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338期【正道探索】李海林: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 正道语文mp2016-07-24 08:51:20

 弟朱三千 2016-09-26


http://learning.sohu.com/20160724/n460740407.shtml

第338期【正道探索】李海林: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

  李海林

“教学指向"还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表达。我常听课,听完课后我总是问老师:你这堂课想把一个什么东西教给学生?我总是附加一句话:你用一句话来说。照我看来能用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一个词)说出自己这堂课想要给学生的东西,至少说明教师本人是明白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的。很多老师这堂课教了很多东西给学生,这些东西一个个单独来分析,也都是可以教给而且应该教给学生的。但整个这堂课总觉得有些模糊,老师教得有点隔膜,学生学得不爽、不透彻,原因在于.老师对教学内容没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和表达。正像医生面对一个缺钙的病人,说了半天要吃这个要吃那个要注意这注意那,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统领”——补钙,最终病人没有明白你的中心意思是要他补钙.弄得不好还以为是要他补脂肪。当然如果同是医生,他一听就知道是让“补钙”,但一般人就不一定知道了。学生不正是“一般人"吗?同是医生也许不需要这种“纲领性表达”,因为他自己有这个“纲领性表达"的背景知识,但学生不正是没有这个,而我们不正是要给他这个吗?这里的问题是,医生说要吃这个要吃那个要注意这注意那,都是对的,都是必须说的,但缺少一个统领,一个“纲领性的表达”。而一旦缺了这个统领、这个“纲领性表达”,前面所说的那些东西就都是散的,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也可以做那样的理解,于是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也就变得不明确,老师教得就有点模糊,学生学得不透彻了。

例如我们这堂课,课文的层次该不该教?当然该教。但我们是在哪个意义上来教这一内容的呢?换一句话说,我们是用什么来统领它和其他内容的呢?我们当然可以说就是教层次,课文层次清楚,难道不也是应该教给学生的吗?问题是,这篇课文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层次清楚"吗?学生读这篇课文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层次清楚不清楚"吗?显然不是。课文语言的情感内涵该不该教?当然该教。但我们为什么要教这个东西呢?当然也可以说我就是教“语言的情感内涵”,不为别的。问题是,你选择这个内容,与你在课堂里教的其他内容有什么关系呢?一堂课,你教了A,教了B,教了C,然后你说这三样东西,是相互没有关系的,那这还是在教一篇课文吗?——问题不在于该不该教这些东西,而在于你用什么来统领它们,你教这些东西,最后教一个什么“总的东西”给学生.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个什么“总的东西”。这就是我说的“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表达”,也就是“教学指向”。一堂课,有没有一个“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表达”,教师能不能说出这个“纲领性表达”,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没有一个“纲领性表达”,是一堂课的教学效率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表征。

(王荣生教授曾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设计了一个评课的标准,最高标准是“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较高标准是“教学内容的现实化”,即“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较低标准是“教学内容正确”,最低标准是“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我再加一句,这个所谓“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以是否可以将教学内容“纲领性表达”出来为准。)

“教学指向"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作为“选择教学程序的基准”。“指向”是我们要走到的终点,这个终点悬置于远方,规定着课堂里师生当下的每一步。先做的事先说的话之所以先做先说,是因为它离“指向”在逻辑上比较远,后做的事后说的话之所以后做后说,是因为它离“指向"在逻辑上比较近。这堂课的“教学指向"是X,教学程序是A-B-C-D-E,一方面,X是A-B-C-D-E自然、当然、必然的成果,即教了学了ABCDE,就自然会有一个X的成果;另一方面,A-B-C-D-E的先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A之所以是A,当然是因为它与B的关系决定的,而A与B的关系,实质上是由A、B与X的关系决定的。X决定A在前,B在后。这就是“指向"的含义。我们观课评教的时候,常常说这堂课“思路清楚”“层次清楚"“节奏把握得好”“详略把握得好”,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教学指向"。只有“教学指向"清楚了,才有所谓教学思路、教学层次、教学节奏、详略安排的问题,才有评价这些问题的标准。我们是根据它们与“教学指向”的关系来作出这些判断的。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指向"的确十分重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学指向"是一个教学论的问题,但它的意义却涉及课程,甚至我们可以说它是联系课程与教学的中介。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直接转化;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它直接承续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实际上,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首先是教师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然后是将自己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转化为“教学指向”;第三步,根据这个“教学指向”的提示和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最后,在课堂内或延续到课堂外,学生实现这个“教学指向"。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学指向”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明言且传达给学生的.另一种是存于教师的心中。后面这种状态下.课堂里呈现的教学内容和程序是A-B-C—D-E,X并没有直接呈现给学生,但它在教师的心里.始终规范着教师对A-B-C-D-E的选择和把控。这个X在课堂背后起着关键的作用。

漫漫长路,感谢有您

  策 划:李华平

  编 辑:正道语文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万真真

  终 审:张贤洪 马 琴

  

  正道语文群是全国最大、最活跃的教育研究航母群,拥有7个区共12000多个成员,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团结、凝聚了全国300多名特级教师、语文名师、教研员、大学教授,他们和广大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一道“探索语文正道,坚守正道语文”。

   目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区、第六区已满员,欢迎您和您的朋友第七区59481947。

  亲,我们已错过了前世的牵手,也错过了今生的拥有,千万不能再错过做正道语文群友!

  扫一扫,您就进了正道!转一转,您的群商就得到了提高!

  如何关注:

  1.点击标题下方“正道语文”快速关注;

  2.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3.微信搜索“zhengdaoyuwen”或“正道语文”。

  正道语文:

  语文人,可以寂寞的耕耘,

  但不可孤独的行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