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个茶,怎么那么多事儿!(五)

 辰龙在天 2016-09-25

Q:老白茶,到底怎么泡?

A:众说周知,白茶是可以久存的茶叶品种。所谓“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一直流行在闽东一带。如今市场上,白茶也越来越热。以至于,市面上“老白茶”比比皆是。大家都在“倚老卖老”,那我们又该如何“尊老爱老”呢?

首先要指出,白茶的历史虽然超过百年,但全国范围火热不过是近五年的事情。在此之前,并没有多少人有意识大批量存放老白茶。我曾多次深入白茶产区,真想找到2009年以前的大批量白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市场上动辄“十年”、“二十年”的老白茶,多数并不可靠。喝个茶,怎么那么多事儿!(五)

所谓老白茶,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如果细分起来,还要看是“老银针”、“老牡丹”还是“老寿眉”了。不同种类,冲泡方式也不尽相同。首先,陈年银针最为稀少。若真是能得到四两半斤,建议还是仔细冲泡。与冲泡其他细嫩茶叶略有不同,水温还是要适当升高,有利于激发老茶中物质释放。

寿眉,在老白茶中最为多见。冲泡方法简单,甚至可以说任性。有条件,就用紫砂壶冲泡。若是条件有限,直接投在煮茶壶中,让炉火助其修炼也就是了。其实,寿眉叶多芽少,也就最为皮实。这款茶,才真是完美诠释了粗茶淡饭的含义。

白牡丹芽多叶少,细嫩程度介乎于银针与寿眉之间。冲泡也不妨折中采用“先泡后煮”的手法。先冲泡四五道,品尝细腻的滋味。随后将茶放入壶中再煮,可谓物尽其用了。

Q:保温杯泡茶,到底好不好?

A: 准确的说,保温杯泡茶未曾不可。但也要说明,这也绝不是最好的选择。由于方便快捷,保温杯常常是我们出差的必备神器。那也可以说,保温杯泡茶属于权宜之计。使用保温杯泡茶,要因时因地因茶而定。

保温杯,其最为显著的功能即是保温。茶叶长期浸泡在恒定高温的水中,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好处在于,恒定高温达到了闷烧的效果。因此,像老寿眉、老六堡这样的茶,很适合用保温杯泡。出来的茶汤浓郁,非常类似在茶壶中炖煮的感觉。喝个茶,怎么那么多事儿!(五)

但由于持续高温,会将茶中的维生素大量破坏。科学研究表明,茶汤中的维生素C在100℃时10分钟就破坏了83%。再加上持续高温,会让芳香油挥发、单宁酸和茶碱也会大量浸出。这样降低了营养价值,还会让茶汤无香且苦。这种现象,在绿茶中最为明显。

所以,只要选择合格的保温杯,泡茶未尝不可。但是,要本着“宜老不宜新”、“宜粗不宜嫩”的原则,才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Q:黑茶,到底是否用洗茶?

A:关于洗茶,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我也反复强调,茶是否有必要洗是一回事,茶是否洗的干净则是另一回事。两个问题,咱们分开讨论。

绿茶,大家一般不洗。原因有二,一是绿茶本身滋味清淡,前后三冲就基本算是“筋疲力尽”。若是第一道(所谓洗茶)倒掉,那实在太可惜了。更为重要的是,绿茶长得漂亮卖相好,让大家看着就觉得“干净”,似乎没有洗的必要。

黑茶不同,有梗还有叶,看起来就是黑乎乎一大坨若说绿茶像白白净净的小姑娘,那黑茶看起来就像个不修边幅的糙汉。而且据说,黑茶制作工艺多是粗狂型。所以,人们认为黑茶必要洗茶。

其实,如今不管是哪种茶,制作工艺都必须符合现代食品安全标准。当然,小作坊的生产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但是,大厂子的黑茶大多还是有保障的产品。还是那句话,从源头保证其干净卫生最为重要。真正不卫生的茶,单靠洗无法弥补。

但要注意,中国茶种类太多。以至于,很难有一种通用于六大茶类的泡茶法。黑茶由于渥堆发酵,味道比绿茶重太多了。很多人刚接触时,有可能不适宜。这时我建议第一道茶汤,可以酌情舍弃。不为了洗茶,只是为了去味。当然,喝茶是很主观的事情。随心就好,开心就好。

Q:《茶经》,到底看什么版本?

A:我最近在“喜马拉雅APP”上,开设了解读《茶经》的课程。很多朋友听后,准备找《茶经》原文看看。其实,这正是我开设这门课程的宗旨。希望大家在如今纷扰的茶界中,能够认认真真的读读经典。喝个茶,怎么那么多事儿!(五)

关于《茶经》版本,历来比较复杂。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咸淳刊《百川学海》本《茶经》。这个版本,对于此后数百年的《茶经》刊刻影响至深。可以说,它是现行所以《茶经》版本的祖本。读《茶经》可以不用它,但一定要知道这个版本才好。

自南宋至二十世纪中叶,流传下来的《茶经》版本共计六十余种。这其中,质量良莠不齐。如今想读《茶经》,我建议购买《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这本书内容详实,校勘严谨。同时体量不大,便于携带。日常研读,非常合适。

Q:咖啡因,到底哪种茶叶中最多?

A:喝茶与提神,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神,靠着则主要是茶中的咖啡因。换句话说,茶中咖啡因含量多少,与提神效果强弱密切相关。

按照屠幼英教授的说法,咖啡因含量和茶树品种与生态环境有关。制作环节,对于咖啡因的影响不大。但若从茶青角度来说,嫩叶中要比老叶中更多。也就是说,茶叶越细嫩,其实含有的咖啡因就越多,相对提神的效果就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