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为什么没能实行君主立宪制?

 pgl147258 2016-09-25

晚清末造,革命党人风起云涌。那时,中国正走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耐人寻味。有志之士,更是纷纷行动起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中国往何处去?这是当时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答案五花八门,主流就是革命与保皇的两条大路。革命,自不待言,要彻底革除中国两千年的专制帝制,从根本上变革中国的社会制度。但即使是站在对立面的保皇一派,也并不是要继续维持旧有的制度完全不变,他们也主张改革,只是一切改革的前提,是仍然要保留皇帝。

参与“百日维新”的康、梁之辈自不待言,即便是清廷自己,为了保住江山,即使是做做样子,也是必须要有所变革的了。

中国为什么没能实行君主立宪制?继续专制是不可能了,要想保留皇帝,对皇族来说最好的方案,自然是“君主立宪”。君主远离政治,内阁民选民治,听上去不只对皇帝合适,对民众也合适啊,还省去了社会对立、撕裂所要付出的流血代价。况且,在那个时候,西方列强中最强的国家英国,不就是实行的君主立宪制吗?说明这制度没毛病啊。再者,隔壁邻居日本,“明治维新”不也保留了天皇?不也走上了强国之路?

听上去何其美妙!可为什么最后没能实行呢?

先不说制度的问题,先说说皇室本身的问题吧。清朝皇室本来就是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他们要是不实际掌权了,民众为什么要继续尊重他们的权威,继续优养他们呢?这被很多保皇派或者社会学者扼腕叹息:当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偏偏在皇位上坐着的,是个满人皇帝,从而失去了实行君主立宪这种相对温和的社会变革方式的可能。

中国为什么没能实行君主立宪制?那么,是不是如果皇室是汉人,君主立宪就能够实行了呢?历史不容假设,但是还是可以做一番推测。事实上,中国的王朝历史,与英国、日本,或者欧洲那些小君主国的情形非常不同。即使近代变局中,皇位上端坐的,是一个汉人皇帝,比如就是朱家皇帝,一旦皇帝不掌握实权,民众也未必肯再奉他当皇帝。

凭什么呀?连孙悟空都知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实权的皇帝尚且如此,何况不掌权的皇帝,那还不就是没牙的老虎,怕他做甚?还留着他做甚?中国这两千年的专制皇朝,改朝换代的时候太多了,而且多数都是彻底的改朝换代,从一个家族到另外一个家族。

英国也有改朝换代,但自1066年“征服者”威廉渡海征服英格兰之后,所有的英王、女王,可以说都是他的血亲后代,所谓改朝换代,不过是王位从一支后代转移到另外一支表亲家而已。别人有资格做英王吗?怎么可能!至少这1000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

日本就更夸张了,号称天皇“万世一系”,血脉从来没有断绝。实际上,自摄关政治开始,经历幕府时代,天皇一直不掌实权,国家大事都掌握在摄政、关白、将军们手里。可以说日本天皇早就“君主立宪”好几百年了。反而是“明治维新”之后,天皇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实际掌握了权力。

既然中国的皇帝不像英、日的君主那样,拥有上千年的传承,自带神圣光环,那么也就不是非得是哪家不可;既然换谁都行,那么其实也就是谁都不行了——哪家都没有那种绝对的威望和资格,可以一直坐在那个宝座上。这就从根本选择上,断绝了君主立宪的可能了。

何况彼时是异族皇帝当国,实际执政的还是个老太婆。

中国为什么没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毕竟皇室的余威尚在,清廷也做了最后的努力,从预备立宪到终于鼓捣出个内阁,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可是内阁的代表性实在不够,皇族占比太高,成了“皇族内阁”。各方也终于看清了指望皇室自己变革自己实在不靠谱,于是革命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