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常识:形形色色的方志

 老刘tdrhg 2016-09-26

平日里,大家如果喜欢研究或者说想了解地方文化、风土、人物这方面内容的,可能会去购买《府志》、《县志》这一类书籍。事实上,近代以来,不光有县志、府志这些地方志,更出现了一些专业类别的如《纺织工业志》、《电力工业志》、《文联志》等等。其实,这一类命名以《某某志》的书籍,称之为方志。

国学常识:形形色色的方志

方志是指详细记述某一地域情况的史志,这些情况可以包括:地理、沿革、风俗、教育、物产、人物、名胜、古迹以及诗文、著作等各类情况。

方志的起源,说法不一,大致说来有两种主要的意见:一是方志起源于史,它是从古代史官的记述发展而来的,像 《周礼》中所提到的外史掌'四方之志',可能就是方志的源头;二是方志脱胎于地理学,如《尚书·禹贡》记载方域、山川、土质、物产、贡赋;《山海经》记载山川、形势、土性、怪异、古迹和道里之远近、物产之大概,皆具有总志的性质。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方志,一般认为,始于于《越绝书》。 东汉初期,会稽人袁康撰《越绝书》,记载吴、越两国的史地,这是一部具有方志性质的史学著作,在方志编撰史上有开创之功,被后世的很多学者视为中国方志的鼻祖,所谓'一方之志,始于《越绝》”。

国学常识:形形色色的方志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地方志体例、内容逐渐完备,数量也极多。总体说来,方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两类。最著名的总志,应该是元、明、清三代官方主持修撰的《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等,均以宏博见称。地方志,著名的有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宋敏求《长安志》、《河南志》等。

方志中,以省为单位的常称'通志'。体例上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总志式的,分一地为若干目,如《河南通志》;另一种是 '地方史'式的,立有纪、传、表、志、略、录等款,如《畿辅通志》。地方志中,除了州、郡、府、县志以外,元代以后,一些著名的山川、乡镇、寺观也多有志,如《庐山志》、《南浔志》、《灵隐寺志》等。

国学常识:形形色色的方志

方志分门别类,取材半富,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地方性、广泛性、资料性、时代性和连续性等突出的特征,是研究地方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