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读书会】”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流着眼泪读着书

 李功随 2016-09-26





 
点击上方“校长会” 可以订阅哦!

在这里观察学校

在这里理解学校
在这里建设学校

“校长会"凝聚全国教育精英,提炼中国教育智慧,与您一路同行!

 





泪水在流淌……流泪实际上是一种能力,是我们的灵魂仍然能够感动的标志。
——彭程


1


流着眼泪读书,似乎是小女人的专利。然而,我常常例外。


边流眼泪边读书,最后一次读的是哪本,已然没有确切的记忆了。


是读张晓风散文《我交给你一个孩子》,为普天下母亲的那份深沉的爱?


是读树儿的网文《疯娘》,为那个疯疯癫癫但依然洋溢母性光辉的疯娘?


是读张洁的《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为女儿失去依靠后的悲痛欲绝?


是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为命运无常的扼腕,为人生离散的痛楚?


是读余华的《活着》,为亲人们一个个无情地离开人世的满心悲怆?


是读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为爱到深处的由爱生恨?


还是一次次阅读《红楼梦》……


都对,但仿佛都不对。真的记不起,最后一次流泪的阅读,是什么时候了。


2


今天,不经意间,我又一次流泪了,读着书的时候。


这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春日的农庄里,明媚的阳光白亮亮地打在身上。一帮孩子和母亲们在烧烤。


树荫下,我打开《亲爱的安德烈》,走进龙应台和她儿子安德烈的内心世界。


不只一个朋友说,这本书极好,好到不需要任何推荐的理由。我信,因为朋友的书品。


读着,读着,我被吸引住了,深深地被吸引住了。


吸引我的唯一理由,这是一本极其真诚的书。没有说教,没有遮掩,两颗真实的灵魂在真诚地诉求。


一个知性的中年母亲,面对着自己曾经熟悉但又陌生的18岁的在异国长大的儿子,敞开心扉,像朋友一样地探讨人生;一个自以为长大,也正在长大的德国青年,三分调侃,二分幽默,五分认真,像成人一样地与熟悉而陌生的母亲对话。


话题无所不包。信仰,阶级,国家,家庭,责任,职业,情感,友谊,失恋,困惑,抽烟,喝酒,理想……


讶异于安德烈的率性而大胆的表述,钦佩于龙应台率真而深刻的探讨。


仿佛是很自然地,读到第27封信《给河马刷牙》的最后,泪水悄悄地溢出眼眶。


安德烈对妈妈说,说他将来有可能是一个平庸的人。试探地问母亲,能否容忍他的平庸。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这样对安德烈说:


“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中,什么样的工作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假定说,横在你眼前选择,是到华尔街做银行经理,或者到动物园做照顾狮子、河马的管理员,而你是一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认为银行经理比较有成就,或者狮子、河马管理员的‘平庸’。每天为钱的数字起伏而斗争,很可能不如每天给大象洗澡,给河马刷牙。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利,而只是为自己找心灵的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这段文字有让我流泪的魔力。


这一瞬间,我心底最柔软的哪根弦被触动了?


是否,我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想起了做父母的我们为了让他优秀,给他一如既往地补习英语,让他曾经学画画,学书法,学电子琴?


是否,我想起了假如儿子问我同样的问题,我能否像龙应台女士回答得那样豁达而从容?


是否,我想起了,小的时候,母亲也曾经对我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像你爹一样种田多辛苦?


是否,我想起了普天下多少个儿子与女儿,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而母亲几乎千篇一律地回答,孩子,你一定要有出息……


也许我想了很多,也许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流泪,在读到这样的句子的时刻。


3


阳光继续明媚。


孩子们玩够了,母亲们烧烤也该结束了。踏上归程。


而我,还没有从书中走出来。


我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沉浸在悄然流淌的眼泪中。


想起了,土耳其古典诗人玉外纳的诗:“当大自然把眼泪赐给人类时就宣布他们是仁慈的人。心慈是人最美好的品性。”


也想起了学者彭程在《流泪的阅读》一文中写的“泪水发源自人性中最深沉、柔软的部分,是对人生苦难最强烈的感知和怜悯,是对世界的残缺和不公的刻骨铭心的感觉,也是对至善至美境界的向往,是爱的无声的语言。”


为什么会流泪?因为心灵深处,我们还有着最深沉,最柔软的部分。


为什么会流泪?是质朴而真诚的文字中流淌着的对苦难人生最强烈的感知和怜悯,直抵我们内心。


“‘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


龙应台对儿子说的这番话,一次又一次地浮现我脑际。


是的,不可否认,这世上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出类拔萃,都希望孩子长大后出人头地。表面上看,似乎这希望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更多地,是父母虚荣心所系。孩子是父母手中的一张可以炫耀的牌,儿子或女儿有出息,就是自己打了一张荣耀的牌。至于这张牌自己是否开心,是否愿意,父母很少去思考。


想起了钱穆在《晚学盲言》中述及“人生应历三阶程,一为对物,二为对人,三为人对己,即对心。如原始人出外渔猎,求取食物,此为第一阶程:人对物。渔猎有获,归其洞窟,男女老幼,相聚群居,此为第二阶程:人对人。在此第二阶程中,有其喜怒哀乐,此为第三阶程:人对心。第一阶程为维持生命之手段,第二阶程乃真实生命,第三则为生命之深入与光辉。”


按钱先生的论述,我们芸芸众生,似乎终其一辈子,都在走第一和第二阶程。“有出息”、“不平庸”,彰显的是一种优越感。其一,无非是为了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这是“人对物”的优越感;其二,更多地是为了显示在“人对人”的优越感,以证明自己混得不错。细究起来,这恰恰是忘记了人生之最高阶程,亦即忘记了“人对己”。为了第一第二阶程的成功,很多人甚至可以痛苦一辈子,蝇营狗苟地压抑一辈子!“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别人而痛苦一辈子,我们似乎对得起任何人,但恰恰最对不起的,是‘自己’!


敬佩龙应台女士,因为她已抵达钱穆说的“人对心”的境界。然而,这种境界,有多少人能达到呢?至少目前,我还难以像龙应台一样如此豁达地对自己的孩子说同样的话。因为,我有着世俗的虚荣,有着欲望的挣扎。唯其如此,才会在读到一个母亲如此清醒而明澈的话语时,悄然流泪。


眼泪既为作者而流,也为自己而流。


“对于作品和作者,读者的泪水是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而对读者本身,也是一种自我的确证,表明他依旧拥有质朴健全的人性。”


彭程的话,让我释怀,不再为流泪而难过。


(写于2009年春,改于2016年9月25日晨)

来源:祖庆说

主编:王洋

微信号:

18500644716 

编辑: 龚学成 

周上力


校长会宗旨:做国内最专业的学校整体提升智库机构和最好的优质学校教育智慧传播平台!

商务合作: 18500644716

投稿邮箱:200652005@qq.com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校长会”。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编,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