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凶狠残酷的赞美

 桃子的图书馆zt 2016-09-29

                  凶狠残酷的赞美

一般说来,人们会认为赞美是美好的事,是善的延伸,是代表着香甜的感觉和心灵的柔软温暖。可是我想说,不!有很多赞美恰恰展示了人心极度不善的一面。  

有个著名的德国志愿者,叫卢安克。1999年他从德国回到广西,到河池的一所县中学当初中老师,因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家长们有意见,学校把他一次又一次开除。市,县,镇,村,屯,他越来越走向偏僻之地,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广西东兰县。他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从南宁,河池,东兰,隘洞,坡拉直到切学乡的板烈小学,从首府直落山村。

最后,他来到广西河池的的特困县东兰,在东兰县切学乡偏僻的板烈村小学,当了10年的乡村教师。而在这10年的教师生涯中,从未收受过学校一分钱工资,他每年三四千元的生活费均由其远在德国汉堡的父母提供,月支出不超过200元。其间,这位与中国最贫困地区农民一道承受着最艰苦的物质生活,同时进行着极富创造力实践与研究的青年,还得过乙型肝炎,并遭遇车祸险些失去了性命。“仅仅为钱工作,是可惜的。”他来中国工作之前曾对父亲说过这番话。

他身高接近两米,极度消瘦,一步三摇,长期腹泻,营养不良,他不吃肉,瘦到了极点,苍白虚弱,完全胜任不化妆演二战中的犹太囚犯。卢安克一度成为中国人最喜闻乐道的无私奉献的典范,其实他需要的是懂得和帮助,而不是歌颂。

当卢安克因“没有做志愿者和教师的资格”离开中国去往越南。他不伤害谁,也不违背自己,他自己来承受命运加诸于身的全部后果,他只说:“别人对我佩服的地方其实是我的无能,我无能争取利益,无能作判断,无能去策划目的,无能去要求别人,无法建立期待。也许有人以为那是超能,这个误会就造成了我现在的结果。还可以用另一种表达: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面对这样一个人,心正意诚的人只会感到可悲可叹。但可悲的是,几乎所有文章全在赞美他!称他是德国雷锋,不要工资,不吃肉,当代白求恩,感动中国······  

同样,在广西南丹,有白裤瑶。历史上,他们被壮族追赶,只好在无水或极缺水之地生存。他们衣衫脏旧,住房破暗。可他们的村落成了景点!我惊讶于旅游指示牌全遭破坏,惊讶于脏乱的村路,村人呆滞的表情。这有何可赞美呢!

那些被媒体大肆赞美抗洪救灾的战士,极度困乏的身体,只吃带着泥水的馒头!雪域亦然。书刊报纸,全是赞美那儿的。可那儿灰暗贫寒,心正意诚之人只会感到同情,叹息。展示落后贫穷,赞美别人的不幸和艰难,这叫幸灾乐祸!  

作为一个正常人,没人愿意当卢安克,白裤瑶,藏地穷人。他们不要这样的赞美,他们更需要的是同情与扶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