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辽代服饰的民族特色1

 老刘tdrhg 2016-09-27

论辽代服饰的民族特色
 
专业:美术史论
研究方向:人类服饰文化学
论文题目:论辽代服饰的民族特色

摘要
本文力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系统阐述我国辽代服饰的审美特征及其渊源流变。本乎引,本文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个层面是着重阐述辽代服饰的社会文化渊源。笔者认为,历史地分析契丹人的族源及建辽历程,这是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辽代服文化的一种尝试。第二个层面是着重阐述民族特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辽服要适宜游牧的地缘环境;二是等级地位与宗教信仰对辽服的影响。而对于辽代服饰中的历史传承以及与周边文化的交融,则是本文在第三个层面所要论述的内容。可见,本文的研究方法,就是将辽代服饰中直接彰显的民族特色,或在与其他文化碰撞中形成的一些美学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以便了解辽代服饰文化的实际情况,从而揭示出辽代服饰在各个阶段的特点、演变的轨迹和它在中国整体服饰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关键词:辽代 服饰文化 民族特色 历史地位
 
目录
摘要-------------------------------------------------------------------------
一、 契丹的族源--------------------------------------------------------------------------------------
(一) 契丹的族源---------------------------------------------------------------------------
(二) 辽的建国历程---------------------------------------------------------------------------
二、 辽代的生产、生活方式
(一) 辽代的经济概况---------------------------------------------------------------------
(二) 辽代的政治特点-------------------------------------------------------------------
(三) 辽代的服饰概况-----------------------------------------------------------------------
三、 辽代服饰的民族特色-----------------------------------------------------------------------
(一) 适应地理环境的需要---------------------------------------------------------------
(二) 游牧生活的产物---------------------------------------------------------------------
(三) “尚左”民俗的体现---------------------------------------------------------------
(四) 阶级地位的标志-----------------------------------------------------------------------
(五) 宗教信爷的表达----------------------------------------------------------------------
四、 辽代服饰的历史演变
(一) 辽服对唐代服饰的继承---------------------------------------------------------------
(二) 辽宋间服饰的融合--------------------------------------------------------------------
