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是按这三种方法练拳吗?

 宗放 2016-09-29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文传榜2015十大网络国学公号


图文 | 张岐

编辑 | 鹿鸣







道法


太极拳运动从唐代李道子的《授秘歌》计算走过千余年的历程,到晚清发展到鼎盛时期。


陈鑫、宋书铭两位先贤是清末民初跨朝代的太极大师、太极拳理论家。他们的拳论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像“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果能粘连黏随字,得其怀中不支离”、“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无形无象,全体透空”、“万象包罗易理中”(宋书铭)。“浑然无迹,妙手空空”、“一引一进,奇正相生”、“柔中寓刚,人所难防”、“每日细玩太极图,一开一合在吾身”、“返真归朴后,就是活神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秀若处女,不可带张狂气,一片幽闲之神,尽显大雅风范。”(陈鑫)。          


要想练好太极拳,不好好研习拳理是不会精进的。陈鑫大师在“学拳须知”中,提到学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就容易了。可见学拳理多么重要。 








心法


学练太极拳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能这山望那山高,想经络想气道,想这想那什么拳也练不好。


金庸先生曾写道:练太极拳,练的主要不是拳脚功夫,而是头脑中、心灵中的功夫。如果说以智胜力,恐怕还是说的浅了,最高境界的太极拳,甚至不求发展头脑中的“智”,而是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刚,而是根本不求“克”。脑中时时存着一个克敌对手的念头,恐怕练不到太极拳的上乘境界,甚至于,存着一个练到“上乘境界的念头”去练拳,也就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吧。                


没有平和安静的心态,要想练好太极拳是困难的,所以,我们提倡“和谐太极”这是太极文化的特性。    







拳法


练太极拳要改变思维,改变观念。以常人的思维、以常人的观念很难领悟到太极拳的特性,通俗点说,要逆向思维,才能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人类有人类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因为人类的主观主动随时表露出来,这种主观和主动是人类习惯性的生活规律。人类活动跟太极拳活动是不相融的。要习练太极拳,人类要放弃固有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服从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和运行轨迹,不能主观主动。


行功练拳应运用减法,被动练。


一句话,让太极拳练你,不是你去练太极拳。自然减法被动练拳并不复杂,操作并不麻烦。练拳修炼中,手动脚不动,手的动作越少、越小方可体验到太极拳的真谛,有“太极不用手,手到不要走”、“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微动不如不动”。“不动”乃最高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