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鹰王半回合击败英拳击手,创“鹰爪翻子”,死后李宗仁送挽联

 白猿五行通背拳 2016-09-29

中国鹰王半回合击败英拳击手,创“鹰爪翻子”,死后李宗仁送挽联

陈子正名声日隆,便有不少武林中人欲与之相较,以试其功力。1920年,陈子正执教圣约翰大学,有个湖南人刘典章,精于技击,志在寻访名师,见陈子正,便伪作初学者谦谦请教,而暗施绝技进攻。陈子正一看他进退步法,便已知他是拳中老手,乃以“锄腿”破之。刘典章竟三进三跌,观者无不骇然。接着陈子正又两败圣约翰教授石某。刘、石二人佩服之至,遂与陈子正结为挚友,并送对联一副:“奔驰闪电称绝技,卷铁舒勾著勇名”。继而陈子正代表上海精武会参加武汉擂台赛,在台上连站三天居然无人应战。返回上海后,又与英国人赌赛空手夺短枪,一如在北平模范军团时献技一样,瞬间夺抢到手。1921年,陈子正赴广东精武分会指导,击败了号称“香港第一”的香港精武分会总教练叶书田。旋即被叶书田邀往香港,在香港大学、皇仁书院、孔圣会等处的国术班指导。这一时期他收有高徒李佩弦、李宗文、张俊挺、张树青、梁子鹏等多人。在家乡又教徒刘致祥、刘法孟、陈国庆、陈国俊等多人。陈子正刚逾不惑之年,桃李已然遍天下了。

陈子正在二三十年的武术实践中,逐渐体会到“岳氏鹰手”与“翻子拳”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融合后的拳法其实用价值更高于原有两派。对习练者来说,可以收到删繁就简、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他提取“岳氏鹰手”中的精华与“翻子散手”的绝招,组合成一套新的技法,始称“鹰爪行拳”、“鹰爪连拳”,后便正式称为“鹰爪翻子”,并整理成书。1924年,上海精武会成立师范班、鹰爪星期班、鹰爪行拳班,专授“鹰爪翻子”,使这门新兴拳术得以广泛传播。陈子正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武术史上杰出的革新家。

陈子正以“鹰爪翻子”名世,技击精良,一时无对,因此各地举办擂台赛多邀请他前往参加或主持。1927年,上海举办与英国大力士比武擂台赛。陈子正既为主持人。不久,他赴新加坡参加擂台赛,仅半个回合便击败英国拳击手,被誉为“中国拳王”,并被授予印度尼西亚短剑一柄。

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举行第一次国考。陈子正作为中央精武会领队兼教练率队参加。在比赛中,其弟子郭成尧、孙成之均成绩优秀。擂台赛的最后一日,国术馆负责人希望陈子正一显身手。陈子正推托不过,慨然应允。据说“形意”名家朱家四杰(朱国福、朱国禄、朱国桢、朱国祥)的大哥朱国福(此次国考第一名)开个玩笑,暗中在陈子正衣服背后用粉笔写上“河北陈子正”五个字。不意先声夺人,陈子正数次登台,所拟定的对手均纷纷弃权。陈子正大名不胫而走。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特赠陈子正匾额一块,上书“国术大师”四字。然而陈子正却极为遗憾。他认为中国的英雄应该有大无畏的精神,有胆、有识、有勇、有技,敢于挑战一切对手。国术国考之后,陈子正在上海编著了《十路鹰爪行拳》、《五十路鹰爪连拳》两书,由精武刊物连载。从此,世人皆呼之为“鹰爪王”。“鹰爪翻子”也成为一门名拳。

陈子正是一位爱国爱民的武术家。1930年冬,陈子正返回故乡河北雄县寻师访友,适逢家乡土匪蜂起,黎民屡受骚扰。陈子正见状,决计率领乡亲沿村修造墙垣,先行自卫。上海中央精武会、汉口精武分会、香港精武分会、北平国术馆都接连电邀他早日出山,他表示“俟民众(家乡)乐业之后,再献身国术界”。不久家乡平静,陈子正便欲返回上海任教。尚未动身,传来“九一八”事变的消息。陈子正在哈尔滨执教数年,对东北颇有感情。乍听东三省沦陷,悲痛欲绝,愤而止行,他奋笔疾书给他熟悉的白崇禧、万福麟等国民党将领,陈述自己的爱国主张,希望他们能以民族国家为重,率军抗日。

由于国民党当局执行“不抵抗”政策,陈子正忧愤日增,不能自解,便终日以酒浇愁。常于酒酣之际纵论天下大事,慷慨激昂,悲愤咽泣,终于落病。1933年春,病情加重,吃饭作噎,医而无效。转至北平德国医院,经X光透视,确诊胃癌,且已到晚期,医生已束手无策。

陈子正卧于病榻之上,仍念念不忘两件事。一是收复东北失地,二是“鹰爪翻子”广泛传播。其妻李氏,及侄陈国庆、陈国俊、陈国贤、陈国璞侍奉在侧。陈国庆、陈国俊还是他的弟子,曾被他派往广州、汉口精武分会任教。此时,他指导二人对《鹰爪行拳》、《鹰爪连拳》两书进行再次修订,至病危。1933年7月12日上午10时,一代国术大师陈子正与世长辞,寿仅55岁。噩耗传出,国内外武林无不惋惜。上海中央精武会,广东、长沙、江西、汉口、香港等地精武分会,河北国术馆,北平国术馆,桂系军队司令部等48个团体寄来挽联、挽词、花圈。李宗仁、白崇禧、万福麟、宋哲元、陈公哲、黄维庆、刘典章等一百七十余位名流发来唁电或寄来挽联。刘崇本等四位清末举人协同主持追悼大会。黑龙江省教育厅长、著名爱国人士王寅卿亲自到会,手书挽词:“全国著名武术家、武术教育家、拳术技击家、鹰爪翻子拳创始人和首传人、国术大师、陈子正先生流芳千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