1、 宋朝流行服饰进入辽地-----------------------------------------------------------------
2、 辽代服饰对宋服的影响-----------------------------------------------------------------
五、 辽代服饰所引发的思考(略)--------------------------------------------------------------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辽代服饰的民族特色
辽——契丹人长期生活在北方,其服饰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又因辽代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之际,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或相继,或并存,使得辽人服饰在演变过程中,或表现为对于前代的传承,或体现在与周边民族的相互融合上。
一、 契丹的族源
(一) 契丹的族源
契丹源于东胡,属鲜卑族中较落后的一支,在公元4世纪左右开始游牧于黄河(西拉
木伦何)和土河(老哈河)一带,随水草就畋渔,以车帐为家,“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①。因而当中原处在南北朝和唐代的高度封建文明时,契丹族还属于氏族社会,以游牧和渔猎经济为主。虽然唐太宗以其地置松漠都督府②,并任命契丹部落首领为都督,但其社会长期处于原始氏族部落联盟阶段,文明程度是比较低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契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原始氏族公社的贫富分化,出现了阶级对立,契丹的原始氏族公社开始解体。遥辇
①《五代会要》卷二十九
②良都督府名。贞观二十二年(648)以契丹摩哥等部求内属,乃置松漠都督府,领峭落、无逢、羽陵、白连、徒河、疋黎、赤山、万凡等八州,辖境相当于今辽宁省西南部。参阅《新唐书"地理志七下》。
氏部落联盟已经明显的具有国家的属性,“始立制度”,“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牢” ①。但是,遥辇氏并没有能够完成建立国家的任务。这一重任由迭剌部耶律阿保机所完成。
(二)辽的建国历程
耶律阿保机(872—926)出身于迭剌部世里(耶律)家族,七世祖涅里曾在唐开元间任松漠都督。世里氏家族在遥辇氏部落联盟时代,世为迭剌部的夷离堇(军事首长),统领部落联盟的军马。阿保机早年随父辈征战,以英勇善战升任遥辇氏痕德堇可汗的扈卫长。唐昭宗天复元年(901),阿保机被推为夷离堇,于是他统帅联盟军队,开始进行大规模地征伐周邻部族的战争。他率领军队北上进击室韦②,东北征讨女真,西南大破奚③人,获得一连串的辉煌战绩。
这时,李唐皇朝正处在行将灭亡的前夜,局势异常混乱,大批的汉人避地契丹辖境,内陆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治国经验也随之大量传入,契丹日益壮大。907年唐朝灭亡,这年契丹八部推选阿保机为可汗。几年间,契丹已经发展成为“尽有奚霫之地,东际海,南暨白檀,西逾松漠,北抵潢水”④的强大势力。契丹发展壮大之
①《辽史"太祖纪》
②古民族名,也译作失韦。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峡两岸入额尔古纳河一带。以狩猎为生活主要来源。分南、北、钵室志、深末怛室韦、大室韦五部。自北朝以来和中原王朝即有臣属关系,隋唐时关系日益密切,后为契丹所并。参阅《北史》、《旧唐书室韦伟》、《文献通考》卷三四七辑《室韦》。
③民族名。东胡族。原居辽水上游,柳城西北。汉时为匈奴所破,保乌丸山,因称乌桓。北魏时自号库真奚。隋唐时称奚。唐节度使李宝臣、张孝忠、史宪诚等皆奚族。参阅《新唐书》卷二一九辑《北狄传》
④《辽史"太祖纪》
后,氏族部落联盟组织已经无法再进行管理,建立国家的条件成熟了。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年号神册,国号契丹(后改称辽)。
二、 辽代的生产、生活方式
辽朝建国(916)后,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既带有部落联盟时期的痕迹,同时,
