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文人,多少都有些与众不同的个性,或狂放、或孤傲,或多情、或谑浪.北宋末年有这样一位美男词人,他才华横溢,集多种性格于一身,他精通音律,度曲创词一时无二,他因词而升官,又因词而罢免,再因词而官位飞腾。他名噪宫廷乐府,却经常混迹于市井勾栏为戏子、歌女创作,他命运沉浮不定,敢与皇上争风吃醋,最终却还能得到皇上重任.他究竟是什么人?他的人生何以大起大落?且看笔者慢慢道来。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杭州人,少年时个性松散、狂放不羁,但性喜读书,因成绩优秀,青年时便进入当时最高学府,成为汴梁太学生。 宋神宗元丰初年,国家开始颁行新法。周邦彦为了炫耀腹中才学,时年28岁的他书写一篇赞美新法的万言《汴都赋》敬献给神宗,神宗看后非常高兴,直接把他由普通太学生直升太学正。 终宋一朝,党争始终不断。元丰八年,神宗病逝,九岁宋哲宗即位,祖母高氏垂帘听政,启用司马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新派人物多遭排挤,周邦彦也因此被降职到地方。 八年后,高氏病死,哲宗亲政,新法重施,周邦彦得以返还汴京做官,经历这次党争祸乱,周邦彦认识到为官参与政事的凶险,因此他便靠胸中才学,开始苦心精研音律、词学,渐渐步入宫廷乐府。 周邦彦挚爱音乐,自创词牌,又能度曲,虽然性格不羁,却成为婉约派之集大成者,后世尊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他的词风,融合前人诗词精髓,加以吸收为己用,却又不着痕迹。笔者犹喜他《金陵怀古》下阕这一句,与读者分享: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怎么样?可曾想起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正因如此,他的词风向来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由于他的词清简和谐,富有乐感,深得人们的喜爱,在当时上至贵族、文士,下至乐工、歌女,都爱传唱周邦彦创作的词曲。这里试举一例: “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清漏将短,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桂华又满,闲步露草,偏爱幽远。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铺垫这么多,笔者主要想讲他一段趣事。 当时汴京城有位青楼花魁李师师姑娘,才艺俱佳、艳名远播,小曲唱的极好。正是《水浒》中传闻与燕青私奔的那位。周邦彦仰慕她的色艺,与她往来十分密切,经常为她创作新曲。师师见周邦彦满腹才华,英俊帅气,对他也是十分钟爱。 怎知当今皇上宋徽宗(其父哲宗已亡),本性就是个浪荡公子哥,虽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尚嫌不足,在奸臣高俅等人怂恿下,竟然出宫嫖妓。待乔装见到李师师,不禁喜爱异常,一日不见,便如隔三秋。后来索性在宫中挖了地道,直达师师姑娘所居的樊楼后院。 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皇上包养李师师消息,终于一日传扬了出去(便是梁山好汉都听闻了,可见保密工作做的不好),因此李师师原来的主顾多不敢再去捧场,其中周邦彦最是心痒难熬。 恰好这日傍晚,师师托人来请周邦彦小聚,说皇上身体不爽,估计今天是不会来的。那周邦彦听罢,不禁抓耳挠腮,兴奋异常,快马加鞭便来到师师住所,二人多日未见,自然含情脉脉、你侬我侬一番,正自饮酒弹唱时,怎料外门一响,传来徽宗的声音:师师,朕来看你了。 ——你说这不巧了吗? 