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鼠年话鼠]鼠诗与鼠联,“鼠不尽”文化

 老刘tdrhg 2016-09-26

鼠诗与鼠联

 

老鼠与人类生话息息相关,古时不少骚人墨客为鼠撰文作联,题诗做赋。

早在《诗经》中,就有《魏风·硕鼠》。《山海经》中有《耳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唐鼠》。此外,《尔雅》、《庄子》、《尚书》都有鼠的记载。唐代柳宗元的《永某氏之鼠》、清代蒲松岭的《大鼠》、袁枚的《鼠胆两头》等都是鼠文名篇。

晋代郭璞《硕鼠赞》:“五能之鼠,技无所执。应气而化,翻飞鴽集。诗人歌之,无食我粒。”“诗人歌之”指《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郭璞还作有《鼮鼠赞》:“有鼠豹彩,厥号为鼮。汉朝莫知,郎中能名。赏以束帛,雅业遂盛。”此诗记述了“皇帝问鼠”的故事。据《河南府志》载,有一次,汉武帝在灵台设宴,有人捉到了一只豹纹鼠。皇帝问群臣这是什么鼠?群臣一时语塞。郎中窦攸说:“这叫鼮鼠,《尔雅》有记载。”皇帝命人查阅,果有记载,于是就赏赐窦攸一百丈绢。

唐代曹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以鼠喻入,活画了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明代龚诩《饥鼠行》:灯火乍息初入更,饥鼠出穴啾啾鸣。啮书翻盆复倒瓮,使我频惊不成梦。狸奴徒尔夸衔蝉,但知饱食终夜眠。痴儿计拙真可笑,布被蒙头学猫叫。老鼠夜盗扰人,饱食终日的宠猫在酣睡,稚童用被蒙头学猫叫,多像一幅生活风情画。

有一次,南宋词人李清照偕丈夫赵明诚应邀参加乌老寿星的寿宴,席间应众人之请,即兴合作一副寿联:“乌龟方姓乌,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老鼠亦称老,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鼠姑为牡丹别称。此联巧嵌乌老,立意精巧,幽默风趣,众人无不喝彩。

清代翰林尊称“老先生”。一次,某翰林拜会浙江乌巡抚。乌巡抚出联嘲道:“鼠无大小皆称老。”那翰林不甘示弱,脱口反讥:“龟有雌雄总姓乌。”虽然此联出言不逊,但巧思工整,令人捧腹。明未清初,一批故臣戴上了红顶子。福建屠夫徐英一气之下,便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鼠因粮绝潜踪去;犬为家贫放胆眠。”深刻叽讽,剔骨见髓。

古时两秀才常作对互误。一天夜晚,两人借住农家,见老鼠偷食蚕茧,一人笑吟:“鼠窃蚕茧,浑如狮子抱球乐。”另一人对曰:“蟹入鱼罾,恰似蜘蛛结网忙。”语出自然,诙谐风趣。

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鼠的生动成联与歇后语。著名的成语有鼠目獐头、鼠雀之辈、鼠目寸光、鼠肚鸡肠、投鼠忌器、首鼠两端、两鼠斗穴、猫鼠同眼、贼头鼠脑、蛇头鼠眼、抱头鼠窜、胆小如鼠、稷蜂社鼠等。歇后语有猫哭耗子,假慈悲、老鼠出洞,东张西望、狗逮耗子,多管闲事、老鼠吃猫,怪事一桩、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耗子碰上猫,有命难逃、老鼠偷猫食,提心吊胆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