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教师论文,为了“不需要教”的“教”

 阅读与探究 2018-02-1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开创者,其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文章深入浅出,“重读叶圣陶”是第一届全国“正道语文”研讨会的主题.重读叶圣陶不是止步于叶圣陶,而是首先要读好叶圣陶.“不读叶圣陶,无以谈语文.”

——主持人:四川师范大学 李华平(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华平

经过十余年的实验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暴露出来,如小组合作的实效、导学案的实际价值、多媒体教学的负面影响等,都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其中,“教”与“学”的关系再一次引起人们的深度关注.在这个意义上,对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下称“叶老”)“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论断的正确解读,将成为破解“教”与“学”关系难题的一把钥匙.

一、“教”与“不需要教”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有些人对叶老的这一论断存在一定误解,似乎叶老更多地是在强调“不需要教”,强调“教”的目标指向性,即“为了不需要教”.这导致一些教师不在“教”字上下足功夫,而以“不需要教”作为遁词.特别是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学校常以小组合作展示的方式、导学案对答案的方式代替、放逐、取消教师的“教”.这样做的后果极为严重,课堂上学生的“浅学习”“假学习”形成一种表面繁荣.

实际上,叶老对“教”与“不需要教”的关系论述得十分清楚.我们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教”必须指向“不需要教”.叶老1962年提出:“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1977年为《中学语文》杂志题词:“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1978年他又进一步说明:“语文老师最要紧的是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入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一系列的论述,都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必须指向“不需要教”,即学生学会了读书、作文,以及听话、说话,不待老师从旁指点,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进行较高质量的口语交际活动.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种目标指向既是教学战略上的考虑——现在的“教”为了学生将来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的“不需要教”;也是教学策略上的考虑——今天的“教”为了后面较近一段时间的“不需要教”,甚至前半课时的“教”为了后半课时的“不需要教”.

2.“不需要教”必须立足于“教”.“不需要教”又有赖于教师切实到位地“教”;没有“教”的努力,就没有“不需要教”的良好结果.如果不在“教”字上下足功夫,“不需要教”的良好愿望就会落空.这样的现实教训是惨痛的.由于不重视“教”的作用,有的学校、班级小学六年下来,学生不会读书的占大多数;经过三年初中,学生长进仍然微小.由于不重视对“教”的内容的研究,三年高中的语文教学却仍然还在低水平地重复着小学、初中的内容,比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比如无休无止地字词听写,以应对高考试卷上的两个题目.由于不重视对“教”的方法的研究,学生所获的那点分数是靠时间、汗水磨出来的.在这诸种情形中,“教”的价值均无从体现,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教”的行为压根就没有发生过.常见的情况是,不少语文教师,不少人一旦离开教参,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竟然一筹莫展;面对试卷上的诗文阅读主观题,如果不看参 ,几乎不敢开讲.这都源于教师没有系统的“教”的观念,缺乏系统的“教”的语文知识(包括作为策略性、程序性知识的方法)体系的支撑.尽管上了一节节的语文课,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教”的落实,就没有教学效益.

实际上,叶老的不少论述既指明了“教”的目标指向,也告诉了我们“教”的基本要领:“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这里,叶老强调了“教”的重要意义与关键所在:“精要地讲”,“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老为了让教师们理解语文教学中“教”的特殊含义,还将“教”替换为另一个词“导”——“教师当然须教,而犹宜致力于‘导’.”在帮助教师实施“教”(“导”)方面,叶老做了很多切实工作,比如在阅读教学方面,他与朱自清合作撰写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为一般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提供示范;为了将阅读、写作打成一片,他与夏丏尊合作撰写了《文心》.

3.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重心在“教”.“不需要教”是“教”的目的,而这一目的的达成殊非易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见到明显成效的.平常教学与研究的重心应该是“教”,即由高质量促“教”逐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质变—量变—质变等叶老在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后,也明确告诉我们:“我以为学生既然要一辈子独自看书作文,语文教学就得着眼在这一点上,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打下这样的基础是研究的总题目.”打基础的工作就是教师的“教”,“教”是教学研究的总题目.这一总题目,当有不少分题目,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教”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谈“教什么”、“怎么教”的文章已经很多了,但对“教是什么”的论述则语焉不详.下文就重点谈谈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到底是什么.