原来樊楼上下都知晓徽宗身份,一见他来,哪个敢高声通报,各个低眉顺气的躬身施礼,这可害了周邦彦,及至听见皇上推门的声音,已然吓得三魂无主,此时想走,已然来不及了,人急一生智,‘嗞溜’一声钻进李师师的床下去了。 徽宗笑着进门后,师师忙迎上前去,含羞言道:陛下身体不安,天气又冷,还来看望奴家? 徽宗道:朕就是想你,临时起意来看看你的。只可惜公事缠身,不得半日休息,过会还得回宫批复文件。 说着话,边从袖中掏出一个新鲜橙子,递给师师道:这是江南新进贡来的,朕带了一个给你品尝。 落座后,师师用那芊芊玉手剥开橙子,切瓣送入徽宗口中,二人分而食之。接着品了茶,弹过曲,双双上床温存了一番。 这情景,只是苦了趴伏床下的周邦彦,耳畔听得二人私房密语,一字不落。全身上下是冷汗涔涔,狼狈不堪。 好歹到了三更十分,徽宗坐起身,穿上衣服便要回宫。师师上前叮嘱道:陛下,外面夜已三更,马蹄冰滑,霜露浓重,不如别回去了?这本是师师客套话,却听得徽宗心里暖暖。口中安慰她说:朕公事太多,待忙完这几日后,自然会多多陪你。说完话,拍了拍师师,转身而去。 那周邦彦灰溜溜从床下钻出来,甚觉尴尬,师师见状亦觉好笑。忙为他烫了壶酒,口中打着圆场说:这几日客人们都说曲目旧了,姐妹便托奴家烦请周大人,帮忙做首新词曲传唱如何? 周邦彦此时兴致索然,只能言道:好说,明日便给你作个新曲传唱罢了。接着简单喝了几杯,渐渐挨至天亮,告辞回到家,心中一时便如打翻的醋坛,还哪有睡觉的心思,索性铺开纸笔,去完成师师交给的作业。但脑中所想却总是昨晚的情形(看来是打击不小)。不知不觉间,竟将徽宗与师师的会面情形写成一首新词《少年游. 并刀如水》,并度上了曲调, 词意道是: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转过天,周邦彦寻了机会,便将新词交予李师师,李师师也未多想,学了半日,新曲便传唱开来。 忽一日,徽宗又来,师师与他饮酒微醺后,徽宗问道:最近此间可有新曲传唱?师师一时大意,竟然乘兴将这首新词唱了出来,那徽宗起初听得还算高兴,待听至‘马滑霜浓,不如休去’这句时就是一愣,他是何等聪明之人,立时便知自己那晚的隐私已然被人听见,当真是绿帽子光彩照人,世人皆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当下面有愠色问道:这词是何人所作? 师师一听这话,立马回过味来,酒意也吓醒了一半,觉得情形不妙,却不敢撒谎,只好跪地供出了周邦彦。 于是第二天,宋徽宗便寻了个过失,下令将周邦彦贬出了京城,去了蛮荒之地。 数年以后,周邦彦回京看望朋友,顺便又见了李师师。二人甫一落座,执手相看泪眼,遥想当初恩爱时光,恍然如梦。尤其李师师见周邦彦衣衫褴褛、落魄如此,皆拜自己所赐,内心更是大恸,直哭的泪眼滂沱。周邦彦无法相劝,只能叹息而去。 不想当晚,徽宗又来找李师师,见李师师心情落寞,双眼红肿,便细问原因。师师起初想隐瞒,只说是见到一个落魄的故人而伤感。 徽宗沉思了一下说:你那故人想必朕也认识,朕猜想一定是周邦彦了。一听这话,李师师顿时双膝跪倒,磕头求情。宋徽宗见状,叹了口气道:周邦彦胆子不小,敢与朕争抢女人,简直活的不耐烦了。不过朕最是见不得心爱人哭泣,这样吧!他因词而得罪了朕,朕便罚他作个新词给朕看来,若是当真写的好呢,朕便饶过他了。 师师一听这话,立刻梨花带雨、破涕为笑说:陛下一言九鼎,下午周大人刚好写了一首新词赠予奴家,不知能否符合陛下的条件,言罢,从怀中掏出一张词稿。 徽宗展开词,眯眼望去,正是一首《兰陵王 . 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词意含悲,情景交融,正是周邦彦自身多时写照。徽宗看罢,暗暗言道:这个周邦彦啊!的确是个人才,朕怎么可以因为一点小事埋没了他? 不久,周邦彦即被赦免,回京城直做到宫廷专管乐舞的大晟府提举,上宠下捧,煊赫一时。 观周邦彦的一生,大起大落之间无不与他的性格和词作有关,他眼观北宋的腐朽没落,民间疾苦,因此创作颇丰,后人将他与唐朝杜甫比肩。但国家破灭的惨变却发生在其身后,在他病逝河南商丘的前一年时,方腊起义;死后六年时,金灭北宋。这于他来讲不能不说是幸运。 *作者:李广,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