由于其疆土的扩大,将部分汉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汉族农耕文明的影响。正如《辽史"营卫志》记载:
“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暑,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
(一) 辽代的经济概况
经济上,畜牧业与渔猎作为契丹族的传统生产方式,在辽朝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辽代饲养的牲畜主要有马、羊、牛、驼等,以马、羊数量最多。这既为契丹人提供了兽皮、奶酪等生活必需品,也提供了维持军事力量所需的马匹。渔猎则在捺钵制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种制度是由契丹传统习俗发展而来的。随四季的变化,逐水草而迁徙;以毡庐、车帐为居所,已是契丹人在游牧和渔猎生活中养成的习俗。辽朝建立后,皇帝依然四时出行,其行帐名捺钵。除夏季避暑外,另外三季各有专门的游猎活动:春季捕鹅雁,名春水;秋季射鹿,名秋山;冬季则凿冰取鱼。《辽史"营卫志》记叙春季捺钵时的情况是:
“春捺钵曰鸭子河泺。……皇帝每至,侍御皆服墨绿色衣,各备连锤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于泺周围相去各五七步排立。……有鹅之处举旗,探旗驰报,远泊鸣鼓,鹅惊腾起,左右围骑皆举帜麾之。五坊擎进海东青鹘,拜授皇帝放之。鹘擒鹅坠,势力不加。排立近者举锥刺鹅,取脑以饲鹘。……皇帝得头鹅,荐庙,君臣各献酒果,举乐;更相酬酢,致贺语,皆插鹅毛于首以为乐。”
这段文字把放海东青鹰擒天鹅的情意描写得有声有色,将刺鹅锥的用法也说得清楚。辽朝除了畜牧业与渔猎经济以外,农业也在契丹和北边部落中开始推广,长城以北地区开垦了许多农田,辽得到燕云地区后,这一地区发达的农业经济,先进的耕作技术,促进了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到辽景宗(969—983)时已具有相当规模,辽圣宗(983—1031)时期有了更大的发展。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农业和畜牧业互补互利,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体。
(二) 辽代的政治特点
政治上,辽代的官制很有特点,它实行的是两套官制,因俗而治,“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志》)。“国制”是指契丹传统官制,统称北面官,汉制官职统称南面官。南面官和北面官的称谓,与契丹习俗密切相关。“辽俗东向而尚左”,因此,辽朝皇帝的宫帐都坐西朝东①,文武百官的牙帐(官
① 根据宋人《行程录》及有关史料记载,契丹毡庐皆东向。这一方面是契丹人崇拜太阳的信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冬季里多西北风。
署)分列宫帐两旁。辽朝尚左(左为上),皇帝的左面即北面官署,因而,北面官的地位优于南面官。
(三) 辽代的服饰概况
文化艺术上,除了异彩纷呈的辽代艺术(如壁画、雕塑、乐舞等)和质朴无华的辽代文学,以及五光十色的宗教外,最值得一谈的还要数其服饰文化了。《辽史"仪卫志》云:
“太祖帝北方,太宗制中国,紫银之鼠,罗绮之篚,麇载而至。纤丽?毳,被土绸木。于是定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
这种制度是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在服饰制度方面的具体反映。按国制即辽国传统服式又分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田猎服吊服。