二、什么不是“教”

要理解“教”,首先就要厘清教师的哪些行为不是“教”——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讲话、谈话、演说,并不一定都具有“教”的价值.有时候,教师说了一大堆话,自以为在“教”学生,其实“教”的行为压根就没有发生.

1.顺便提提的行为不是“教”.有些时候,教师在教某个知识点、能力点的时候,也顺便提提另一个知识点、能力点.这顺便提提的行为很具有迷惑性——任课教师常常有种幻觉,以为自己这个顺便提提的行为也是在“教”.有教师设计《涉江采芙蓉》一诗的教学,确定了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叙述视角”;但她还顺带提了一个新知识点“对写”.作为新知识点,是需要认真教的,顺便提提就不恰当了.因为,真正的“教”是一种指向明确、时间充分、有独立过程、有反馈机制的课堂行为.根据这一教学理据,该教师砍掉了“对写”,而锁定“叙述视角”,课也就上得非常精彩——集中、精粹、深透、饱满.

2.走马观花的行为不是“教”.课堂上教师的走马观花,常常被一些人误认为教学效率高或者说是“高效教学”,因为教师认为自己干了很多事情,学生也似乎跟着教师干了不少事情.这其实是个虚幻的错觉,课堂教学的效益不是以干了多少来判断,而是以学生掌握了多少来判断的.从学生真正掌握的角度来说,教师教的东西要尽可能集中、精粹,以提高教学的“聚焦度”.没有聚焦就没有力量,没有聚焦度就没有效益——没有深度,没有高度,也就没有“教”的价值.聚焦度高,就能够对准点位重锤敲打——打得火星四溅,打得霞光满天;打得心潮澎湃,打得泪流满面.聚焦度高的教学,教师才是真正在“教”,学生才是真正在“学”,一步一个脚印,甚至一步一个坑,一爪一个血手印,印象深刻,效果持久.

3.填鸭灌输的行为不是“教”.“教”不等于“讲”,那种一讲到底的填鸭式灌输,往往阻塞学生的思维通道.教师填鸭灌输,学生则处在被动听讲的地位,即使偶尔举举手答个问题,也不过是配角罢了——配合教师走完或精彩或无趣的课堂流程.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学”的愿望是无法落到实处的.这种教师直接主宰的课堂,教师的讲话行为也不具有“教”的价值.课堂教学必须彻底地贯彻启发式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牵着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要强制学生;要开阔学生的思路,不要包办代替.

4.自我表演的行为不是“教”.有些教师知识面与学术视野较宽,课堂上喜欢自我表演,或者表演自己解读文本的深度,或者表演自己见多识广,或者表演自己才艺出众.而学生只是观看教师表演的听众,或者配合教师表演的群众演员.有教师执教《愚公移山》,通过层层假设,“引诱”学生将愚公理解为“阴险、狡诈的阴谋家”——原来教师无非是要演绎一个自认为精彩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上,“教”的行为也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课堂教学中的主演应该是学生,教师是导演:导演不可越位为演员,尽管他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演员(拍影视剧时导演兼任演员的除外);导演不可误导演员,而要适时纠偏.

学生教室不雅视频:一语不和 学生教师上演全武行

5.教师旁落的行为不是“教”.在当前不少地方,盛行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所谓的“翻转课堂”,课堂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为主.这种展示型课堂,教师往往像一个旁观者,听任学生轮番展示,“你方唱罢我登台”,却缺少了教师必要的点拨与指导.课堂上教师行为的旁落,导致学生除了练胆子、练嘴巴以外,收效甚微,因为缺少思维能力的纵向运动与有效训练.在这样的课堂上,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教”,学生之间常常是青菜炒青菜、萝卜炒萝卜,炒来炒去,结果还是青菜、还是萝卜.

