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案西医诊断:红皮病型银屑病。 中医诊断:白疕。 辨证:火毒炽盛。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泻火解毒汤。 药用:生石膏30g,生地黄30g,知母10g,栀子1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10g,白术10g,防风10g,蝉蜕10g,全蝎5g,生甘草10g,水煎服。 复诊:上方用7剂,潮红减轻,灼热感减轻,大便通。上方继续口服。 三诊:上方又用14剂,皮肤潮红面积缩小,色变浅,灼热瘙痒均明显减轻,二便通畅。继续口服。 四诊:上方又用21剂,潮红退,诸症消。上方继续口服21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患者全身皮肤潮红,脱屑,灼热瘙痒,属于红皮病型银屑病,由外用刺激性药物引起,证属火毒炽盛,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方中石膏配知母、甘草取法白虎汤,意在大清气分之热且保津;栀子、连翘重在通泻三焦火热毒邪;牡丹皮凉血;天花粉清热生津;蒲公英、紫花地丁侧重解毒;白术健脾益气;防风、蝉蜕疏风止痒;全蝎搜风通络;甘草解毒和中,调和诸药。 养血化湿验案 案1:车某,男,42岁。 主诉及现病史:两年前头部起丘疹,脱屑,继而,前胸后背均起丘疹,层层银屑,瘙痒,从点滴状丘疹融合成地图状。曾口服过激素类药物,停药即反弹,较前加重。 诊见:患者头皮有束状发,前胸后背已融合成地图状,颜色淡红,干燥,自觉瘙痒,咽干;舌淡红,苔少,脉沉细。 西医诊断:慢性寻常型银屑病(静止期)。 中医诊断:白疕。 辨证:血虚风燥。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息风。 方药:养血润燥汤。 药用:当归10g,生地黄10g,麦冬10g,天冬10g,胡麻仁10g,黄芪20g,土茯苓20g,大青叶10g,荆芥10g,蝉蜕10g,全蝎5g,白术10g,炙甘草5g,口服及外洗。 ![]() ![]() ![]() ![]() ![]() ![]() ![]() ![]() ![]() ![]() ![]() 素材:网络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