国服:祭服用于吉礼祭山仪、祭天、地、辽河神、祖宗等。大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绫袍,红带,悬鱼,三山红垂,饰犀玉刀错,络缝乌靴。小祀,皇帝硬帽,红克(缂)丝龟文袍。皇后戴红帕,服绛缝红袍;悬玉佩,双同心帕,络缝乌靴。契丹族臣僚、命妇所服,各从本部旗帜之色;朝服用于皇帝即位、瑟瑟(祈雨及射柳仪)。皇帝服实用薛衮冠、络缝红袍、垂饰犀玉带冠,饰金花或加珠玉翠毛,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一总。或纱冠,制如乌纱帽无檐,不掩双耳。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不缀珠。服紫窄袍,系蹀躞带(以黄红色条裹革),用金玉、水晶、靛石缀饰,谓之“盘紫”;公服谓之“展裹”,著紫。皇帝紫皂幅巾,紫窄袍,玉腰带,或衣红袄。臣僚亦幅巾,紫衣。至兴宗重熙二十二年(1053),诏八房族巾帻。道宗清宁元年(1055),规定非勋戚之后及夷离堇副使并承应有职事人,不带巾;常服:帝及臣僚常服,谓之“盘裹”。绿花窄袍,红、绿色中单。贵者披貂裘、银鼠貂毛、羊、鼠、沙狐裘;田猎服,皇帝幅巾,擐甲戎衽、黑绿色;吊服即丧服,皆素服皂带。皇帝素白,臣僚白衣巾,或素服、皂袍、皂带。①
汉服:辽人着汉服是参照唐和后晋制度,自太宗以后形成的,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之分。如皇帝祭服衮冕。朝服,太宗时皇帝及南面官汉服,北面官契丹服。景宗耶律贤乾亨以后,大礼南北面官皆汉服。如皇帝通天冠、绛纱袍。诸王远游冠,三梁,黑介帻、青绥。三品以上:进贤冠,三梁,宝饰。五品以上:进贤冠,二梁,金饰。九品以上:进贤冠,一梁,无饰。七品以上去剑佩绶。八品以下:同公服;公服,皇帝翼善冠,柘黄袍,九环带白练裙襦,六合靴。一品以下,五品以上:冠帻缨,簪导,绛纱单衣,白襦裙,带钩?,假带方心,袜履,纷?囊。六品以下:衣冠同五品以上,惟去?囊。常服,皇帝折上头巾,黄袍衫,九环带,六合靴。五品以上:幞头(折上巾)紫袍,金玉带牙笏。文官佩手巾、算袋、刀子、砺石、金鱼袋。武官蹀躞,佩刀、刀子、磨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乌皮六合靴。六品以下:幞头,绯衣,木笏,银带,
①《辽史"仪卫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银鱼袋,六合靴。八、九品,幞头,绿袍,鍮石带,六合靴。①
上述记载中,国服中的常服与田猎服是典型的契丹民族服饰。日常生活中的契丹人服饰内容,比文献记载的还要复杂、丰富、多彩。这些情况,为考古发现的大量辽墓壁画所证实。一般地说,普通契丹人服饰为:平时男子空顶或戴皮、毡帽,穿圆领窄袖紧身左衽长袍、束革带、佩匕刀、下裤、足靴。亦穿开襟短上衣。冬衣皮毛。女子包头巾,或小圆帽、皮帽,穿与男子同式的长袍,或左衽短衫、袄,下长裙、裤,着筒靴,束帛带,冬衣皮毛。
三、 辽代服饰的民族特色
历史证明,服饰的产生往往与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辽代契丹族服式
也主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一) 适应地理环境的需要
由于辽地地处荒凉草野,气候寒冷,所以必然引起对服饰的某些特殊要求。比如,从质料上看,因为畜牧业与渔猎是契丹族的传统经济,所以当地多产兽皮,而兽皮又有挡风御寒之功效,故其袍料大多为兽皮,如《辽史"营卫志》记载:“贵者披貂裘,以紫黑色为贵,青次之。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貂毛、羊、鼠、沙狐裘”。契丹人不仅用兽皮制作袍服、皮帽,还用兽毛制作毡帽、毡靴。契丹人头戴皮帽的形象可见于吉林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号辽墓壁画《出行图》(图一):女主人头戴黑色瓜皮帽,帽缘扎绿色巾带,鬓发下垂,黄色耳坠,着浅绿色长衫,系红色腰带。右侧佩黄色葫芦状荷包及一黑色小皮囊,皮囊内插白色磨角长板状物件四块;另一女子,头戴绿顶黑皮小帽,后系花结,绿色长衫,浅红色腰带,左侧佩件与女主人相同,侧身向女主人,手执铜镜,为女主人整容。契丹人头戴毡帽的形象则可见于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壁画墓中的《宴饮图》(图二):墓主人席地而坐,头戴毡冠,前沿有金华缀饰,耳侧系带,身着窄袖红衣,腰系带。关于契丹人脚穿毡靴的形象,则在敖汉旗康营子壁画墓中的左壁《仪卫图》(图三)里有所反映:除了第一人头部扎缠,身穿方领蓝长袍,腰系白带,脚穿尖头平品鞋外,其它四人均身着圆领长袍,腰间系带,脚穿白毡靴。此外,从一些辽墓出土的丝织品、服式中还可看到,契丹人的装束还有用丝棉做成的诸如丝棉长袍、丝棉背心、套裤等适用于寒冷气候的服饰。比如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6号辽墓中女尸所穿的葬服:外衣有丝棉长袍;内衣有短袄、短衫、绢裙等;一件背心式的贴身上衣为淡棕色罗面,棕色绢里,中絮棕色丝棉,与现在内蒙地区“棉腰”的服式相似,这是适宜于内蒙草原多寒大陆性气候的特有衣饰。
