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国家药品标准:①《中国药典》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简称部颁标准) 2.地方药品标准:①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②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 3.法定药品标准: ①《中国药典》,②部颁标准③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 2015-07-02 08:42:35 凡例小考点: 《中国药典》凡例内容: (1)名称及编排。 (2)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标准品。 (3)精确度。 精确度:指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 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 如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 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 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 称取“2.0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试验温度:应以25℃±2℃为准。 ![]() 2015-07-03 08:42:36 性状鉴别中的重点内容---药材 (一)药材性状特点:党参根顶端具有的瘤状茎残基术语称“狮子头”;防风的根头部具有的横环纹习称“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鉴定术语称“马头蛇尾瓦楞身” (二)断面特征:①“菊花心”是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细密的放射状纹理,形如开放的菊花,如黄芪、甘草、白芍等;②“车轮纹”是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形如古代木质车轮,如防己、青风藤等;③“朱砂点”是指药材断面散在的红棕色油点,如茅苍术。 断面还可以反映出异常构造的特征,如大黄的“星点”(髓部异型维管束); 牛膝与川牛膝的“筋脉点”(同心环点状异型维管束); 何首乌的“云锦状花纹”(皮部异型维管束); 商陆的“罗盘纹”(同心环型异型维管束)。 (三)水试: 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 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 葶苈子、车前子等加水浸泡,则种子变黏滑,且体积膨胀; 小通草(旌节花属植物)遇水表面显黏性; 熊胆粉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 哈蟆油用温水浸泡,膨胀度不低于55 (四)火试: 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有油状物流出,灰烬白色; 海金沙火烧有爆鸣声且有闪光; 青黛火烧产生紫红色烟雾。 ![]() 2015-07-06 08:47:47 性状鉴别中的重点内容---饮片 切片的饮片可分为外表面和切面 (一)外表面:呈鳞片状剥落,如苦参饮片;根茎类饮片如黄连、石菖蒲、香附等的饮片外表面有环状横纹、须根及鳞叶残痕。 (二)切面: 1)特点①“菊花心”,如黄芪、甘草饮片②“车轮纹”,如防己、大血藤饮片③黄芪、板蓝根、桔梗饮片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习称“金井玉栏”④切面中心显小木心,如麦冬饮片⑤散在的筋脉点,如莪术饮片 2)异常结构:如牛膝、川牛膝饮片切面上显同心环状排列的筋脉点;商陆饮片由多层同心环构成“罗盘纹”;何首乌饮片皮部显“云锦状花纹”;大黄根茎饮片髓部显“星点”等。 3)狗脊、绵马贯众的饮片叶柄基部分体中柱环列,紫萁贯众饮片叶柄基中柱“U”字形。 4)饮片切面上显“针眼”,如川木通、鸡血藤饮片;切面显层状结构,如黄柏、秦皮饮片 5)分泌组织:如人参、三七、西洋参具树脂道,饮片皮部具棕黄色小点;苍术具大型油室,饮片显“朱砂点”;鸡血藤具分泌细胞,饮片皮部有树脂样红棕色分泌物。 6)断面状态: 以薄壁组织、淀粉为主的饮片折断面一般较平坦,如牡丹皮饮片;含纤维多的饮片具纤维性,如厚朴饮片;含石细胞多的饮片呈颗粒性,如木瓜饮片;纤维束或石细胞群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即有硬韧部与软韧部之分,饮片常现层状裂隙,可层层剥离,如苦楝皮、黄柏的饮片;木类中药主要由木纤维组成,质硬,饮片折断面常呈刺状,如沉香、苏木的饮片;含淀粉的饮片折断时粉尘飞扬,如山药、川贝母饮片;含硬橡胶的饮片折断时有白色胶丝,如杜仲饮片。 7)气味:牡丹皮、徐长卿饮片所含的牡丹酚有特殊香气;香加皮饮片中的甲氧基水杨醛等成分具奶油话梅样香气。 ![]() 2015-07-07 08:41:32 显微鉴定----细胞内含物鉴定和细胞性质检查 (1)细胞内含物鉴定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用醋酸甘油试液装片,置偏光显微镜观察,未糊化淀粉粒有偏光现象;已糊化的无偏光现象。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Ⅲ试液呈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加90%乙醇,脂肪油不溶解,挥发油则溶解。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呈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产生;加硫酸溶液(1→2),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针状硫酸钙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2)细胞壁性质检查 ①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1~2滴,稍放置,加盐酸1滴,因木化程度不同,显红色或紫红色。 ②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Ⅲ试液,稍放置或微热,呈橘红色至红色。 ③纤维素细胞壁:加氯化锌碘试液,或先加碘试液润湿后,稍放置,再加硫酸溶液(33→50)显蓝色或紫色。 ④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无变化。 ![]() 2015-07-09 08:49:22 回复#10楼zhuyouhao的帖子 不客气哦一起学习,希望都能考过 前四章的内容在另外的帖子中,您可以参考哦 http://bbs.med66.com/forum-266-246/topic-1920339.html 加油吧! ![]() 2015-07-10 11:18:07 理化鉴定--重点内容 膨胀度测定:主要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和半纤维素类的天然药品。《中国药典》规定,车前子膨胀度不低于4.0;哈蟆油膨胀度不低于55;葶苈子膨胀度南葶苈子不低于3,北葶苈子不低于12。 显色反应:马钱子胚乳薄片置白瓷板上,加1%钒酸铵的硫酸溶液1滴,迅速显紫色(示番木鳖碱),另取切片加发烟硝酸1滴,显橙红色(示马钱子碱)。甘草粉末置白瓷板上,加80%硫酸1~2滴,显橙黄色(示甘草甜素反应)。 泡沫反应和溶血指数的测定:含有皂苷类的中药,例如猪牙皂。 微量升华:薄荷的升华物为无色针簇状结晶(薄荷脑),加浓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许,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蒸馏水1滴即变紫红色。牡丹皮、徐长卿根的升华物为长柱状或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斑蝥的升华物(在30℃~140℃)为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加碱液溶解,再加酸又析出结晶。少数中成药制剂也能使用微量升华法进行鉴别,如大黄流浸膏(1味药)中鉴别大黄;万应锭(9味药)中鉴别胡黄连;牛黄解毒片(8味药)中鉴别冰片等。 荧光反应:①国产沉香与进口沉香的显微特征比较近似,但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国产沉香粉末中部分颗粒显海蓝色,部分显灰绿色荧光;进口沉香粉末的部分颗粒显竹篁绿色,部分显枯绿色荧光。②含有伞形花内酯成分的药材,新鲜切片显亮绿色荧光,如常山等。③浙贝母粉末在紫外光灯下显亮淡绿色荧光。④秦皮的水浸出液在自然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 2015-07-16 09:02:36 第6章--重点内容(1) 中药制剂的概念: (1)制剂 根据药典、药品标准等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制剂一般指某一具体品种,有时也可以是各种剂型、各具体制剂的总称。如中药制剂、化学制剂等。 (2)剂型 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需要的不同给药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具有相同存在和应用形式的不同制剂称为某一药物剂型,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3)中成药 以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等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可以按规定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定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等的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4)中药材 来源于动物、矿物、植物,经过简单加工或未经加工而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材即为中药材。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城乡集贸市场可以出售中药材”。 (5)中药饮片 《中国药典》对中药饮片定义为: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该定义强调了中药饮片作为药品的法定地位。 (6)中药提取物 凡是经过一定的提取方式从植物、动物、矿物中获得的用于制剂生产的挥发油、油脂、浸膏、流浸膏、干浸膏、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等均为提取物。 有效部位是指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分组成的提取物,其中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有效成分是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的单一成分,其单一成分的含量应当占总提取物的90%以上。 ![]() 2015-07-20 09:00:31 第6章--重点内容(2) 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 (―)按物态分类 (1)液体剂型:如合剂、糖浆剂、露剂、搽剂、注射剂、洗剂、涂膜剂等。 (2)固体剂型:如丸剂、片剂、颗粒剂、散剂、胶囊剂、膜剂、锭剂等。 (3)半固体剂型:如软膏剂、凝胶膏剂、贴膏剂等。 (4)气体剂型:如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等。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1)真溶液型液体制剂:如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等。 (2)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如胶浆剂、涂膜剂等。 (3)乳浊液型液体制剂: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等。 (4)混悬液型液体制剂: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三)按制备方法分类 (1)浸出制剂:如汤剂、合剂、酒剂、釘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2)无菌制剂:如注射剂、滴眼剂。 (四)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 (1)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如糖浆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以及经直肠给药的灌肠剂、栓剂等。 (2)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包括注射给药的剂型〖静脉、肌内、皮内、皮下、穴位等部位的注射剂呼吸道给药的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皮肤给药的剂型(洗剂、搽剂、软膏剂、凝胶膏剂、贴膏剂黏膜给药的剂型(滴眼剂、舌下片剂、含漱剂)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