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介绍
“中国网民健康体重调查”是由39健康网组织,在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专家组、中华预防医学会专家组及多位互联网知名行业专家的全程指导下进行的一次公益性活动。本次有奖调查获得了三百多万网友的关注和支持,并得到了全国128家网络媒体支持,调查参与人群广泛,覆盖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以及海外华人。
【查看调查报告】
2013年6月~9月:问卷调查10月~2014年1月:数据分析与发布2014年2月~3月:权威专家解读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变大、饮食方式变化等原因,我国的肥胖问题越来越严峻,减肥也成为了一种“流行”行为。为……
陈春明ILSI中国办事处 国内外著名营养学家
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模式,以及运动过少是现代人肥胖的主要原因
- 饮食模式的改变
- 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的消费量大增,使得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明显扩大。不仅是吃得多,不良的进食习惯也会导致肥胖。比如,吃饭快的人较吃饭慢的人容易发生肥胖,因为进食慢,传入大脑摄食中枢的信号可使大脑做出相应调节,较早出现饱足感而减少进食。
- 体力活动过少
- 体力活动少,导致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是导致肥胖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肥胖者的日渐增多,和越来越多的人以车代步,职业性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量减轻等因素不无关系。
- 肥胖基因有影响 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 多项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具有遗传倾向。对双胞胎、领养子女家庭和家系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性。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的人较胖。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但是基因和环境,包括营养、体力活动等生活因素,是存在交互作用的,基因作用也不是铁板一块。
- 保持健康体重:小行为 大改变
- “小行为,大改变”,也就是通过生活方式上的小变化来保持健康体重。“少吃一二口,多动十五分;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蔬菜八两好,奶豆天天有;持之以恒做,健康体重得。”人们如果重视预防,在行为上做些小的调整,长期坚持下去,可以得到大的效果。
- 膳食平衡很重要
- 有人在减肥过程中,不懂什么是合理平衡膳食,以为少吃就好。平衡膳食的关键是热量摄入不要超过消耗。吃得太少,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会造成营养不良,对身体不利。还有的人误以为少吃粮食就能减肥。实际上粮食的摄取对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平衡膳食中,从数量来说,谷类是基本的组成,谷类食品所提供的热量,应占人体摄入总热量的60%。谷类食品还是人体所需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的重要来源。
主办方
39健康网39健康网(www.39.net),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于2000年3月9日正式开通,是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内容与用户最多的健康网站。39健康网致力于以互联网为平台,整合最好的健康资讯,传播最新的健康理念...[详细]
联合发布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 Institute,ILSI)成立于1979年,是一个国际学术团体,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ILSI在全球有16个分会...[详细]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以下简称本会)是由全国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单位自愿结成并依法登记的学术性、非盈利性法人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预防医学科...[详细]
权威指导专家
ILSI专家组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网民健康体重年度报告》项目专家组,分别为肥胖、营养、运动及慢性病等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
CPMA专家组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分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专家组,主要为肥胖相关健康风险评估、慢病防控专家。
杨月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营养评价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
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
顾中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北京市营养学会营养宣教分会副秘书长。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王存川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糖尿病与肥胖症,“中国第一胖”梁用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