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墨画竹子图片欣赏(画)

 hzcnw 2016-09-29
更新时间:2014-02-19 文章来源:易从网 文章作者:易从网 点击: 12191 次

竹子——谦谦君子,国画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自古以来深受许多文人雅客的喜爱,在花鸟题材中常常出现!竹子不开花,清但高雅,四季常青,虚心劲节,虚怀若谷!苏东坡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易从网提供如下水墨画竹子图片供您欣赏:

竹子的象征意义:

竹子在中国的文化中,是有骨气、有气节、坚贞的象征,同样也象征着生命的弹性、精神的真理,历代多少仁人志士常赞美竹、咏竹、画竹、写竹,它们有着虚心亮节、潇洒挺拔的君子风度,世人常用竹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以竹的品质为自己品格的发展方向。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四尺竖幅墨竹作品《李白诗一首》

竹子的四大经典文化内涵:

1.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

2.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

3.竹子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

4.竹子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这幅诗画竹子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面上是一丛竹子,竹子空白处则题有一首李白的《慈姥竹》,“野竹攒石生,含仲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四尺横幅墨竹作品《宜烟宜雨又宜风》 

本幅作品为题诗画,字画上的诗句为“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出自唐五代· 郑谷《竹》。全诗为: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报平安 李国胜山水画竹石作品《安平祥和图》

国胜先生的画颇有中国传统宋画的味道;在构图的形式感上,黒,白,灰色对比的运用上又体现了当代的节奏美感和时代精神。捕捉了不易被留意的自然生机,意趣。并把这一切富有诗意地描写出来,情景融洽,妙合无间,给人以平淡天真,化古为新的感受。他的作品颇有妙然天成之纯真气息。其构图安排于巧妙中显出自然,其造型特点于严漌中见出优美,用笔沉着稳健,润枯相间,行笔力度适中,不烈不温,为画面营造了阳刚之气充盈的意象。其色彩处理于浑厚中透出典雅,体现了其富有现代绘画色彩审美理念与效果。

中国人最早的竹情节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之后,竹子从一种文化意义演变到了一种民俗的意象,竹子与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那么竹子有哪些延伸含义呢?

竹子的延伸含义:

1.“竹报平安”常用来祝福平安吉祥、大吉大利;

2.“步步高升”常用来祝福职位高升、人生富贵;

3.在中国画中,竹与梅花、喜鹊画在一起,更有爱情长久、幸福美满的美好寓意。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红竹画作品《咏竹诗三首》

左边咏竹诗句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诗句为: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中间的咏竹诗句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以《竹》为题的五言律诗,诗句为: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右边的咏竹诗句出自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创作的《咏竹》,诗句为: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红竹画《姑孰十咏·慈姥竹》

这幅红竹画作品上面的咏竹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姑孰十咏 慈姥竹》,原文如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红竹画的由来:

据说,苏东坡青年时期,对画竹情有独钟。其画作造诣也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一次与师生聚会时,大家以画会友,约定每人画一幅共同的题材——竹。只见大家纷纷苦思冥想,铺纸动笔。大多数人都是按照传统的水墨画画出一幅幅墨竹,而现场的苏东坡却不屑为之。他标新立异拿出朱砂作画料,且画出来的竹子无节,这令在场师友大惑不解,皆问:“你见过红色竹子吗?”苏东坡却反问:“你们画竹都用墨画黑竹,难道你们见过黑色的竹子吗?”大家顿时无言以对。苏东坡以朱砂画竹,体现了他不拘传统、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豪迈情怀。目前我国多处公园以“红竹画”为主题,成为游客最喜欢观赏的文化景点之一。

红竹画收藏四大亮点:

1.红竹画作品题材新颖,藏品不落俗套;

2.红竹画作品内涵丰富,展现藏家高雅品味;

3.投资回报率高,能实现家庭资产的增值保值。

4、这两幅“红竹画”题材作品的作者是“启功体书法”的衣钵传人、启功的大弟子李传波,名家的收藏,可世代相传、记载家族辉煌,是家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当代著名画家曲展写意花鸟画作品墨竹图《新雨》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乃“四君子”中的一份子。 竹、梅花和松是“岁寒三友”,代表着坚持,让不少古人敬佩。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还有节节升高之意,此作品不仅适合家居装饰,同样也是送礼的佳作。

王宁写意花鸟画作品竹子图《竹报双喜》 

【王宁介绍】王宁,一个忠实的艺术追随者,从小热爱美术,十几岁时便拎着颜料桶在家乡挨家挨户的画照壁,壁画。至如今,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临习经典的艺术作品,并且加入自己的创意元素,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艺术目标。

国画作品《塬上春色》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大路画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5年作品《太行新绿》入选由中国美协主办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展。

有多幅作品在《中国画论坛》《南方水墨》《国画经典》《华夏美术》等美术专业刊物发表及评述。

其小楷作品道德经、金钢经、心经等作品深受欢迎,大量作品被国内外友人、收藏家、书画爱好者收藏。

阅读推荐:

梅兰竹菊

国画牡丹

孔雀牡丹

王一容孔雀牡丹

家中挂国画梅花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