黑龙江索礼骂学生教师冯群超露面公开道歉 视频时长:02:09 黑龙江索礼骂学生教师冯群超露面公开道歉 播放:49640次 评论:10673人

三、“教”不是什么

从教与学的根本关系来说,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但在实际课堂上,有些教师常常不自觉地代替了学生的“学”,甚至阻碍了学生的“学”.

1.“教”:不是代替学生的“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应是真实发生的过程,教师的“教”就是要确保学生学习行为的真实发生.有些教师却在有意无意中代替了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在“省略了”学生思维的过程.表面上学生也在动口、动手、动脑,但却是缺少“思维含金量”的“虚假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这里,课标提醒我们,要注意防止三个“代替”:一是“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二是“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三是“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防止三个“代替”的目的就是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个体能够真实地、直接地、深度地与文本对话.解读文本,必须原汁原味地直面文本,不带任何未经验证的“先入之见”,老老实实潜进文本中,潜入语言文字的深处,去触摸每个文字的温度,琢磨每个文字的意蕴.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指出,那些未经验证的“先入之见”(即使十分正确)必须“悬置”起来,先放在一边,存而不论.若先就带着一个结论去读文本,读出的结论还是自己原来的观点,那又何必去读文本呢?宋代大学者朱熹对此早就看得非常透彻:“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见中来,如此,只是推广得自家意见,如何见得古人意思.”抱着一个“成见”(早就有的观点)去读文本,用这个“成见”去解释文本,并用文本中的话来证实自己的“成见”.这样一来,解读文本前已有这个“成见”,读过文本以后,还是这个“成见”,这个文本就失去了其独特的价值,唯一可用的价值就是作为引出解读者抛售“成见”的“引子”.遗憾的是,不少教师常常代替学生解读文本而不自觉.其主要表现是:

(1)教师用导入语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某特级教师教学纳兰性德词《长相思》这样导入:“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这里,该教师的导入语先入为主地告知了学生《长相思》的主题就是“乡愁”.而一首词的主题本应是需要学生经过认真阅读诗句,特别是抓住关键词语“乡心”“故园”获得的.

(2)教师用作者、背景介绍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文本的时候,有的教师一上课就介绍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学生也就似乎“懂得”了这个文本——教杨绛《老王》、巴金《小狗包弟》,就大肆介绍“文革”,学生就知道文本是在控诉“文革”了.这种“不读而懂”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痼疾,省掉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其实,学生也并没有真懂,只是在教师的作者介绍、背景介绍的暗示下获得了一个恍惚的结论.而这个结论离文本实际也许谬以千里.杨绛《老王》压根就不在控诉文革,而只是在表现作者自己的一种“愧怍”——当年的老王把她一家当作朋友甚至亲人,而自己却压根没把他当作朋友,更别说亲人.于是在老王去世后,渐渐觉得对不起老王.

(3)教师用图片、视频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多媒体手段十分发达的今天,不少教师上课喜欢用多媒体,声光电一起上场,以求取得“震撼”的效果.特别是公开课,一些教师不少时间都花在了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上了,却忽略了对学生解读文本时所面临问题的深入思考.上课时,讲到《安塞腰鼓》,就先播放一段数百人打腰鼓的视频;讲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展示一幅冰封雪飘的图片;讲到“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就展示一个人弯弓射大雕的图片(往往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射大雕来充当).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也举到过类似的例子,并进行了批评:

我曾经看过一个录像,教杜牧的《山行》.那个多媒体做得漂亮极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石径”顶端是白墙黑瓦的房子.整堂课,就是对着这幅画来讲.因此我就想,这首诗如果用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那多好啊!“白云深处有人家”,这“白云深处”是多少米呀?这完全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可我们的教学把这无限的想象定格在那么狭小的画面里,你们说这个多媒体起的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

于漪先生的批评非常到位,在学生还没有对文本有一个基本理解的情况下,就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会阻塞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多此一举,反而成为赘疣.

