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大教授:孩子成为学霸的路上,父母最应该做好这一步

 长沙7喜 2016-09-27



9月22日,第四期节目如期相约,程方平教授为家长们带来了《增加自信,面对挑战不再畏缩》的分享。


下面是直播中的精彩语录集合,听听程方平教授到底带来了哪些专业意见?



主持人: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有54.7%家长认为孩子存在不自信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程教授您怎么看?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呢?


程方平:自信心其实是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除了要有目标,还要有足够的心理支撑,促使他能够从准备到完成的过程。自信心的形成是需要培养的,但是自信心的产生最主要是靠自己的。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自信即来自于别人对他的鼓励,更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鼓励。


其次自信心的培养需要孩子建立对自己的认识。平时的认识要么来自于家长要么来自于老师,如果我们的孩子懂得自己评价自己,他就会知道自己哪方面强,哪方面弱。所以我们的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的性格,他就会知道哪方面强哪方面弱,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产生自信心。


主持人:我们发现参与调查的近八成都是妈妈,会不会因为性格不同导致家长对孩子自信心情况的判定不同呢?


程方平:这个也不尽然。中国也好外国也好,在历史上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完全由母亲在做孩子教育的。在《大教学论》中作者特别提到,学前教育是膝前。即在妈妈腿上接受教育。但是并没有影响孩子自信心的情况。


主持人:我们会学校里面现在一般是女老师居多,男老师比较少。尤其在小学教育当中,程老师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程方平:从人来发展这么长时间来看,人们一般认为女性是适合做初等基础教育,当她从母亲教育过渡到家庭教育,如果是女老师的话这是比较有利的。另外女老师比较细致,尤其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需要细致培养来积淀一个人的良好性格和良好习惯。女老师可能在这方面就会比男老师做的更周到更细致。


主持人:有54.7%的家长认为孩子缺少学习方面的自信心,遇到难题就不愿意思考。请老师解读一下自信心对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是如何影响孩子成绩的?


程方平:这个确实是大家普遍遇到的,但是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个不自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比如我们在中小学发现学生普遍害怕数学,这种现象最早是从二三年级开始。


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因为在二三年级过渡的时候老师没有过渡好,在教育的阶梯不断升高的过程中,起码有几个环节是没有打好基础。后面再往上攀登更难阶梯的时候,前面的基础不能做支撑了。这个时候老师或者家长要及时把这个基础补好,孩子才能建立起攀登后面阶梯的信心。


主持人:程老师您是博士生导师,在您带的这些学霸身上他们身上有哪些特质是值得广大家长借鉴的?


程方平:现在讲学霸就是学习最棒的,而且对学习比较有感觉的那些人是吧。


其实我在上初中的时候还是没有状态的,但是我有几次得到了鼓励对我后来有帮助。一次是写作文,总共四十分。我就写了两行,怎么也写不出来了,但是老师居然给了我25分。这就对我很触动。


还有一次因为我淘气,学校的一个活动就没让我参加。我就很不高兴,正好我父亲就感觉到了。他说他们都在活动,我也带你去活动,所以他就带着我去公园钓鱼。那时候我就感觉到父亲对我的关注,所以后来等我当老师了,我就特别有体会。父母要在孩子受挫折的时候给他更多的关注,甚至抽出时间陪他去放松。


每一个人的潜力被开发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男孩子稍微会晚一点。所以对男孩子尤其是淘气的男孩子要有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沟通。一旦他们的潜力被挖掘出来,那可能在学习方面会有很多的超越。因此从这方面来说不要迷信学霸,学霸只是一种榜样,他们的经验很多时候都是不能复制的。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特点来学习。


嘉宾简介

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1975年从教,1981年进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988年获博士学位。2011年任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兼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教育、文化和历史方面的实验与研究。


想知道程方平老师还说了些什么?

完整版《家长中国说》,戳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