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 查旭山教授 查旭山教授指出,中老年人最易患皮肤瘙痒症。由于人体皮肤的保水力会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皮脂分泌也会减少,加之燥邪当令,使皮肤中的水分加速蒸发,皮肤容易变得干燥,肌肤失养则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瘙痒让人忍不住不断搔抓,使得病情加重。 查教授指出,防止皮肤瘙痒,除了贴身衣服要选全棉的外,还要少露肉。因为外衣穿得好能很好地防止外邪侵袭皮肤,预防时令之邪所引起皮肤缺水粗糙而导致干痒。寒风乍起,人体自然觉得体凉透骨,此时,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收缩,缺乏水分滋润而显得干枯皱裂,尤其是女性娇嫩的皮肤一旦受损,需要3-6个月方能恢复,如果此时仍爱超穿短裙、露肩衫,忽视对肌肤的保护而使皮肤受损,想恢复原貌就要费一些工夫了。因此,穿密实点、少露肉也是防止皮肤干痒的方法之一。 他指出,临床实践证明,传统中医药治疗对治疗皮肤干燥瘙痒,尤其是病程长、反复发作的慢性病患者效果好,但又有起效较慢的缺点,因此,在服用中药的同时,配合西药如抗组胺药(可酌情选用扑尔敏、赛庚啶、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等治疗,可起到快速止痒、巩固疗效的作用。皮肤干燥瘙痒者,除了内服药物外,还可外用甘油、紫龙膏、尿素软膏等油性搽剂或软膏,尽量少用洗剂,且要减少洗澡次数。 制法: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加入盐、味精即成。 食法:每天1剂,连服10剂。 疗效:泥鳅性味甘平,入脾、肝、肾三经,具有补中益气、强精补血之功效,与红枣共奏养血润燥之效。 制法:将沙参、麦冬、玉竹与排骨煲汤。 疗效:肺主皮毛,沙参、麦冬、玉竹具有养阴润肺之效,排骨富含钙质,具有强骨止痒之效,合用共奏养阴润燥止痒之效。 食法:每日服2次,早晚各一次。 材料:鸡血藤500克,冰糖500克。 制法:将鸡血藤水煎3-4次,过滤取汁。微火浓缩药汁,再加冰糖制成稠膏即可。 食法:可常服。 疗效:鸡血藤能养血活血、冰糖润燥。此膏对用血虚风燥、病久不愈者非常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