(二) 游牧生活的产物
从着装的特点上看,契丹人通常穿圆领、窄袖、紧身的袍服,并且在袍内穿中单和紧腿裤。有的契丹族男子还在裤子外缚裹腿用以御寒,方便行动。契丹人的这些着装特点,一方面是可以抵御风沙、严寒的袭击,另一方面也可便于骑射。这一点在一些辽墓出土的壁画中有所反映,如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友爱辽墓中的木板画《男侍图》(图四):男侍头戴巾帻,身着圆领紧袖长袍,领头扣于左颈下,内着红色直领中单,白色紧腿裤,足穿系带织履,腰系土黄色带。再如在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韩师训墓中的前室西壁壁画(图五)中,绘有一牵马马夫:马夫头戴白色巾帻,上有一桃形饰,上着绿色圆领窄袖短服,下穿白色窄裤,白色网状裹腿,足穿白色系带鞋。右手持鞭,左手握马缰而立。马全身红色,鞍辔齐全,结扎马尾,作行走状。
辽代契丹人喜骑射畋猎的尚武民俗和粗犷强悍的性格气质,使得其服饰风格颇具实用便利的特征,如其服装多以圆领、紧身、窄袖、长袍(不作没脚的形式)、长靴为主,发式为髡发①。宋沈括使辽后颇有体验,他说:“窄袖利于驰射,衣短、长靴皆便于涉草。胡人茂草,常寝处其间,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袴皆儒,唯胡却无所沾。”②在内蒙古奈曼旗发现的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中,前室东壁壁画(图六)上:男侍髡发,两鬓长发过耳,留有长须,表情肃穆。身着圆领淡蓝色长袍,白色中单,腰束黄色短布带,脚穿黑靴。另外,在辽宁昭乌达地区发现的辽墓如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墓壁画中,也有诸如身着紧袖浅绿袍,腰系红带,脚穿黑靴的臂鹰者(图七)的形象。
① 髡发并非契丹人所独创,早在一千多年前,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乌桓、鲜卑等民族男女,就有了髡发的习俗。《后汉书》、《三国志》、《南齐书》等史志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乌桓与鲜卑都属东胡族一支,全部以游牧射猎为生。契丹是东胡的后裔,所以也继承了这种习俗。后来清代的辫发制度也是髡发的沿袭。髡发的意思就是去(剃)发,“髡”字含有选择和剪除的意思。
② 《梦溪笔谈》卷一
发式是服饰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契丹人最典型的发式——髡发也具有便利的特征,即骑马时不挡视线,便于梳洗等优点。契丹人的髡发,男女式样差别较大。男子多髡顶,垂发于耳畔,垂发有一些形式变化。(如图八所示)。契丹族女子也同样髡发,且有多种式样,很有特点。如内蒙古右前旗豪欠营6号辽墓出土的契丹女尸保存了完整的发式(图九)。其发式是:将额头上部宽5.5厘米一段剃去,有0.8厘米长的发根。头顶长发集为一束,用纱带捆扎,带结在头顶中央。在这束头发的右侧抽出一小绺,梳成一条小辫,绕经前颅,返回头顶中央,压在大束头发的上面,辫梢另用一根纱带扎住。其余头发披在脑后及耳朵两侧,直至肩上。两鬓只见右侧,剩有3至4厘米长的头发不多。另外,北京昌平陈庄一号墓出土的女俑在发式上则与豪欠营6号墓女尸有着明显的不同。该女俑(图十)保留了额发、鬓发、颅侧发和顶发,剃去了颅顶的四周及颅后发,保留的颅顶发扭成了灵蛇髻,髻头垂于颅前顶。整个髻形正看恰似汉族妇女的“高髻”,侧看成“几”字形。在“几”顶处用发带结扎,额发中分,汇合鬓发、颅侧发成两绺,垂于两耳前、后。灵蛇髻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女性的流行方式,陈庄1号墓女俑的顶发作成灵蛇髻,并剃去颅顶四周及颅后发,正是契丹族承袭鲜卑族妇女“唯婚姻先髡头”的习尚之反映。陈庄1号墓女俑的发现,不仅继豪欠营6号墓之后再次证明契丹女性髡发的事实,而且丰富了契丹女性髡发的方式。另外,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金2号墓中西南壁壁画也绘有女侍髡发的形象。
