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家曹兴诚|一定要跟靠谱的古董商打交道!

 荷锄带月K 2016-09-26

  
商 形卣


三彩天王



戰國 錯銀牛鎮子



元朝 青花牡丹紋葫蘆瓶


 

  今年春拍,香港邦瀚斯推出了“溫玉物華——思源堂藏中國玉器”專場,由於精品薈萃而備受人們關註。最終,這批古玉中有壹部分花落中國臺灣著名收藏家曹興誠之手。


  在前英國蘇富比主席James Stourton出版的《Great Collectors of Our Time》壹書中,曹興誠入列1945年以來當代最偉大的壹百名收藏家,也是進入這份大名單的僅有的三位華人收藏家之壹。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涉足藝術品領域以來,曹興誠的收藏涵蓋了古玉、青銅器、瓷器、書畫、佛像等多個文物藝術品門類,數量達到幾百件。2014年,曹興誠還為“皿天全方罍”(簡稱“皿方罍”) “身首合壹、完罍歸湘”做了大量的幕後牽線工作。


  近日,曹興誠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遠程採訪,分享了他在幾十年收藏歷程中獲得的寶貴經驗。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江粵軍


  一定要跟靠谱的古董商打交道


  广州日报:听说您是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投身收藏的?当时有什麽机缘巧合吗?还是因为家学渊源?


  曹兴诚: 是的,我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收藏了,其机缘是送礼。有位朋友喜欢古玉,于是我打听到一家古董店,买了块据说是宋代的玉环送给朋友。那位古董店老板也说服了我买了另外三块玉,说是商周的。我有了这三件实物以后,很自然地就研究起来了,结果发现,这三块玉都是赝品。后来我继续研究,发现那家古董店裡的所有东西,无论古玉、瓷器,全都是现代工场生产的,一件真的都没有。后来我退还了买的东西,并没交学费,却把戒心跟基本的眼力培养出来了。


  广州日报:今年香港邦瀚斯春季拍卖推出了“温玉物华——思源堂藏中国玉器”专场,共上拍了73件玉器,上至新石器时代,下到清朝末年,听说您也拍下了一些,主要是哪个时间段的?在玉器收藏上,有的人会忌讳出土品,更看重传世品,您对此怎麽看?


  曹兴诚:2016年有不少兼具真、精、稀的古玉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市场上,引起行家和藏家的竞逐,是古玉市场上多年来少见的盛事,足以証明隻要去除了真伪争议,古玉还是有众多爱好者的。我当然也趁著这个难得的机会,加强了我的古玉收藏阵容。


  许多人对出土文物有忌讳,对收藏家来说,这是好事而非坏事,因为如此一来市场比较冷却,价格不会暴涨,我觉得很好。


  广州日报:您所收藏的品类都比较高古,青铜器也是您收藏中非常重要的门类,是什麽激发您对青铜器的兴趣?


  曹兴诚:自从对古玉有了研究以后,我就慢慢走上古玉的收藏之路。因为市场上假货充斥,真货极少,所以能收藏的件数不多。后来我碰到一位有信誉的香港青铜器古董商,经他的介绍,我又开始收藏青铜器。这时我了解到,跟正牌、老牌的古董商来往很重要。像日本的正牌古董商都希望能跟客户家族维持不隻一代的买卖关系,所以注重诚信、有专业知识。这样的古董商手上才有真东西,可以帮收藏家培养真眼力。后来我收藏东西都先研究谁是正牌古董商,对不靠谱的人我基本上不来往。


  广州日报:那您后来还遭遇过赝品吗?您是如何来提高自己的鉴别鉴赏能力的?


  曹兴诚:收藏过程中接触到赝品很自然,但因为我从一开始就小心翼翼,遵循多看少买的原则,所以可说没上过当。即使东西买下了后来发现有争议,我也都能退回。这就是跟正牌古董商和拍卖公司来往的好处,对方是肯负责任的。


  至于培养鉴赏能力,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多比较。打个比方说,如果有人要仿冒我们家人的声音打电话骗钱,我们很容易就拆穿他,这是因为家人的声音我们都听惯了,所以不会被骗。同样的道理,我们看惯了真东西、好东西,就不容易被假货蒙眼。这个原则适用于收任何东西。


  今天有不少人,上了很多课,读了很多书,也常去博物馆见习,可是收藏的东西竟然全是假货!为什麽会发生这种情形呢?其原因是他们太重视技术面,不了解文物是有个性的。王世襄先生鉴别家具真伪,主要是看“气”﹔实际就是看个性和气质。个性、气质是抽象的,不易仿冒,因此可以在鉴定上发挥作用。


  促成皿方罍器盖合一


  青铜器的美学价值有待重视


  广州日报:能谈谈2001年您看上了皿方罍时的心境吗?和外国买家竞拍落败是否会沮丧?后来又是如何幕后促成其“合璧”的?


 

  曹興誠:2001年皿方罍在紐約拍賣的時候,我在臺北,並未親眼看到它,只是憑著照片拍。


  我原想如果拍到了皿方罍,就可以跟湖南博物館商量,讓其蓋、身合體到各地展覽。將來門票收入能讓我收回壹半成本,我就把皿方罍的身子捐給臺北“故宮博物院”。可惜當時拍賣價格節節升高,超出了我的預算,隻好作罷。我認為古文物跟人是有緣分的,緣分不到就收藏不了,所以隨緣就好。


  2014年,佳士得公司在紐約再度拍賣皿方罍,我就呼籲中、外藏家不要競標,讓中國公立博物館跟佳士得公司直接議價購回。


  我呼籲的重點是讓蓋身合壹,尊重文明遺產的完整性。這是全世界普遍認同的價值,外國收藏家會認可的﹔本國收藏家則主要由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董國強董事長去協調大家別來競標,最後終於促成皿方罍身子的回歸,恢復其完整的雄姿,真是值得高興。


  广州日报:在您看来,青铜器的价值是不是还没有被中国收藏家充分重视?


