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辣词 | 看懂小鲜肉们的谍战片,你需要知道这些词

 【点石成金】 2016-09-29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的谍战片都走鲜肉风了。


先是《解密》出了个陈学冬饰演的傻瓜天才容金珍,再是李易峰在最近热播的《麻雀》里挑大梁,饰演潜伏者陈深,在汪伪政权里不亦乐乎地当着中共卧底……




虽然谍战片的战火硝烟还是无法让陈学冬摆脱“小时代”形象,也无法让李易峰从偶像派秒变实力派,但这两部剧倒是都凭借演员颜值达到了不错的收视率。




话说,如今谍战片都那么火了,但谍战片里的那些常用词的意思你都搞清楚了吗?还是跟文字君一起来涨涨姿势吧!




谍战片中的“接头”通常是指“接洽、联系”。




潜伏者接头可以说是谍战片里最重要一环,风险指数也是非常高的,毕竟潜伏者平时都伪装成各种身份,出来相互联系可是件分分钟能暴露身份的事啊!



所以为了让双方顺利接头,潜伏者们可是使出了浑身招数。


套路一:要接头,先换脸(变装)。


一般接头都是各方人员虎视眈眈,一出门就危机四伏。这种情况下,接头前被盯上的娃自然要乔装打扮一下。变装前后判若两人,看谁还能认出来!




套路二:接了头,先测试。


就算突破重重难关,掩人耳目地接上了头,也别太高兴,这毕竟都是枪林弹雨下干的活,咋能不好好确定一下呢,于是就来了个接头暗号。



最著名的接头暗号是出自谍战动作电影《智取威虎山》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说来这个暗号还是一个江湖黑话,是游戏牌九中的规则术语。


本来这暗号一看就很有霸气,有明显的绿林气息,可这一火就火变形了,变成无节操的“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






特派员,顾名思义,就是特别派出去办事的人。



谍战片里特派员算是个挺高的职位吧,就类似于古代的钦差大臣,不过特派员跟钦差大臣也算是同人不同命了,虽然都是boss为了解决某件事而特地派到某个地方去工作的人,但是特派员的权力却比钦差大臣的明显小多了。



通常出来接头的其中一方就是特派员,因为要通过接头向下级传递指令和情报。




《麻雀》里李小冉饰演的沈秋霞就是一个特派员,外号“宰相”,是李易峰饰演的陈深的上级,坚强果敢有主见,但是她遭到了背叛被活捉,还为了爱国护党的信仰拒绝了陈深的营救活动,英勇就义。



在现代生活里也有特派员,稽察特派员就是其中一种,他们隶属国务院,主要工作是在国有重大企业中对企业财务和领导人管理等事务进行监督,这似乎跟钦差大臣也有点类似呢!




说到《麻雀》,眼尖的孩纸们可以发现在街上布告栏“结婚启事”的主角竟然是“两位先生”!民国时期的民风就已经如此开放了吗?还是制作方搞出的大乌龙?




其实还真是冤枉制片方了,虽然在我们的认知里,“先生”如今多用于对男子的尊称,不过在古代,达者为先,“先生”其实是对老师的尊称。


后来这个词的意义又延伸到德高望重的人,无论男女,只要是受人尊敬,比较有社会影响力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例如宋庆龄先生、冰心先生、杨绛先生等等。



/冰心先生/


所以,谍战片中的“先生”,大多数时候也是指有学问的文人学者,不一定局限于男士。像片中“两位先生”的婚礼,说到底其实可能只是因为夫妻二人都是知识分子而已。




说来似乎很多人认为“军统”是国民党的一个职务,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官。


这你就错了,其实军统是国民党内部一个很正规的情报机关,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设立于1938年,看名字就知道,是负责调查,获取情报的。




军统里面的工作人员通常被称为特工,所以“军统”也一度被称为是特工总部,脑袋里是不是浮现起了美国的特工处了?



/美国特工处/


不过美国特工处负责的是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重要基地的安全保卫工作,所以军统的作用应该更像是情报机构。



另外一方面,人们也常常分不清军统和中统的差别,大概是这个简称惹的祸。


“中统”全称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是情报机构,但属于国民党的政治系统,也就是说,它主要负责调查的是党的内部工作。而军统是军队系统下的特务组织。




同为谍战片的《伪装者》中,胡歌饰演的明台,就是一名军统的特工。而他的哥哥明楼,更是具有多重身份,既是军统高官,又是地下党员。




谍战剧中经常会出现“策反”这个词,其实简而言之就是化敌为友的意思。



它通常指利用一些“战术”让敌方阵营中的人为己方卖力。而这些被“策反”成功的人就会变成所谓的“间谍”,把敌方的情报透露出来。




“策反”他人通常是情报人员的工作,他们会偷偷潜入敌方内部,秘密鼓动他人转化为己方的势力。但策反这个工作也是要讲究套路的,手段无非就是那几个:


最屡试不爽的莫过于用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诱人上钩,而好处无非是钱财、美色和权力,利用的是人性中的欲望,那些本来就抱怨工作,有大野心的人自然就是最好的下手对象。




那么,本身意志挺坚定的人要怎么对付他们呢?可以用捉他家人捉他朋友作为威胁来达到策反目的啊!毕竟他们心地那么善良一定舍不得别人为自己牺牲嘛!




