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用药注意事项

 nhdanny 2016-09-27


   
蚕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所致的溶血是人类常见的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而患有蚕豆病的患儿在患病时,临床安全用药尤为关键,现整理如下:

一.最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和食物

   1.蚕豆和蚕豆制品(如粉丝等)

   2.抗疟药:伯氨喹啉、扑疟喹啉、戊奎、疟涤平、氨喹啉、阿的平、氯喹等;

   3.磺胺药:复方磺胺甲异恶唑、磺胺吡啶、对氨基苯磺酰胺、磺醋酰胺等;

   4.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呋喃坦丁等;

   5.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安替比林、保泰松、氨基比林(复方氨基比林针,安痛定)、安乃近、乙酰苯胺;

   6.砜类:噻唑砜;

   7.中药:黄莲、川莲、珍珠(粉)、牛黄、腊梅花、复方番泻叶合剂及含有以上的成分的中成药;含上面成分的中成药有:金羚感冒片、感冒清胶囊、治感佳胶囊、维C银翘片、重感灵片、双黄莲口服液、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盐酸小檗碱片(黄连素)、猴枣散、保婴丹等;

   8.其他:氯霉素、樟脑丸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三硝基甲苯、甲硝咪唑、萘啶酸、美蓝。


二.可能引起溶血药

   1.抗疟药:阿的平。

   2.磺胺药:磺胺乙酰、磺胺异恶唑;

   3.解热镇痛药:甲醋酸、吲哚美辛(消炎痛);

   4.砜类:硫唑砜、硫福宁钠、达美宋;

   5.其他:丙磺舒、缩宫素注射液、亚硝酸盐、乙酪苯肼、亚甲美蓝、奎尼丁、三巯基丙醇、紫药水、维生素K;


三.可能引起,但非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病人用正常治疗剂量不会导致溶血

  1.抗疟药:氨喹、奎宁、乙胺嘧啶;

   2.磺胺药:磺胺甲嘧啶、磺胺噻啶、磺胺咪、长效磺胺、磺胺二甲异恶唑、磺乙脑嘧啶;

  3.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4.其他:氯霉素,链霉素、异烟肼、维生素C、苯海拉明、扑尔敏、秋水仙碱、左旋多巴胺、丙磺胺、普鲁卡因胺、亚硫酸钠、甲萘锟、苯海索、奎尼丁、维生素K1、维生素K3、磺胺嘧啶。


四、患有G6PD缺乏症的小儿发热常规可以使用以下退热方法

   1物理降温法:体温低于38.5℃或38℃(高热抽搐病史患儿)可选物理降温作为辅助退热方法,但物理降温(如冰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可能导致导致皮肤血管收缩(不利于散热)、寒颤、交感神经兴奋(例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最主要是引起不舒服,应权衡利弊选用物理降温。

   (1)急性发热时可选用温水擦浴和(或)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法。

   (2)冰水灌肠造成患儿寒战、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常有较严重的不适感,不推荐用冰水灌肠退热,除非临床出现超高热。

   (3)物理降温退热效果不及退热剂,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但孩子对退烧药过敏、不耐受、呕吐(无法服药)等情况下才进行温水擦浴。高热时推荐应用退热剂同时联合温水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

   1)多喝温开水、青菜水和水果汁。不要给小孩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要喝温水。

   2) 温水擦浴:解开患儿衣服,如室温在22℃以上可脱去所有衣服。用小毛巾在温水(32-34℃)中浸透,给患儿进行擦浴,持续擦洗前额、枕部、颈部、腋窝、腹股沟部等大血管流经处及四肢20min左右。

注意:用酒精擦身可导致孩子昏迷或死亡,应禁止使用。

   2、可以使用的药品:

   布洛芬(芬必得、美林混悬液、美林混悬滴剂、芬苏颗粒)、复方锌布颗粒(臣功再欣)

   中成药可用:柴胡针、羚羊角胶囊、羚翘解毒片、感冒退热颗粒、藿香正气丸、保济丸等。

   3、谨慎使用的药物:

   单方的对乙酰氨基酚在国外的权威著作是可以用的,但在我国有些人认为不能用,其使用安全性存在争议,但临床实践过程中使用无出血溶血的报道,但由于退热可选用布洛芬,效果也很好,乙酰氨基酚可以作备选。

单方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片、泰诺林溶液、散列通、儿童百服宁、百服宁滴剂等。

   含的复方制剂如泰诺感冒片、泰诺感冒溶液、日夜百服宁等慎用。

 

   注意:服药前请详细阅读说明书,看有无禁忌。就诊时请告知医生药师患有G-6PD缺乏症,避免出现用药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