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景山水卷(选) 龚贤作

 百了无恨 2016-09-27
龚贤(1618-1689),一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柴丈人、钟山野老等,江苏昆山人。他出生于苏州一个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幼年随家迁居南京。13岁习画,21岁左右在秦淮河畔参加了复社的活动。其时正值明崇祯末年,复社成员在这里结社赋诗,讲学论艺,希望能挽救民族危机。南明弘光元年(1645),清兵攻陷南京,龚贤怀着慷慨悲愤的心情,随复社成员离开了南京。在之后长达20年的漂泊生涯中,他研习绘画,还写了大量深沉悲壮的诗作。清顺治二年(1664)前后,龚贤再次返回南京居住。战乱洗劫后的家乡一片残败,他感叹山河依旧,人事已非,作诗道:“登眺伤心处,台城与石城。雄关迷虎踞,破寺入鸡鸣。一夕金笳引,天边秋草生。橐驼为何物,驱入汉家营。”

  回南京后,龚贤一家几经搬迁,最后定居清凉山。他于屋前半亩空地上垦土栽植,命为“半亩园”;又自写小照,着僧服,作扫叶状,悬于楼堂,名居所为“扫叶楼”。龚贤晚年幽居于此,鬻文卖画,课授门徒,自言“百苦无一乐,到老尚谋生”。孔尚任是龚贤的一位“忘年交”,龚贤逝世后,孔尚任帮助归葬昆山故里。

  龚贤的山水画远宗董源、米芾、吴镇,近师沈周,重视师造化,主张“借古以开今”,曾自谓所作山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画风浑厚沉郁。传世作品较多,有《山水册》《千岩万壑图》《木叶丹黄图》《重山烟树图》《茂林清泉图》《夏山过雨图》等,另著有《画诀》《香草堂集》《柴丈人画稿》《龚半千课徒画说》等。此《八景山水卷》作于康熙廿三年(1684),作者时年66岁,是其晚年笔墨精熟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