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病如何辨阴阳

 real寿元调养 2016-09-29

中医治病如何辨阴阳阴阳是中医治病的总纲。

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

无论内、外、妇、儿各科什么样的疾病,千变万化,总的来说,不是阴证,就是阳证。

凡属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怕冷,说话气短,口不渴,大便溏泄,尿清白,舌质淡,舌苔白,脉象沉或迟或微弱等,这些症状表现,即是阴证。凡属烦躁不安,面色赤红,发热,说话气粗志高,口渴喜欢冷饮,便秘,尿黄,舌质红绛,舌苔黄,脉象洪数或滑等,这些症状表现,即是阳证。在当某些疾病发展到危重阶段,突然出现汗出而粘,呼吸短促,狂躁,面色潮红,脉细而数;或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呼吸气微,四肢发凉,脉细而微弱无力等情况,这是亡阳或亡阴的险象,应该立即抢救。

阴阳总辨疾病,对于正确诊断与相宜处方用药,具有指导性意义。如阳证用热药、阴证用寒药,那就背道而弛了。

作者微信:2076808408,欢迎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