(4)教师用自身的个人感悟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教师的个人感悟既可能有益于教学,也可能给教学带来不良影响,发生“感受谬见”.也就是读者的自我意识在文本解读中恶性膨胀,用自己的感受或者观点代替了对文本本身的细读.因为解读者对于某个生活现象的个人感受、体验太丰富,就会淹没了文本,会阻碍对文本的解读——解读者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恰如一个离婚的女人给别人讲一个关于婚姻的电影,结果讲的不是那部电影故事,而是自己的离婚故事.

某特级教师教学《背影》,认为《背影》表现的是“生之背、死之影”,“背影”即“悲影”,这篇散文是在说“背的影是生命的虚幻,由背到影,生之背,死之影,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社会读者,用自己在某个人生阶段的独特感悟代替了对文本的解读.文学经典本来就能够让不同的读者在文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折射出某时某境的人生感悟.韩军关于“生与死”的生命感悟,其实不是来自《背影》,而是他年过半百的人生感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他此时思想的主线,于是他便作如此解读.这与《背影》何干?不过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他还把自己的这种个人感悟强加到学生身上,代替了学生的解读实践.在授课结束时,他以“朱自清短信”的方式,表明自己解读得正确,此时他扮演的则是朱自清的“代言人”——他不仅代替学生解读文本,更是向学生表明代替得很正确.

(5)教师用预设结果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教师在学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读首尾悟情感”.请问,为什么要学生“读首尾”?为什么不让学生从头至尾一段一段地读?“读首尾”是一种什么样的规律体现,这其实是需要学生理解的,而不能只是简单发出这样的指令.也有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读趣悟真”.这里教师要求学生“读趣悟真”就有个前提存在,本文就是表现的“趣”与“真”.而这个“趣”和“真”,学生理解到了吗?先于学生思考就提出“读趣悟真”,代替了学生理解文本的思维过程;学生只不过是演绎教师解读结论的道具.有教师在学生还没有真切感物体会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读出悲伤的思想感情,这种先于学生阅读文本的“悲伤”情感,也省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书非得来终觉浅”,没有了思维过程的学习,学生只是简单地获得了一个结论,或者只是被动地进行朗读体验.

其实,学生的成长是无人能够代替的,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也是无人能够代替的.教师可以指导、引领和点拨——方法的指导、价值的引领和疑难的点拨,但不能“代替”,不能越俎代庖地抱着学生跑到臆想中的高楼上.我们必须明确,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确保语文教学实现“教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基本任务的前提条件.

2.“教”:不是阻碍学生的“学”.客观上说,一切代替学生“学”的行为都会阻碍学生的“学”,只是程度较轻而已.而教师的有些教学行为则会明显地阻碍学生的“学”.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一文,赞美了孩子们天真纯洁的本性和他们活泼的创造力,对孩子天真纯洁的本性在现实中将会失掉而感到悲哀.有教师针对这一“失真”,设计了一个探究题:列举一系列现在孩子失去儿童天真本性的例子,探究现在的孩子是怎样失去“童真”的?在学生一番空谈之后,教师出示结论:是教育的局限和世俗的观念导致现在的孩子失去了儿童的纯真.这个探究题,是本文教学的一大败笔.学习散文,要“向内转”,要深刻体察、理解表现在文本中的作者思想感情;而不是急着“向外跑”,到文本外去胡乱探究一番——教师此处所举材料中的“失真”与“文本中的失真”压根不是一回事,教学中不能搞简单对接.课堂上学生空泛的谈论,占用了深入理解文本的时间,也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四、“教”是什么

教师怎样的“教”才能具有为了学生“不需要教”的品质?这需要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具有充分的正向促进作用,使“教学”真正具体为“教学生学”.

1.“教”:使学生有方向地“学”.课堂教学时间极为有限而宝贵,教师不能让 堂课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要有明确、正确的教学指向.“教学指向”是教学目标之所在——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能够走到哪里,也就是说最后学生学了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决定着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与情感、认识等方面的发展.“教学指向”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表达,“能用一句话(甚至一个短语,一个词)说出自己这堂课要给学生的东西,至少说明教师本人是明白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的”.一些教师一堂课拿了很多东西给学生学,这些东西一个个单独来分析,也都是可以而且应该教给学生的.但课堂上老师教得模糊、教得隔膜,学生学得不爽快、不透彻,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和表达,使得想教的那些东西像一堆散沙,无法形成合力,既可以做这样的理解,也可以做那样的理解.

