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初,尚父郭子仪病甚,百官造省,不屏姬侍。及杞至,则屏之,隐几而待。家人怪问其故,子仪曰:“彼外陋内险,左右见必笑,使后得权,吾族无类矣!” ——《新唐书·卢杞传》 译文: 当初,尚父郭子仪病得很重,百官都来他家探望,郭子仪的姬侍们都不回避。等到卢杞来看望,郭子仪让姬妾们全都回避,自己靠着小桌几等卢杞。家里人很奇怪,问这是为什么。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外貌丑陋,内心阴毒,侍妾们见了他的模样一定会笑,他以后若得大权,那我们家就会灭族了。” 。 1 先说一个记载在《太平广记》上的玄幻故事。 话说,有一个穷书生,长得很难看,住在洛阳的出租屋里。出门踩狗屎,好运从天降,邻居一个姓麻的大妈,居然给他介绍了一个仙女。 书生和大妈坐着葫芦上了天,仙女对卢杞说,给你一个三选一的机会: ——永远留在天上,长生不老; ——当个人间神仙,偶尔可以上天; ——当人间宰相。 丑书生再三思考,最后关头居然选择了做人间宰相,结果又回到破破烂烂的出租屋里。 这个丑书生后来真的做上了宰相,人丑心狠,整人无数,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 这个丑书生就是今天的猪脚——卢杞。 2 事实上,卢杞虽然丑,但是并不穷,人家怎么说也是官宦子弟。卢杞的爷爷爸爸都是一代名臣,但是到了卢杞这一代,基因突变。 也许是因为丑陋的相貌经常被人耻笑,卢杞性子阴狠,睚眦必报,今天取笑我相貌,明日要你小性命。 卢杞口才不错,靠着一张利嘴,在官场无往不利,是个火箭式提拔的干部。 在短短一个月之内,从监察部副部长(御史中丞)、部长(御史大夫),直接升任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当上宰相的卢杞,为了独揽大权,拿出了整人的绝活,陷害、排挤、倾轧、报复,无所不用其极。 谁要跟他哪怕只有一小点过不去,他就会不把人整死誓不罢休。 3 整人案例一:借刀杀杨炎。 杨炎也是宰相,是“两税法”的创造者。 杨炎看不起同为宰相的卢杞,认为卢杞既相貌丑陋,又不学无术,甚至在机关食堂吃饭的时候,也不愿意和卢杞坐在一起。 杨炎以貌取人固然不对,但卢杞直接发动了整人大招。 卢杞用的是借刀杀人的办法。 卢杞提拔了一个监察部长(御史大夫),这个人正是杨炎的死对头严郢。严郢到职后,心领神会,搜罗了杨炎的一大堆黑材料,其中最严重的一条是:杨炎家的祠堂面积超标,有侵占皇帝“王气”之嫌。 在那个时代,这个罪名和造反没多大区别。 杨炎被撤职,去海南吹海风吧。 走到半道,又来一道圣旨——赐死。 4 整人案例二:送死颜真卿。 颜真卿,绝对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代名臣,超级书法家。 在卢杞当政的时候,按理说,作为四朝老臣的颜真卿已经是半退休状态,跟卢杞没有太大的利害关系。 但是,卢杞觉得颜真卿的德高望重,就是在倚老卖老,很不顺眼。 正好,有个军区司令(节度使)叛乱了,兵锋直指洛阳。 卢杞在皇帝面前献计,让颜真卿去叛军那里劝降,只要老将出马,不废一兵一卒就可以搞定叛乱。 这基本上就是让年过七十的颜真卿去送死。 皇帝点头了,颜真卿义无反顾地上路,到了叛军那里,话不投机,被扣押。 十九个月后,被缢杀。 5 整人案例三:陷害前宰相。 李揆是前宰相,名气很大。 当时有一种“三个第一”的说法:论门第,李揆第一;论文学,李揆第一,论官职,李揆第一。 卢杞不高兴了。 吐蕃和唐朝要进行外交谈判,卢杞大力推荐李揆,其实是想让藏族人扣留李揆。 李揆推辞不成,不得已上了高原,吐蕃人问:“听说唐朝有个第一人李揆,就是你吧?”李揆面不改色,撒谎说:“不是,同名同姓而已,那个李揆,怎么肯跑这么远的路呢?” 靠说谎保住性命的李揆回来不久就辞职了。 6 在卢杞的整人名单里,还有宰相张镒、御史大夫严郢等一长串名字。 卢杞三年的宰相生涯,基本上就是一条疯狗,逮谁咬谁。 但是,在经济方面,卢杞就是一坨屎。 为了筹措军费,卢杞直接在首都开抢,还“创造性”地发明了“间架税”、“除陌税”。 所谓“间架税”,就是房产税。每栋房屋,以两根横梁的宽度为准,称为一间。每间房屋,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房屋每间每年收取税银2000文,中等的收1000文,下等的收500文。至于等级,税官说了算。 所谓“除陌税”,就是交易税。对一切市场交易,无论买方买方,一律课以重税。 一时间,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民怨沸腾。 但就是这样,军费也没凑够。 7 在军事方面,卢杞基本上也是个弱智。 朱泚、朱滔兄弟造反,皇帝被围在奉天小城。 城外来了援军,如何进城就成了问题。当时,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比较近,但是容易被埋伏,另一条稍远一些,比较安全,但要经过唐高宗李治的陵墓。 大家都认为,绕远路比较安全,但是卢杞跳出来坚决反对,认为应该走近路。 卢杞的理由很神圣,那就是——咱不能惊动先帝陵寝。 好吧!这个理由谁也无力反驳。 结果,援军不出所料地中了埋伏,援军死伤惨重、一举崩溃。 8 奉天城危在旦夕时,大军阀李怀光横空出世,打败叛军。 李怀光洋洋得意,这回立下大功,皇帝该封我大官了吧。 李怀光还口无遮拦地说,那个傻逼卢杞,我一直看不惯,很有意见。见到皇帝之后,要好好说道说道,查个底掉。 卢杞听到传闻之后,鬼主意又来了。 他劝说皇帝,李怀光的部队士气正高,应该乘胜追击,收复长安,就不要让他进城了。 皇帝圣旨到了城外的军营,李怀光当即炸了,摆出了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架势,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也反了。 9 逼反李怀光,算是卢杞最后一个整人案例了。 因为,在皇帝和李怀光的讨价还价的第一个回合中,卢杞就被当作筹码放弃了。 为了平息李怀光的怒火,卢杞被一撸到底,在第二年去世。 整人不成,引火烧身。 在卢杞下台的消息传开时,老百姓喜大普奔。 10 后来,皇帝和新宰相李泌闲谈的时候,说:“卢杞这个人挺好的啊,大家都说他是奸臣,我怎么一点也不觉得呢?” 李泌说:“大家都说,您却不觉得,这才是真的奸啊!” 11 突然觉得,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卢杞的影子,不寒而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