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买口红是女人的日常。婊以为只有泥萌爱口红,古代的妹纸们买起口红来,那也是剁手多得渣都不剩啊! 看了那么多古装剧,却还是不知道古代美女的真面目。你是不是以为古人的妆容是这样的? ▲孙俪在《甄嬛传》中的造型 ▲袁姗姗在《宫锁连城》中的造型 或者这样的 ▲蒋欣在《芈月传》中的造型 ▲林心如在《美人心计》中的造型 但实际上她们是这样的~ ▲章子怡在《夜宴》中的造型 ▲周迅在《夜宴》中的造型 ▲Angelababy在《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的造型 要说最有特色的,还得从一张嘴说起。古人的“口红”千奇百怪,为了这一张美嘴,我们用了3000年!必须好好叨一叨~ 大新闻!最早的口红是染唇液! 早期人类用红色的花汁使自己的双唇乃至脸颊变得更加红,那时候的材料全都是纯天然的,植物花瓣的汁液、动物血液乃至矿物染料都会被纳入使用范围。芽芽为什么想到了火龙果汁染唇液。。。 这么做是为了在群体中显得更加醒目,引起大家的注意,由此演变成特定的社会地位的象征。所以说不买口红的女人没有未来,是有历史学和科学依据滴 古代人的口红咋称呼? 天天看古装剧,还是分不清这些个鬼的,今天可要好好认不认,下次历史课就可以装逼啦~ 唇脂:芽芽说的是最早的唇脂哦,使用朱砂制成的粉末,想想也知道附着力会很差,所以很快就被淘汰了~ 口脂:由于朱砂的附着力差,容易掉色,着色不均匀,人们便改进了制作方法,古人便在朱砂中掺入矿物蜡及动物油脂等辅料,这样便增加了防水性能,且粘密润滑,光泽鲜亮,一开始还叫唇脂,隋唐以后就改名口脂啦!想象一下,是不是还真有点口红的意思了? 脂膏:可谓是古人的润唇膏呢!这是一种透明粘稠的糊状膏,可以用来护肤,防止皮肤破裂。这种脂膏似乎没有掺和色料,与今天的透明唇膏的效果没有两样。 ![]() 口红纸:还有用口红纸的,抿一下就能上妆,那种红纸也是用调好的胭脂淘上去的。小时候看古装剧好希望自己能有一打这样的纸呢~ ![]() 从朱砂到口红,我的智商... 古代妇女化妆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最后一步可以说是压轴,所以女生爱买口红,是基因里注定的。 ![]() 唇脂起初并非妇女的专用品,而是男女通用。除朱砂外,还有人用胭脂代替口脂者,芽芽瞬间想到了唇颊两用~ ![]() 在唐代,已经可以看到口红的管状雏形啦~《莺莺传》一书中描写张生送给崔莺莺的礼物中有“口脂五寸”,说明当时唇脂已被制成管状,更说明那时的男人已经知道要送女朋友口红了,而你的男票...一炮让他和太阳肩并肩! 直到近代,香水、唇膏等西式美容品长驱直入,唇脂的制作方才有了很大变革;中国女性唇妆艺术也因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古代怎么称呼口红的颜色? 古代口脂颜色以红色为主,有深浅浓淡之别,名字叫出来也是各种有文化啊!比如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官巧、洛儿殷、淡红心、腥腥晕、小朱龙等,这些名字除了表示不同的色彩,也代表着不同的唇妆式样。 【胭脂】=姨妈色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是姨妈色先动手的! 提到胭脂,芽芽和泥萌想到的颜色一定是这样的~ ![]() 可是历史和科学告诉我 胭脂色是这样的! ![]() 逗我吗?我看起来很好骗吗???这是胭脂色?胭脂?胭脂???说好的柔情似水斩男色的胭脂??? ![]() 原来电视剧里不是骗人的!只要当上皇后太后就会黑化是真的!胭脂那么贵,只有贵族才配厚涂! 豆沙色是古人玩剩下的 不服也没用,历史就是证据! 豆沙色在古代的名字叫做【檀】,盛行于宋代...古代的女纸早就用这个颜色撸过唇啦! ![]() 话说,豆沙色这还没火两年呢!还以为自己时尚,原来古代人早就玩过了!时尚是个圈,流行是个轮回,3000年都够轮回几百遍啦~ 时尚到了天际!