2.“教”:使学生有条理地“学”.做事有条有理,是一个人思路清晰的表现.学生学习的效果、效益、效率,往往与是否学得有条理相关.叶老说:“能力的长进得靠训练,能力的保持得靠熟习,其间都有个条理、步骤,不能马马虎虎一读了之.”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学的条理性决定于教师教的条理性;教师教的思路混乱必然导致学生学的思路混乱.这需要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要经得起逻辑推敲,在一堂真正的好课中,教学环节不宜过多,主体环节以三个为宜;前一环节与后一环节之间往往具有不可逆反性(当然,在一些非线性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之间也具有可逆性).

教学环节的安排也需要从“教学指向”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指向”是教师带着学生经过一堂课甚至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所要走到的终点.在教学过程中,这个终点悬置于远方,规定着课堂里师生当下的每一步行为.先做的事、先说的话之所以先做先说,是因为它离“教学指向”在逻辑上比较远,后做的事、后说的话之所以后做后说,是因为它离“教学指向”在逻辑上比较近.这种逻辑上的远近关系,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环节和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学生有条理地学的基本依据.

3.“教”:使学生有方法地“学”. 蛮干与巧干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巧干就是讲方法地干.学生学得巧,需要教师教得巧;教师尤其要以教方法为己任.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既要“教教材”,也要“用教材教”.对于经典篇目,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有较熟透的理解和掌握,这可称为“教教材”;而对于更多的篇目,则需要“用教材教”.不管是哪种情况,教师都要把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如文本解读的方法.文本是读不完的,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渔”就是方法;掌握了文本解读方法,学生则可实现由此及彼的迁移,自主阅读更多的文本.这样叶老所谓“不需要教”才可能成为现实.从语文学习的任务来看,阅读教学中“教方法”是目的,一篇篇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正如叶老所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吕叔湘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就文本解读而言,文本形式是解读重点,文本内容主要充当载体作用——这是语文科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的地方.而对文本形式的解读,也是要揣摩作者写作文本的构思之巧、语言表达之妙.这里的“巧”“妙”,其实是从写作方法的角度来看的.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文本解读方法、文本写作方法.这需要教师有明确的课程意识,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认清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时候自觉以教方法为指归.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教方法,学生才可能真正地学方法.正如叶老所说:“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表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

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致力于“教方法”,而且在教学中也要讲究“教方法”的方法.作为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它当作陈述性知识来教.若作为静态的陈述性知识来教,会把活方法教死——教师教得死,学生则会学得死.如有的教师让学生背诵答题技巧就是一个看似聪明的笨办法.“书非得来终觉浅”,文本解读方法、文本写作方法都要在随文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进行,让学生真实地经历学习的过程;这方法需要教师示范,或者需要学生先去领悟教师再点拨;方法还需要运用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动态知识——文本解读方法要运用到文本解读的实践中,文本写作方法要运用到文本写作的实践中;实践的效果怎样,也需要教师有方法地进行指导、纠正;方法的实践运用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历练——读写历练不仅是课外的活动,课堂上教师也要给学生历练,当堂反馈,当堂纠正,当堂改善.“教方法”的工作在课堂上扎下了根,才可能实现从课内学习向课外读写实践的顺利迁移.

4.“教”:使学生有习惯地“学”.叶老指出:“必须使一切方法化为自身的习惯,那才算贯彻了学习国文的本旨”,“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养成了良好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直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将琐碎的日常生活语文化,实质是提升日常生活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要使学生有习惯地学,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涉及面很广,就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状况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尤其需要高度重视:

