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实用技巧 轻松拍摄人满为患的景点 器材库2016-09-281评 风光摄影是以展现自然风光之美为主要创作题材的原创作品。从摄影术诞生那天起,风光摄影就独占鳌头。人类第一张永久性摄影作品就是风光照片(1826年,法国人埃普斯拍摄了他自家窗外的景物《鸽子窝》)。 风光摄影是广受人们喜爱的题材,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作者发现美开始到拍摄,直到与读者见面欣赏的全过程,都会给人以感官和心灵的愉悦,能够在表达我们的情绪,抒发我们的思想。 风光摄影的构成包括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在艺术层面最主要就是用光,把握好用光,风光摄影就成功一半了,风光摄影将大自然中的光线分为以下几种: 1.霞光 霞光是指日出日落十分钟左右的光线,这时候画面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画面引人注目,风光摄影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这早晚十分钟的光线。 南迦巴瓦雪山日照金山(日落霞光)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日照金山(日出霞光) 稻城三神山央迈勇日照金山(日出霞光) 米堆冰川日照金山(日落霞光) 2.顺光 顺光是亦称正面光指光线投射方向跟拍摄方向一致的光线,一般是日出后二小时和日落前二小时左右。 顺光时,景物的阴影被自身遮挡,不利于在画面中表现大气透视效果,表现空间立体效果也较差。在色调对比和反差上也不如侧光、逆光丰富。顺光的优势是影调柔和,同时还能很好的体现景物固有的色彩效果。 卡诺拉冰川 3.顶光 顶光是指日出二小时以后、日落两小时以前,太阳在正空,来自景物上方的光线照明。 在顶光下,景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景物的亮度间距大,缺乏中间层次,这时候光线俗称:光很平,但顶光是风光摄影中最多见的光线,这时候可以不拍,一定要拍的话必须增加内涵,靠内涵弥补光线的缺憾。 玛旁雍错、纳木那尼雪山前的红草地(靠全球仅存五千只的黑颈鹤增加内涵) 尼洋河畔(靠将摄影同伴入镜增加内涵,制造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4.侧光 侧光是光线投射方向与景物成九十度左右,受侧光照射的景物一般有明显的阴暗面和投影,对景物的立体形状和质感有较强的表现力。 缺点是往往形成一半明一半暗的过于折中的影调和层次,在大场面的景色中往往形成不均衡。这就要求在构图上考虑受光面景物和阴影在构图上的比例关系。 纳木那尼雪山下奔驰的藏原羚 仲巴彩色沙漠 5.逆光 逆光是指来自被摄景物后面的光线照射,由于从背面照射只能照亮被摄体的轮廓,所以又称作轮廓光。 逆光有正逆光、侧逆光、顶逆光三种形式。在逆光照射条件下,景物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只有被照明的景物景物轮廓,使这一景物区别于另一种景物,因此,层次分明,能够很好的表现大气透视效果,在拍摄全景和远景中,往往采用这种光线,使画面获得丰富的层次 来古村(侧逆光) 扎达土林(正逆光) 6.区域光 区域光又叫耶稣光,一束光,是摄影人可遇不可求而且是梦寐以求的光线,它是借用穿过云层或物体缝隙的集束光对景物的照射,得到类似舞台灯光的效果。 羊卓雍错 扎达土林 扎达土林 7.散射光 散射光一般又叫柔弱的散射光指日出前半小时,日落后一小时的光线,它的特点是没有反差,反应自然界的静谧之美。 扎达土林卡美特雪山(日出前) 来古冰川(日出前) 8.弱光 弱光:就是夜间拍摄,摄影最大的魅力还在于能拍到你眼睛看不见的影像,夜空中我们还能拍摄星空、银河及星轨。 扎达土林象泉河星轨 纳木那尼雪山上的银河 珠峰银河 扎达扎不让村银河全景接片 总结: 风光摄影中我们最应该把握的就是霞光的拍摄,就是俗话说的“早晚十分钟”的拍摄。 其次要把握日出后两小时、日落前两小时测光和逆光的拍摄,而我们遇到最多的光线是顶光和顺光,这时候可以不拍等想要的光线,如果一定要拍就拍有内涵的片子。 对于散射光,那我们摄影人再辛苦一下,不要掐着时间拍日出,提前一小时到,日出后晚一小时收工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于弱光拍摄,现在是热门,需要更多的技术含量和天文知识,以后有机会详细阐述。 对于“耶稣光”那完全靠运气,不过运气只会青睐勤勉的摄影人,多拍是唯一增加遇到耶稣光的办法。 注: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摄影网,如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点击展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