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石图怎么画 分享简单画竹口诀以及好看的竹子图

 光之殉道者 2019-04-13

古人云:画有尽而意无尽,故人各以意运法,法亦妙有不同。国画中有许多题材都有着特殊的寓意,就比如竹子,古往今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子是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的性格象征和人格理想。中国传统中,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竹,耸拔挺立,秀丽多姿,引人遐想,发人幽思。刚强正直,朴实无华,不亢不卑。

石荣禄最新竹子画作品《墨竹》

自古咏竹画竹的文人墨客颇多,不仅如此,关于竹的传说也不鲜有。王维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句,可谓万千潇洒;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咏竹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好竹之情溢于言表。然古今能说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却只东坡一人,爱竹之痴,可见一斑。

古今画竹子的画家也有很多,俗话说画品即人品,因此很多画家喜欢用画来表达情怀。竹子想要画的好,也是需要花费一些心思的,接下来为大家分享一些画竹子的小妙招。

一:画墨竹

石荣禄最新竹子画作品《墨竹》

1、画枝

竹竿细长,线条更强调刚健秀拔,速度较快,表现出用笔的力度。 竹枝为互生状态,一般竹节并生两枝,另一节在方向相反处生枝,左右交错,旧谱有“安枝分左右,不许一边就”的说法。细竿小枝多不画节,可以简略,线条起止要有顿挫,连接处即为关节,若拘于小节便会琐屑。

2、画节

竹子以“高风亮节”著称,故要体现竹子的品性,写墨竹时点节十分重要。国画竹子作品的竹节常见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八”字式,有些象“冠”字的头那样用笔连贯起来,古谱称“蜻蜓眼”或“鸟看腹”,依形取名。这种方法表示视点低于竹节,竹竿似有向内倾倒的感觉。

石荣禄斗方竹子图《竹报平安》

3、画竿

竹竿挺拔坚韧,不宜用柔软的笔,硬毫或兼毫便于表现。根据竿的粗细选择笔的大小,大笔画粗干,小笔画细枝和枝梢。

4、分支

竹子的荣盛生机往往从枝叶上体现。竹枝依附于竹竿,从竹节处生发出来,最常见的刚竹属一节并生二枝,前后左右互生,写竹分枝从竹子的生长规律出发。下笔须要遒健圆劲,生意连绵,行笔疾速,不可迟缓。老枝则挺然而起,节大而枯瘦;嫩枝则和柔而婉顺,节小而肥滑。叶多则枝覆,叶少而枝昂。风枝雨枝独类而长,亦在临时转变,不可拘于一律也。

石荣禄四尺横幅竹子画《竹石》

二:画竹口诀

1、风竹

画风竹,贵势动。微风吹,凉意生。竿轻摇,枝叶动。狂来风,叶翻舞。枝竿倾,叶枝拢。枝叶间,似有声。动不乱,层次清。

2、晴竹

凡画竹,多为晴。画偃叶,要生动。竿明朗,叶清净。画仰叶,意向上。笔半干,墨半浓。 枝竿直,叶舒挺。结顶处,大叶封。

石荣禄四尺竖幅竹子图《竹石》

3、雨竹

雨中竹,别有趣。枝竿斜,叶低垂。饱醮墨,多醮水。淋漓处,见雄厚。大雨注,风必随。竿交互,叶乱飞。

4、雪竹

雪中竹,姿态寒。将熟宣,揉作团。成折皱,再铺展。墨要浓,笔要干。叶下压,空顶端。大竿斜,空上边。枝叶破,竿不全。以淡墨,染空间。雪空出,白团团。雪正飞,将粉弹。

石荣禄老师竹子写生图

三:当代画竹石荣禄

石荣禄先生喜画竹,他说:“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顽强的生命、青春永驻;竹子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有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在中国的文化中,是有骨气、有气节、坚贞的象征,同样也象征着生命的弹性、精神的真理,历代无数仁人志士常赞美竹、咏竹、画竹、写竹。竹是中国美德的物质载体,是君子的象征,这也是我爱竹、画竹的原因。”

石老师自幼喜书爱画,书临北碑,兼习南帖,尤喜行草,于二王、赵孟頫、孙过庭用功最勤,师从卢中南、刘洪彪、张继。画写郑板桥、王雪涛、李苦禅、潘天寿等名 家画谱。深得卢禹舜、唐勇力、霍春阳等名家言传身教。又擅于榜书,挥豪自如 ,成竹在胸,一蹴而就,气势恢宏。为藏家所重,爱者所宝,在中原榜书界声誉渐隆。

国家一级美术师石荣禄墨竹图《清风亮节》

其画竹,以书入画,且常以水墨表现竹的形象与气韵,其娴熟的笔触、流动的情韵、形态各异的构图和师法自然而不断创新的精神跃然纸上,其一枝一干,一节一叶,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气韵非凡,表达了不同意境。给人以不同的审美视觉,令人击节赞叹。既有水墨画浓淡得体、黑白相间、干湿相济、以墨取气、以墨取韵的润泽华滋之美,又有石荣禄先生对竹子沐雨栉风、顶天立地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竹子正直君子气质的理解, 做到了人画竹,竹化人的境界,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石荣禄四尺竖幅竹子图《竹报平安》

石荣禄先生说:“书画是一门很高雅的艺术,它不但陶冶人的情操。还能带来快乐、体现了人生价值,书画会伴随着我的一生。我会沿着绘画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用画笔描绘出人间的真、善、美和我们的幸福快乐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