(1)自主预习的习惯.叶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预习:“要使学生尽量自求了解,在没法彻底了解的时候,教师才给他们说明,订正,补充.不作逐字逐句的机械讲解.”这个观点在实施新课程的当下,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就阅读教学,他还指出,教师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容易忽略处给他们指出,需要参证比较处给他们提示.当然,遇到实在搅不明白处,还是给他们讲解.”而对于学生通过自我努力能够“自求了解”的地方,则宜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去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预习不同于当前流行的“导学案”做法.那种教师提前编学案,学生课前做学案,师生上课对答案的“导学案”做法,是有悖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把一篇篇精美的文本转化成一个个考试题目,是多么倒人胃口的事情;此种做法降低甚至取消了教师“教”的价值——语文教师矮化成一个编习题、对答案的人,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2)比较研究的习惯.语文学习除了积累之外,还需要学生多动脑筋,多加揣摩.教师的“教”要促使学生动脑、揣摩.叶老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他的特性”;“普通话、方言、文言的语汇、语法、修辞格三方面,要随时从教材中提出实例,作彼此的比较研究.比较研究不必像专家那么细密,只要使学生养成这个习惯就成.”

教师的“教”还需促使学生将比较研究所得变成文字,将碎片式的思维转变成较为系统的整体思考,这就需要教学生随时作笔记.叶老指出,“要让他们认清,笔记不是教师向他们要的赋税,而是他们读书学习不能不写的一种记录”;“敷衍塞责的弊病必须从开头就戒除,每抄一条,每写一段,总得让他们说得出个所以然.这样成了习惯,终身写作读书笔记,便将受用无穷,无论应付实务或研究学问,都可以从笔记方面得到许多助益.”笔记,不仅是写在笔记本上,也包括记在所读之书籍、文本上,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圈、点、勾、画、批、注,也就是运用较为固定格式的符号和确有心得的文字进行记录.

(3)多读多写的习惯.多读多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所谓为了“不需要教”,就是指教师的“教”要指向学生自我的多读多写,也就是将课堂上教师所教之方法,广泛运用于阅读与写作.没有这种广泛运用,教师“教”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正如叶老所说:“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

叶老将“多读”意义上的“读”称为“略读”,与精心传授阅读方法、写作方法的“精读”相对而言.需要注意的是,“略读”不是“粗略的”阅读、“忽略的”阅读,而是指教师的指导“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学生仍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咀嚼”,只是“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学生的略读,也需要教师的指导.课内略读的指导,包括阅读方法的提示,阅读报告的审核,主持阅读讨论,订正、补充学生阅读报告、阅读讨论的不足;课外略读的指导,包括阅读分量的把握、阅读时间的安排——“分量不宜过多,必须顾到学生能用上的时间”,否则“学生阅读势必粗略,甚而至于忽略”.叶老建议,“每天的时间至多只能有半个小时”,“以利用暑假寒假最为适当”.

“多写”则是对教师所教写作方法的运用.叶老指出:“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一个写作的榜样.因此,教学就得着眼于(一)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积蓄,以及(二)作者用什么功夫来表达他的积蓄.这无非要使学生知道,胸中所积蓄要达到如何充实而深美的程度,那才非发表不可;发表又要如何苦心经营,一丝不苟,那才真做到了家.”而“多写”也不能一写了之,关键在于学生“多改”——教师的“教”务必使学生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共同修改的习惯、通过修改理顺思想的习惯,正如叶老所言:“教师给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每一处修改一定要说得出所以然.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使学生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看作一种思想过程.”

5.“教”:使学生有滋味地“学”.“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通过各种尝试与努力“使不想学的学生想学,使想学的学生持续地学”,有了这种种尝试与努力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要让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 ,教师就要把教学活动设计得有滋有味,就需要“综合考量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结合,以学生已有的认知(情感)状态为根据,考量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务求深入浅出,切忌枯燥乏味.恰如叶老所说:“宜为学童开发心灵,使他们视学习国文如游泳于趣味之海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调用,教学语言的推敲.教师尤其需要注意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以唤醒学生学习的梦想,感受学习的成功感,并从中受到鼓舞.

参考文献:

[1] 教科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朱熹.朱子语类(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赵毅衡.“新批评”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韩军.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下)——《背影》新解码[J].语文教学通讯,2012,(2/B).

[7]李海林.一堂课应该有一个教学指向[J].中学语文教学,2009,(11).

[8]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