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名著里的真真假假?

 中原高考678 2016-09-26


生活中太多的假劣伪冒产品,而在我国的四大名著小说中也能看到真假,有真假必有矛盾,有矛盾才有戏剧冲突,小说情节才这般曲折离奇,才能好看,吸引读者的注意。

在《三国演义》中有刘备三顾茅庐,每次去都能遇见一个神彩不凡之人,却皆非卧龙。第一次见到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那时刘备认为此必卧龙先生也,急下马向前施礼,结果此人说是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第二次是漫天大雪之时,听到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下马入店。见二人凭桌对饮:上首者白面长须,下首者清奇古貌。二选一总得有一卧龙先生,结果二个人都不是卧龙,分别是颍川石广元和汝南孟公威。知道第三次刘备才算见到卧龙本尊,书中怎么说,只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伦家小时候看的是唐国强版本的诸葛亮,那时候觉得唐国强不愧年轻时候是奶油小生出道的,这个诸葛亮实在是卖相十足,仙一般的人物。没有前面那些人物的铺垫,怎么看得出诸葛亮的范啊。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里的真真假假?

其实除了《三国演义》,在另外三部名著中都出现过真假之分。《水浒传》有“真假李逵”的故事,出自《水浒传》中的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着名的好汉之一,手拿两把板斧那时江湖上的招牌。由于李逵为解救在浔阳楼题“反诗”而险被处斩的宋江,在江州大闹法场,一时名声大振,大宋朝几乎妇孺皆知。于是一些不法之徒就借着他的名号,干起了打家劫舍、欺凌百姓的罪恶勾当。

一个名字和李逵相近的匪徒李鬼,就自称为李逵,在李逵的家乡沂岭境内拦路打劫、弄得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都以为是李逵所为。说来也巧,一天,李鬼正在山路上等过往的行人,恰好碰见了要回家接老母亲上梁山泊的李逵。结果可想而知,真假李逵交锋,假的就是假的,实在是不堪一击,几个照面,李鬼就被李逵轻松制服。由于李鬼苦苦的哀求李逵说自己还有一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照料,并信誓旦旦表示要痛改前非,绝不再做强盗害人,心慈的李逵就放了他。可李鬼却狗改不了吃屎,竟然利用李逵到他家歇脚机会,在李逵的菜里下麻药,想把李逵交给官府请赏,幸好被李逵识破,最后成了李逵的刀下之“鬼”了。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里的真真假假?

《西游记》中也有真假美猴王,出自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真假之争,是从地上打到天上,无论是金箍棒,还是念紧箍咒,是唐僧还是观世音,都无法说出孰是真,孰是假,结果还是闹到如来这里,如来的确是法力广大,一眼就看出真假,人家还能说出一二三四,可给我们好好科普了一下,方才知道这个世间灵猴就有四种是来历不凡,可惜的是六耳猕猴终究被大圣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当然也有人说这个假美猴王是孙悟空的心魔所花,一棍打死,正所谓铲除心魔,一心取经,无论说法是否有据,却也姑妄听之,信之。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里的真真假假?

《红楼梦》是最为玄妙的,书中不可思议的出现了两个“宝玉”:贾宝玉和甄宝玉。这两个宝玉不但相貌酷似,而且从小性情亦十分相同,“一味的诚实,从小儿只管和那些姐妹们在一处玩”,更为奇怪的是,都做过一个谒访“太虚幻境”的梦。其中贾宝玉系书中主人公,甄宝玉在与贾宝玉会见之前,书中皆是虚写,似是无关紧要,只是在《红楼梦》最后结局才出场和贾宝玉见过一面,且话不投机,两人貌似神离,一个出家当了和尚,一个考中举人走向仕途生涯。对这两个人物的塑造,曹雪芹是出自什么本意呢?俞平伯在《读红楼梦随笔二则》中说:“如甄贾宝玉,一式无二,即《西游记》之真假悟空也。”也许正如书中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通本小说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他也不会浪费笔墨写一个无关要紧人物,如果是真宝玉是神瑛侍者,是要偿一世的情缘,那么假宝玉是世俗的,他是要还今生的因果,可惜我们看到的红楼已经失去后四十回了,不然那个“青埂峰下重证前缘;警幻仙姑归揭情榜”,的的确确是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