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农家子弟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他是如何做到的?

 天道酬勤YXJ1 2016-09-25

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农家子弟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他是如何做到的?

一个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农村子弟,因不想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生活,靠着一门做馒头的手艺走南闯北开店谋生,最后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这背后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就是上海中饮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安徽商会副会长、2010年度中国十大经济人物的刘会平。

刘会平是安徽省怀宁县江镇人,他老家江镇是中国的馒头之乡,镇上的人在全国各地都开有馒头店。刘会平在17岁的时候就辍学了,因为家里条件差,考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尽早学会一门谋生的手艺。

辍学后的刘会平,跟随一位油漆师傅远赴山东谋生计,做了一段时间后,刘会平发现这对身体伤害很大,最后放弃了这门生计。

为了糊口谋生,刘会平和其他同乡一样还是选择了学做馒头的手艺,之后没过多久就会学了一手做馒头的好手艺。

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农家子弟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他是如何做到的?

学做馒头出师后,刘会平自己收了两个徒弟来,带着一起到了广西南宁,花了5000块钱在一条街上租了个门面开起了馒头店,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生意没有多大起色,到后来经营越来越困难,之后刘会平又相继来到贵阳、昆明等地开店。

刘会平在这些地方经营了两三年的馒头店,除去一些日常开支后几乎没赚到钱,后来他听人说,上海这个地方赚钱最容易,于是他决定去上海闯荡一番。

1998年,刘会平带着借来的几千块钱来到了上海,在远房亲戚的帮助下在上海落下了脚,来到上海没别的活路,只能继续开馒头店。

他在遵义路开了在上海的第一家馒头店,馒头店只经营了半个月就被迫关闭,因为他做馒头不符合上海人的口味而且外观也难以接受。

为了适应上海人的口味,刘会平对包子馒头进行了一些改进,并换了几个地方经营,但生意一直很冷清赚得钱只够维持开销的。

爱动脑筋的刘会平想到了一招,请了一位上海师傅来做生煎包,并使用了一些让利促销手段。这下店子生意有了好转,着实红火了一把。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持续下去。

那时正好是1999年上海闹口蹄疫病,店子又再次关闭了。这几年钱没赚到,倒是把借来的近万块钱亏得精光,刘会平甚至都有些怀疑自己的包子手艺是否能真正养活自己。

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农家子弟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他是如何做到的?

没开店后,为了生活,刘会平不得不帮人卖过海鲜,当过排档店的炒菜师傅。这都是打短工,为养家糊口。他感觉自己最拿手的还是做包子馒头,他想,老家那么多在外面开包子店的人,别人能做得好,为何我却总不成功呢?刘会平经过思索后,仍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开一个包子店。

刘会平虽没学过会计知识,但他还是会简单地盘算,上海有2500多万人,如果仅有20%的人在外吃早餐的话,那也至少是500万人的生意;就算每人每天早餐花个4、5块钱的话,那就是整整2000多万元的营业额呀。不行,自己的包子店还是要开下去。

2000年,刘会平在山东路人流较多的地方重新开出了一个包子店。这回刘会平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他把客户定位于年轻人、上班族等,把店堂装修得既干净又卫生,有一种大众亲近的感觉。在包子的口味上,不仅注重迎合上海人的习惯,而且馅肉还都是从安徽老家采购来的,因为这种猪肉是天然饲料喂养的,味道纯正。青菜全部采取人工切碎,保证口感好又脆爽。更重要的是,刘会平把包子的价格定为每个7毛的低端路线。

刘会平重新开张的包子店,克服了小店的脏乱,包子味道却又胜过大店,且价格又低,深受顾客的欢迎。果然,店子开张没多久便生意兴旺起来。每天做出的包子都不够卖,很多人都会慕名前来店子买包子。刘会平看到店子生意如此红火,便把店子取名为“刘师傅大包”,作为自己的品牌形象。

顺顺当当,红红火火地开了几年“刘师傅大包”后,到2003年时,刘会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当赚到这么一大笔钱时,刘会平首先考虑到的不是如何去挥霍,如何来满足个人消费欲望,而是想如何来把自己的包子店做得更大。

要想扩大经营,刘会平觉得应该有一个响亮而又时尚的名字才是。刘师傅大包这个名字过于传统,特别是让年轻人不太接受。他想了好多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巴比”的名字,他认为叫着顺口,而且很洋气。于是,他的店子便成了“巴比馒头”。

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农家子弟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他是如何做到的?

令刘会平深感意外的是,他的巴比馒头店,竟然比他的刘师傅大包还要火爆。这让刘会平信心大增。要把巴比馒头做大,就应该迅速增开分店。此时的刘会平不再是当初刚进上海时,连开一家小店都要四处借钱的主了。有了充足的资金,增开分店就是顺风顺水的事了。

2004年初,刘会平在上海已增开了10家巴比馒头直营分店,加上一些亲戚朋友加盟的分店,共计就有20多家门店了。到2005年9月放开加盟店后,就达到了50家分店。这些门店每天都给刘会平带来了滚滚利润。

巴比馒头要扩张,刘会平感觉到全都开成直营店的话,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管理人员,而且对直营店的员工还要买“五险一金”,比较繁琐且麻烦。如果是全部采取加盟的方式,那么相对就简单可行的多了。确实,在放开加盟经营后,巴比馒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刘会平自己的想象。

2008年,为了确保适应巴比馒头扩张的需要,刘会平注册成立了上海中饮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设巴比馒头子公司。到2010年的时候,巴比馒头已有加盟店突破了500家。刘会平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馒头连锁经营者了,而成为了一个中式面点的制造商了。他的利润除直营店外,开始转为向加盟店销售包子馒头的原料或半成品,以及收取加盟经营费、管理费等。

由于公司的扩张速度太快,一是管理人才跟不上,二是生产规模急需扩大。为寻找到高级管理人才,刘会平不惜拿出自己的15%的股份,把福记食品原高管洒海滨、麦当劳门店管理部总监等一批管理人才揽入自己的旗下。

为解决生产规模,他于2008年在上海松江投资2000万元,建立中央工厂,开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巴比馒头。另外为确保产品的新鲜和口感,刘会平让技术人员攻克了“冷冻面团技术”,这一技术能够实现成品冷冻馒头与现制现蒸馒头无差别。这也让刘会平在营销上不走商超渠道,而将产品直接配送各大门店,保证了中间渠道少,零售价格更便宜。

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农家子弟成为了一个亿万富翁,他是如何做到的?

目前,刘会平旗下已经有54家上海加盟店和17家沪外加盟店,下一步他准备把加盟店开到日本去。如果'闯摊'成功,'巴比馒头'还会走向欧美市场,与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一决高低。

一位专门研究过刘会平的'馒头经'的经济学者总结道:'刘会平能把包子卖出品牌,卖出巨额财富,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但在奇迹的背后不难发现,他的每一次改进,实际上就是吃亏、吃亏、再吃亏,然而,正是他深刻透彻的'吃亏哲学',帮他铸就了今日辉煌的成就。'

在2005年'上海国际多项博览会上','巴比馒头'获得两个金奖、一个特等奖。刘会平也被誉为中国的'馒头大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