喜欢看谍战片的你一定对那些特工特务们的代号很熟悉吧。


  • 《麻雀》里李易峰的代号是“麻雀”,在中共还有另外一个代号叫“病人”;

  • 《伪装者》中胡歌的代号是“毒蝎”;

  • 《风筝》里李小冉的代号是“剃刀” 




说到底,“代号”就是在情报工作中为了掩饰身份,方便行事而被用来代替真实名字的外号。


由于代号所代表的人的真实身份通常只有内部人知道,所以执行某个任务时,敌人一般只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却难以知道真正执行任务的人是谁,这就是代号所要达成的效果。




“代号”这个词也是一部谍战片的名字。《代号》讲述的是中共党员冯九思在英租界与国民党和日本特务斗智斗勇的故事。




正如这部片所讲的,不是只有人物才会有代号,一些行动也可以用代号去命名,例如电影《寒战》里面的“寒战”其实就是一个行动代号。






在战争时期还有不少让人“细思极恐”的缩略词,例如“敌特”



“敌特”就是指敌对方派来的特工特务。诗人李瑛《一月的哀思》一诗中就说到:“谁也数不清,你在敌特的枪口下,曾几度出生入死。”




谍战片里的敌特自然是很多,例如《解密》里的敌特老二,他们的头目“觉醒者”就是最大的敌特boss。



说起来这个敌特大概就是为了区分己方的特工和对方的特工吧,毕竟一用这称呼就知道这个特工不是咱们的人。


还有专门讲述敌特的谍战片,片名就叫《敌特在行动》,描述的是建国初期国民党的敌特组织“玫瑰旅”欲毁灭一座城市,但在公安部队的努力下暴露并伏罪的事情,这是一部带有侦探性质的反敌特谍战片。






说到谍战片,侦察和反侦察自然是其中最惊心动魄的情节之一。



侦察无疑是特工特务们常用的手段,而由此延伸出来的反侦察,就类似于见招拆招。不过反侦察可不简单,“敌不动我不动”是绝对不行的,得步步为营,以防不测。




雷达就是反侦察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雷达,咱可以比较清楚的掌握敌方的位置,以防备敌方的行动。


当然,谍战片里的特工们是用不了这么高科技的产品了,但作为一名专业的反侦察人员,也不能只依靠现代科技啊!



这就更考验特工们反侦察的技巧和心理了。谍战片中特工们最常用的反侦察手段就是设置虚假的目标,利用对方的心理弱点和行为习惯故意误导对方,从而达到隐藏真实目标的目的。




不要怀疑,“保密员”确实是一个职位,主要工作是管理涉密文件。



大家也知道,谍战片这种需要斗智斗勇的类型片,自然需要一些秘密做卖点,保密员就是要负责保守这些秘密的,所以需要一些意志坚强,不太可能会泄密的人来担任,像《解密》中颖儿饰演的翟莉就是701的保密员。




谍战片里经常会说到某一方得到了一份机密文件,但乍一看实在是看不出什么,通常就是因为这些是经过保密处理的。



像《解密》中的超级密码就有分“紫密”和“黑密”,程度上来说自然是颜色更深的“黑密”更有挑战性。而要成功破译更是要经过复杂的运算,所以数学天才容金珍就显得特别重要啦。




实际上“听风”、“看风”、“捕风”并不是传统的谍战片中所会用到的词,而是2005年柳云龙和王宝强主演的谍战片《暗算》里面的三个篇章,代表着三类有着特殊身份的人。




听风者无线电的侦查员,负责接收无线电信息,包括己方和敌方的,属于靠耳朵来打天下的人。


看风者是指密码破译员,就是容金珍那样的工作,负责看透表面假象,探索内部秘密的人,属于靠眼睛和脑子闯天下的人。


捕风者则是指分布在各地的地下工作者,他们负责秘密战斗、隐藏自己的身份打游击战。



或许也是受这三种“风”影响,2009年上映的谍战电影《风声》在片名中也将“风”与“谍战”联系起来,特工们每天都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过着心惊胆战的生活。




然鹅,这也是谍战片最大的卖点嘛!



9月28日 电 影 票 获 奖 名 单


1.Freda

2.睡觉打扰恐惧症患者

3.天涯要努力

4.马特萌不呆

5.Lough

6.拈花*一笑

7.未倾

8.只是路过Y(^._.^)Y

9.盛京人

10.可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