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协调风险和收益的最佳方案

 东行游子 2016-09-28

  “除四害”运动的兴起

  1955年冬,毛主席听到农民反映:麻雀成群,祸害庄稼。在农村长大的毛主席深知麻雀对农作物之害,他当即对有关部门发出指示:麻雀是害鸟,能不能消灭它们?据资料记载,中科院 动物所副所长钱燕文回答是:我们对麻雀的食性还没有系统研究过,不敢肯定是否应当消灭麻雀。当时,农业 合作化运动进人高潮,农业生产必将大发展,中央正在起草一个从1956年到1967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于是毛主席决定把麻雀同老鼠、苍蝇、蚊子一起,作为必须予以消灭的“四害”,写进纲要。毛主席一声令下,一场如火如荼的人民战争打响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全民运动——“爱国卫生运动”。

  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出了“除四害”的指示。全国各地都成立了“除四害指挥部”,以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为“除四害”办公室。在“四害”中,麻雀被称为“害人鸟”,有科学研究得出结论——全国被麻雀吃掉和损坏的粮食数量不比老鼠少。相比于其他三害的老鼠、苍蝇、蚊子,麻雀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自然,这小小的麻雀就成了人们重点剿灭的对象。


  天府之国四川历来鸟语花香,是鸟类的天堂。自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后,四川奋勇当先,独出心裁地规定无麻雀标准是:(1)所在地区或单位无麻雀窝、无麻雀飞、无麻雀叫……(2)城镇以居民委员会、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全天看到麻雀2只以下者,只是“基本无雀”,并不合格。

  1958年3月,阎秀峰到郫县红光农业社调查“除四害”,农民穆青云说:“我们每年为了防止麻雀吃秧田的谷种,就要派人守候吆喝麻雀,不让麻雀停下来,麻雀飞累了,就会跌下地来!” 阎秀峰认为这是个消灭麻雀的好办法,就叫他们组织群众试验。试验了一天,拣到几只飞累坠落的麻雀,效果不大。阎秀峰又到四川另一个“样板县”新繁县新民农业合作社 座谈, 叫社长罗世发组织打麻雀的群众试验。千军万马吆喝,加上敲锣、敲盆、敲尿桶、敲竹筒……吓得麻雀飞过几个田块便坠下地来,麻雀死伤惨重,试验成功了!四川省“除四害指挥部”马上召开电话会议,推广经验。

  四川叙永县也“创造”了“吆麻雀”经验:只在一个农业社的范围赶麻雀效果有限,必须在全县范围同时动手!四川省“除四害指挥部”决定对麻雀、老鼠都采取定时“全省统一行动”,并发出动员令。当时成都附近郊县资料记载了“灭雀大战”的奇景:全县出动19万人次,根据高山丘陵地区的不同特点,采取掏、毒、套、打、烟熏、疲劳轰炸等综合战术向麻雀展开了总围攻。4天的战斗,全县男女老少,个个奋勇当先,满山遍野竹竿如林,红旗招展,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全县范围内摆下了21万草人的疑兵阵,烧起了13万堆冲天烟火,天上地下铺设了溜子榨板等90多万件工具,构筑了天罗地网。战斗开始时,就采取万箭齐发的办法,吆吼轰闹,喊声震天,响器、锣鼓齐鸣,使得麻雀四处逃窜,疲惫坠地为群众拾获消灭……

  四川“打麻雀”的“先进经验”被“峨眉电影 制片厂”等拍摄成新闻纪录片,全国放映。这一大打“人民战争”的经验,立即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广开来。

  北京是“除四害”运动的先进城市之一,其大规模发动群众的典型做法时常见诸报端。据报载,1958年4月19日清晨4时左右,首都数百万“剿雀大军”拿起锣鼓响器、竹竿彩旗,开始走向指定的岗位。830多个投药区撒上了毒饵,200多个射击区埋伏了大批神枪手。5时整,北京市围剿麻雀总指挥王副市长一声令下,全市8700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里,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枪声轰响,彩旗摇动,三天便歼灭麻雀40万多只。以数百万人剿灭40多万只麻雀,若不是报纸留下的真实记载,后人或已视为天方夜谭。


  中国历次政治运动中,舆论导向至关重要。一些文化人往往迅速以诗词、歌曲、快板、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来鼓动。在消灭麻雀的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作品出自大文豪郭沫若之手,诗曰《咒麻雀》: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麻雀麻雀气太骄,虽有翅膀飞不高。你真是个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以漫画《三毛流浪记》而饮誉海内外的张乐平,当时也创作了一副漫画《天罗地网》,以写实的笔法,记录了1958年这场“剿雀”战:战旗飘扬、全民动员,人们爬在屋上、树上,敲锣打鼓、放鞭炮、呐喊鼓噪、枪打雀、猫咬雀……画家当时自然是为了“歌颂”打麻雀这场“严肃的政治任务”,却给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剿雀大战真实画面。

  报纸、广播鸣金击鼓大作舆论宣传,丑化麻雀。历数麻雀罪状的科普文章、漫画、山歌、快板之类比比皆是。有个相声说:有人游公 园,忽有雀粪掉到脸上,“你说晦气不晦气?你说该打不该打!” 报纸副刊“生活小知识”专栏里,还有介绍干炸、红烧等烹制麻雀菜肴的方法,说清炖时加上块天麻,还有独特疗效……

  “犯下罪恶”的小小麻雀在全民围剿中,弄得几乎断子绝孙了!但荒唐之事违反常理,恶果终现,麻雀的灭绝使农田当中的害虫几乎没有天敌,让次年的粮食严重歉收,全国发生极为严重的饥荒问题。不久后,许多鸟类学者通过野外研究,证实了在麻雀的食谱中,人工种植的谷物仅占不到50%的比重,他们的观点得到了中科院的支持,1959年11月27日,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综合生物学界的意见,写了一份“关于麻雀问题向主席的报告”,并经hql转报mao*。这份附有大量科学依据和分析的报告终于打动了mao*。1960年3月,随着“大跃进”肥皂泡的破裂,mao*改变指示:“除仓库、秧田外,麻雀不要再打了,代之以臭虫。” 同年4月6日,谭震林在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关于农业问题的报告对此十分委婉地说:“麻雀已经打得差不多了,粮食逐年增产了,麻雀对粮食生产的危害已经大大减轻;同时林木果树的面积大大发展了,麻雀是林木果树害虫的‘天敌’。因此,以后不要再打麻雀了……”

  至此,神州大地历时2年的荒唐“灭雀大战”总算宣告结束,令人唏嘘。


  回到股市,还是一则关于鸟的启示。因为新西兰鸟多,自然见到的死鸟也多。前几天,路边看见一只死鸽子,身边围着一圈碎面包。我很好奇:“平时这里都是围着一堆鸽子抢食,今天怎么一只鸽子都没有?” 嘟嫂答道:“鸽子是聪明的鸟,它们看见有同伴死在这里,会怀疑食物有毒,除非是到处都找不到吃的、饥不择食,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去吃这些食物的。” 联想到我们股民,因为想赚快钱、赚大钱,以至于利令智昏,常常对股市的风险置若罔闻,风险意识可能还不如一只鸽子! 对了,说的就是我自己,因为羡慕“林疯狂”天天双飞,恨不得自己也天天双飞,恨不得每天都从股市赚10几点,最终把股市的风险抛在脑后,大干快上,最终距离自己的目标反而越来越远。是时候该醒悟了!牛市主攻早盘,熊市主攻尾盘,这是协调风险和收益的最佳方案。如果以后小编还在熊市频频出手赌早盘,吃面就是活该的,请大家都来鄙视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