  曹兴诚:中国青铜器目前确实不太受到收藏家重视,其中一个原因是,青铜器的拍卖受到限制,使得收藏家不易脱手变现,这对收藏是一种打击,所以收藏者比较少。


  另外一个原因,我想是大家都过度重视青铜器的文献和考古价值,不太去研究青铜器超越时空与文化的美学成就,以至于隻重视铭文,忽略了它的观赏价值。


  广州日报:您促成了皿方罍的回归,那您又是怎样看待中国古代艺术品流失海外的呢?


  

  曹興誠: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流到國外,都受到珍藏、研究和展示,比在國內受到的重視程度高﹔同時也讓中國文化在國際上得到發揚和敬重,可以說是流而未失、光耀其祖。


  目前中國古文物的價值正在遭受全面性打擊。我們可以看到現代工場制造的贗品到處充斥,不僅塞滿了私人博物館,汙染了大部分的拍賣,還不斷想攻陷諸如大學等學術機構,甚至公立博物館都不時有以假換真的調包弊案發生。如果任由這樣發展下去,中國古文物會跟欺詐虛假畫上等號,從而遭到公眾厭棄,其價值自然也就壹落千丈。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中國古文物留在海外,其真偽不受懷疑,可以作鑒定真偽的參考,發揮“禮失而求諸野”的作用。


  文物最好在藏家间流转 也不排除捐赠博物馆


  广州日报:您认为投资欲望使得不少藏家隻关注清三代官窑瓷器,您也收藏瓷器,主要建立什麽样的线索?是不是最认可宋瓷美学?


  曹兴诚:我认为江山代有人才出,每一朝代都有值得收藏的文物,其关键要看有无创新。清三代的珐琅彩是当时的创新,当然很值得收藏﹔但是乾隆仿古的东西,就没什麽意思了,也许制造技术比前人进步了,但缺乏个性,就成了死东西。


  宋代瓷器,要跟茶文化和禅文化一起来欣赏,才能体会其妙。茶文化讲究淡中有味、低调隽永﹔禅文化则提倡朴素自然、不事做作。能反映这样“个性”的宋瓷,通常能“点亮”并“安抚”环境,创造出“笑亦不争春”的意境。


  广州日报:您很重视博物馆藏品能够与观众见面,您自己的藏品会不断出借展览吗?对借展您有什麽要求?


  曹兴诚:我对藏品展出抱著比较被动的态度,因为东西移动,总有破损或遗失的风险。过去有博物馆请我做个人展览,我都婉谢了,就是觉得风险太高。至于提供小部分藏品去参加具水淮、有主题的展览,我是乐意的。


  广州日报:您是否也收藏西方艺术品?对今天大陆藏家方兴未艾的西方油画收藏热潮,您怎麽看?


  曹兴诚:我认为真正的艺术品,不受时空、地域、文化的限制。相反的,能把古今中外的艺术品摆放在一起相互对照辉映,特别有意思。所以我也收藏西方艺术品。


  大陆藏家收藏西方油画等艺术品是非常值得鼓励的。这个能让古今中外的艺术加强对照比较,更能突显许多中国文物在艺术上的伟大成就。


  广州日报:您说您愿意让藏品慢慢流到其他藏家手中,那会是以上拍的方式吗?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对接手藏家您会不会比较挑剔?您曾表达过文物艺术品在公立博物馆展出的几率很小,所以您不会优先考虑捐赠给国家文物机构?


  曹興誠:我認為最能保護文物的,是深愛文物的人﹔而肯花錢去買文物,當然就會盡力去保護文物。所以,文物在收藏家之間流轉,不僅可以有效保護文物,還能發揮文化傳承、散播的作用,比捐贈給博物館然後長期被打入冷宮要好得多。


  話雖如此,我並不完全排斥捐贈給公立博物館。譬如臺北“故宮博物院”陶器館的壹對西漢景帝時期的陶豬,壹公壹母,就是我捐贈的。它們是我在紐約的拍賣會上拍下來的。有壹次聽到當時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女士感嘆陶器收藏薄弱,於是我就捐贈給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盡管這對陶豬當時的拍賣價格不太高,卻是中國美術史上很重要的作品。因為中國美術在秦漢以前不太重視寫實,而更註重寫意和創意。例如商周青銅器上常見的饕餮紋就是創造性的、寫意性的。這當然就引起了壹個疑問,就是中國古代藝術家到底有沒有寫實能力?這對陶豬雕塑得栩栩如生,形神兼具又簡練有力,顯示出高超的寫實技巧,証明古代中國藝術家是有寫實能力的,只是更重視寫意,這當然也是應了祭祀和禮器的需要。


  曹兴诚


  1947年出生,著名收藏家,新加坡籍华人企业家,联华电子前董事长,中国台湾科技界名人之一。


“我收藏东西没有什么“犀利”的眼光,用的倒是糊涂的、“恋爱”的眼光。有些文物,让我为之神迷,所以“被迫”收藏。艺术收藏的人,你的报酬就是收藏本身。你还想赚钱,就是有点非分之想。你娶个太太,一生在一起,你觉得很幸福。你还会想,以后可以卖掉赚钱?”

——曹兴诚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属:广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