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篇被专家称赞的满分作文,其作者竟不知作文为何物!

 tnj660630 2016-09-29

这是一篇被专家称赞的好作文,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作者根本不知道作文是什么!

蚂蚱搬家

我们学校院子里有一片草地,那里是蚂蚱的家。现在秋天到了,草都黄了、干了,蚂蚱就该离开这个旧的家了。这时候,操场蹦出来可多蚂蚱。大蚂蚱爸爸背着它的孩子(“我”给它取名叫把把)去寻找新家。你问我为啥没有蚂蚱妈妈?我也不知道哪个是妈妈,因为那群蚂蚱都没有梳小辫。噢——我知道了,那个比蚂蚱爸爸短一点的是妈妈,因为我爸爸就比妈妈高。

草丛中还会经常爬出小蜗牛,我想它们是蚂蚱的好朋友,一定是出来帮忙找新家的。我们学校附近有两棵苹果树,我想蚂蚱妈妈走到那里会拾两个苹果背走的,因为她害怕走到半路大家会饿会渴。

你可不要告诉我爸爸这里有很多蚂蚱,万一他知道后不想在城里上班,来我们学校逮蚂蚱咋办?



作者:河南武陟嘉应观刘村中心小学一年级 刘锦淅

这篇作文近300字,叙事完整,想象丰富,充满亲情、友爱、温暖、天真和童趣。对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放到四年级,也要算好作文。但小作者却是一个不满七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且父母离异。更令你想不到的是,这是她完成的第一篇作文,而且目前她根本不知道什么作文。或许你会质疑:不知道什么是作文竟能写出作文?这不是很滑稽吗?没关系,看完下文你就相信了。

完成这篇作文后,孩子用图画把它描绘出来了。

先是黑白的:



又涂上了颜色:



你或许会说:“绘画水平好差呀,蚂蚱有黄色的吗?蜗牛有绿色的吗?”别忘了,这是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的画!父母离异,她三岁就跟着老人生活。农村幼儿园条件有限,没有看过一本绘本书,画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或许你会反问:笔者怎么知道的?实不相瞒,我就是这个孩子的姑姑,也是这篇作文的“指导老师”。


此文写作背景如下:


上周末晚上睡不着,她吵着要看电视;为了改掉电视伴她入睡的习惯,我只好陪她说说小话。

我说:“淅淅,你给姑姑讲个故事吧?

她说:“我不会讲故事。

不讲故事,那就讲下课和同学玩的什么?怎么玩的?”

她来了兴趣:“姑姑,我告诉你,我们下课都去看蚂蚱,它们在搬家呢!有时候我就逮住几个,让它们住在我的文具盒里。为了防止它们逃走,我把翅膀或大腿给它们揪掉。”

听后甚觉有趣。不过,我还是告诉她不要伤害蚂蚱,它们会很疼的。她“啊”了一声,用儿童纯真的目光认真地看着我。趁她兴致正高,我又问了三个问题:蚂蚱原来的家在哪?它们为什么要搬家?怎么搬的家?然后迅速打开手机准备把她说的内容打成字。

这三个问题都是她熟悉的,所以迫不及待地告诉我:我们学校院子里有一片草地,那里是蚂蚱的家。现在秋天到了,草都黄了、干了,蚂蚱就该离开这个旧的家了……到此,就接住了开头的作文。

文中的蜗牛是她下课后在草地看见的,苹果树是学校附近的。她以为蜗牛是蚂蚱的朋友,而且想让蚂蚱在寻找新家的路上带点吃的,因为她和爷爷奶奶去田里的时候会带着水果。

她用稚嫩的声音、天真的语言告诉我下课后的趣事。对她来说,只是在和姑姑说自己课间的事,体验一种被倾听、被认可、被关注的愉悦;而她的语音被我转成文字后,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第二天起来,我告诉她:“你们学校太好玩了,优优(表妹)也非常想知道,要不你把你昨天讲的写下来?”她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但写了两行就开始不认真,想去玩,所以就问:姑姑,你昨晚不是说用手机给我录下了吗?你是不是老了?这么快就忘了。”我支支吾吾,无以言对,她丢下半成品就出去玩了。

回想这篇作文诞生的过程,我悟出了引导孩子进入写作大门时不能忽视的三个问题。


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在家长面前表现的都是最真实的自己。孩子都有被关注、被倾听的需求,家长要多点耐心,抽出时间听听孩子讲他们感兴趣的事,并引导他们把事情表述完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总是用无邪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天真的头脑思考生活。家长请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维和经验来干扰他们的思索和表达。因此,孩子在给我讲“蚂蚱搬家”的趣事时,我没有说:蚂蚱是农业害虫,蜗牛和蚂蚱根本不认识,蚂蚱扛不动苹果等。在儿童绘画和作文中,绿太阳、红兔子、蛋比鸡大,这些在成年人看来荒诞不经的画法,在孩子眼里都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不端“作文”的架子吓人


学生怕作文。你端起架子讲作文的法则,学生就兴致全无,灵感顿失。我自始至终,都以一个朋友的角色来倾听她的课间趣事,并没有告诉她要把这件事写成作文,所以她没束缚和顾忌,能畅所欲言,任凭想象的骏马驰骋在孩童广袤的草原上。叶圣陶先生说过,把无形的语言写下来就成为有形的文章。因此,对于初学作文的孩子,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教,用讲自己遇到的趣事、介绍身边的人、说自己心里的话来替代“写作文”三个字。


  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鼓励孩子说他们想说的话,还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孩子用词是否准确,顺序是否恰当,前后是否连贯等,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引导、纠正。我在听这件事时,孩子刚开始讲“蚂蚁搬家”时说:“草干了、黄了,蚂蚁该离家出走了。”显然,她没用正确理解离家出走的含义。训练孩子说话,我们要有三心:耐心、细心、恒心,随时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说出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后都能够明白;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语使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恰当地词语凑在语言里。”

以上观点仅属个人,仅供参考,如有高见请指正。

更精彩内容推荐

经典句子都被前人写过了,简单四招让你不再拾人牙慧

想让作文“活”起来?这些名人素材来帮你

一篇让所有评委都拍案叫绝的秋景作文

古今称谓大全,精华收藏版

一篇轰动编辑部的作文,读一半所有人都哭了(真人真事)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小事情,大道理丨如何写好生活中的启示呢?

温馨提示

    小编私人微信号:liubinxia998,投稿、订报、读报、交流等更方便哦!

《作文指导报》创刊于1985年,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1—0086,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教育部主管)会报、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会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报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