他们的观点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职业、早期的生活和其它生活经历塑造而来的。和其它人一样,作者也会有偏见、盲点、绝望、弱点和欲望,也会有洞察力、才华、客观性和成功。所有这些都需要注意。


绝大多数作者都从属于机构:大学、公司、政府、报纸、杂志。这些机构都有各自的文化、权力机构和社会规范。机构会影响作者怎么写以及写的内容。


例如,大学教授会为了获得终身教职而写书/或期刊论文。这些作品必须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而这些标准主要由其它教授制定。对他们而言,内容通常比写作水平重要。相反,记者经常受截稿日期限制,还要取悦大量的读者,因此,他们的质量标准经常更趋向于条理清楚和说服力强的写作方法而不是无懈可击的内容。此外,他们的信息来源通常是口头的而不是书面的。


你对作者或者他所在的机构了解地越多,你也越能评估这本书的价值。可以试着去回答这些问题:是什么形成了作者的知识背景?作者的职业是什么?是搞学术的,是记者还是教授或者医生、律师、工业企业科学家?性别?种族?政治信仰?为什么写这本书等等。


你通常能从作者致谢、参考书目或者作者自述中找到很多此类信息。


了解知识背景

了解作者和他所在的机构也能帮助你理解书的知识背景。知识背景包括这个学科从何而来,在这个学科领域有什么思想学派,还有什么人同意或者反对作者的观点。


一本书几乎总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它作者进行回应,所以如果你能弄清楚这本书在回应谁,回应什么,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一本书。特别注意那些作者直接告诉你他和其它人不同的观点:


「一般人的意见是 X,但是我认为 Y。」(X 真的是一般人的意见吗?什么群体中的一般人?)

「著名的 Jane Scholar 认为 X,但我将说明 Y。」(谁是著名的 Jane? 为什么其它人会相信她?X 和 Y 怎么可信?是作者竭力要找到一些具有独创性的事来说,还是他真能说服你著名的 Jane 是错的?)


被作者引用来支持自己观点的人和作品也同样重要。


作者:金美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