腰带作为一种佩饰,也是辽代传统服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辽人的腰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便是蹀躞带①。契丹服的蹀躞带大致有三种式样。第一种式样为单带扣单?尾式②,都在方銙上穿“古眼”,自“古眼”下系小带,在小带上佩系物品。在传世绘画《契丹人骑马出猎图》上,可见有人腰事此带,其正面革鞓上有四个方带銙,左下系佩环,右下系刀子和袋。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内出土的玉蹀躞带和驸马尸体上所束金蹀躞带(图十一:1)都属于这种式样的蹀躞带。其带身就是一条单带扣单?尾带,方銙的“古眼”上穿系的若干小带,不束在腰上时不佩物,只有束在腰上时才佩刀子、锥等类物品;玉蹀躞带不束腰上,因此出土时便没有佩系物品。第二种蹀躞带,所缀方銙不多,往往也没有“古眼”,即使有也不多,带上佩系物品较少,因此可能是官员或侍从着常服时束系的。《契丹人骑马出猎图》上所绘侍卫和随从人员,就是束系这种带,佩系弓、弓囊、短棒等物。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内置于主室地面东北侧的银蹀躞带(图十一:2),也属于第二种形式,带身缀单带扣单?尾,而缀并列的曲柄,可以悬佩较大物件。第三种式样的蹀躞带带身并非革鞓,而是丝绦,带上没有带扣和?尾,直接将丝绦束结于身后。这种带上悬佩刀子和饰物,应属于蹀躞带之列。察右前旗豪欠营6号辽墓契丹女尸腰部束有此式带,丝绦已
① 蹀躞带,《辽史》又称作?蹀带,是指一种缀有垂饰的腰带。以皮革为鞓,端首缀?(有舌的环),带身钉有数枚带銙(腰带饰物,即带扣版),銙上备有小环,环上套挂若干小带,以便悬挂各种杂物。契丹人用蹀躞带来系佩刀子、解锥、刺鹅锥等游牧生活所必需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为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蹀躞带也同其袍服一样,具有实用与便利的特征。
② 腰带垂头于下,曰?尾。又名挞尾、鱼尾。《新唐书"车服志》:“腰带者,搢垂头于下,名曰?尾,取顺下之义。”
朽,仅存少许残迹,仔细观察可知带宽约5.5厘米,分四层,每层厚约1毫米。在女尸腰部左侧,佩系两件插在一个朱漆木鞘内的玉柄铜刀子。陈国公主尸体上所束金蹀躞带,也属于第三种式样。
从辽墓出土的一些壁画里还可看出在契丹人的足服中,具有行走便利、实用性强的鞋式,除了长靴之外,还有一种系带鞋。在河北宣化辽代6号壁画的前室东壁壁画(图十二)中,画有一童,半侧身而坐,扎双髻,身穿土红色交领衣,挽袖,脚穿系带鞋的形象。另外,在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韩师训墓的后室南壁壁画(图十三)中,也画有门吏穿系带鞋的形象,如甬通口两侧各绘一门吏:左一人头戴黄色软巾,上置一桃形象饰,上着黄色圆领窄袖短服,褐色裹腿,足穿白色系带鞋,双手合抱举杖而立;右一人头饰同前,上着浅绿白色窄袖短服,下穿白色裤,足穿色系带鞋,手式及所持物同左一人。
(三)“尚左”民俗的体现
因契丹人“俗东向而尚左”,所以其袍服也具备了历来北方一些民族服装的特点——左衽。《宋史"宋琪传》就说道:“……左衽为契丹之饰”。契丹人左衽的形象可见于北京昌平陈庄辽墓出土的男俑(图十四):髡发,面目丰满,阔鼻,身着左衽圆领长袍,左肩上有一个花头纽扣,腰系带,两手相揣,垂于腹前,脚穿尖头靴,高50.3厘米。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友爱辽墓内的木板画上,男侍(图四)身着圆领紧袖长袍,领头扣于左颈下,这是契丹圆领类服装“左衽”的直接绘画材料。
契凡人不仅袍服为左衽,其短衽也具有左衽的特点,河北宣化辽代6号壁画墓前室西壁壁画(图十五)中有一舞蹈者,梳髻,上穿绿色交领短衣,下穿杏黄色旋裙,绿地白圈红点裤,红色蔽膝,绿飘带,黑色鞋,其绿色交领短衣即为左衽。在河北宣化下八里辽金3号壁画墓东壁壁画(图十六)中,也绘有一妇人:头束髻,上身着蓝色交领衫,下身穿红条蓝花长裙,足着黑色鞋。该妇人穿的蓝色交领短衫也明显为左衽。另外,在辽宁法库叶茂台辽墓出土的石棺内,有一具老年妇女的骨架,身上穿裹着十余件丝织品袍衫和裙裳,有长袍、短袄、裙、裤、套裤等,其中可看清的袍衫也都是左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