黑色口红你值得拥有~ 唐代元和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和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 ![]() ▲全妆怕吓到你们,就看看这个概念图吧~ 用一种名为“乌膏”的黑色唇膏涂唇,使人的本态尽失,呈现悲啼之状。但来得快去的也快,这种妆容毫无美感可言,很快便不流行了。 唇形的演变史 古代这稀奇古怪的唇形也是了不得啦!现在应该只有在秀场才能看到啦!时尚到天上啦! 先秦两汉时期 当时女性崇尚粉白黛黑(皮肤很白眉毛很黑的意思),唇妆式样比较单一。当时流行的样式叫做“点唇”。 ![]() 所谓点,奏是不将上下唇全部涂满,而是在下唇中间部位涂成一个大的圆点,上唇中央不凹陷而是朝上尖凸,基本上就是上小下大近乎三角形的唇妆式样,嘴角其余部分则用妆粉遮起来咯~ 魏晋时期 这一时期玄学发展迅速,人们的审美意识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哲学高度。各式标新立异的妆容由此孕育,唇妆样式演变成扇形。 一般是在原来嘴唇基础上稍作添减而成,上唇中央凹陷明显。那时的而许多佛像和女性雕塑品都是这样的唇妆。 ![]() 在这个朝代,男人比女人更爱美。由于当时政治混乱,文人怯于宦海沉浮,只得沉迷玄学以达到自我超脱。比如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魏时曹姓族人都是敷粉爱好者。 唐朝 唐代妇女以粉涂面时,往往将双唇也涂成白色,这样点唇时便可以任意点出各种各样的式样;其中尤以娇小浓艳的樱桃小口受青睐。 ![]() 另外,唐代还有一种花朵形唇式,其上唇中央凹陷明显,唇线夸张呈现两瓣状,下唇另有一瓣。 ![]() 巧妙的是,这一时期,往往还要在两个唇角外点出两个圆点作为酒涡的强化,并认为这样可以增强女性的甜美与妩媚,怪不得我看范冰冰版武则天感觉辣么美~ ![]() 宋朝 无论清明上河图里的汴京有多么繁华,都掩盖不了宋代以后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走下坡路的事实,对于女性审美标准也从华丽开放走向文弱清秀。 ![]() 那时女子的妆容以清新高雅为主,点唇样式比唐代少得多,檀色点唇成了主要流行的颜色。 明朝 明朝时期很流行“桃花妆”和“酒晕妆”,前者更清淡。总体上还是偏向于殷桃小嘴,色彩、形状都没有很明显的特色。 ![]() 清朝 看了这么多清宫剧,却一次次被格格们的真面目吓到! 清朝妇女以艳红居多,并且涂抹部分非常小,像这种T字唇形在宫廷里可是很流行的~ ![]() 也有在上下唇中间点一颗的。 ![]() 特别是清末,整个社会将林黛玉作为美女的偶像。这种“病美人”状态到民国时期一直是主导性的美女标准。 说到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张爱玲才是真正的口红达人! ![]() 她几乎把自己所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都寄托在口红之上。当年香港沦陷,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逃离,而是一家家去问能不能买到口红。口红于她,就是欲望之念,生命之火! 现代 到了现代,唇部妆容的形状得到了简化,从以往多变的样式演变为咬唇、常规全涂、欧美丰满唇形这几类。 ![]() 大家对口红的关注转移到了颜色和妆容的搭配上,甚至同一个妆容搭配不同的口红,都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 不管怎么样,我们女孩子的口红的喜爱是永无止境的,多少根都满足不了,没有最多,只有更多!口红万岁!!!! ![]() 小芽爱叨叨:从古至今,唇妆的演变和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和时尚的变迁一样,有轮回也有创新。芽芽超敬佩古人的想象力,那些花样百般的唇形给我三天三夜也想不出来!为了致敬3000年的唇妆演变,我要再买一支唇膏~ 来来来 一起评论都来说说 最近你收了那支? 又有哪支被你天天临幸,爱得醉生醉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