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位著名国画家,独创了新的线描技法!

 汉青的马甲 2016-09-30

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花鸟画,都少不了以线勾勒物象。清朝王瀛将明代邹德提出的18种线描付诸图画,并注明每种描法的要点,就是我们统称“ 十八描 ”,即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橛头钉描、马蝗描、柳叶描等。


像我们熟悉的著名画家范曾先生的线描是在枯柴描、马蝗描的基础上融进了书法笔法的粗细变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著名画家林滨先生根据自己和几代绘画大家的笔法,创立了2种新的写意线描技法,即“转劈描”和“凿子描”。


转劈描】由著名画家林滨创立的一种写意描法,主要用于表现长飘衣袖和枯枝老干,用笔方法是:半侧锋起笔,在转折处转动笔,变为中锋,紧接着继续转动笔,变为卧锋,卧锋时用拖笔行走,这样根据所绘对象不断边转边劈,在描写对物象时会同时出现浓淡干湿的渲染效果,细处如长蛇吐信,宽处如利斧劈柴,故名“转劈描”。





林滨 《朋友》 人物和仙鹤翅膀运用了“转劈描


凿子描】由著名画家林滨创立的一种写意描法,主要用于挺枝劲条,用笔方法是:逆锋起笔,中锋行走,行到需要处抖腕几次,产生像木工击打凿子的断笔效果,笔断而意连,出现断笔效果后继续运笔直行,要一气呵成。




转劈描】和【凿子描】难度比较大,需要有笔墨功底的画家多练才能掌握。


林滨:原名董汉强,山东潍坊人,是刘海粟、潘天寿和龚槐陂的流派弟子,现任职于东北大学,林滨先生20年磨一“剑”,所绘“笑佛、墨猴、古梅”精彩呈现,所绘风格与众不同。


作品融佛家之禅意、道家之哲学、儒家之文化让人回味无穷… …



他画的佛,神!



《佛祖拈花》65cm×65cm  


坦然自得意,常拂明镜台;

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来。



《自在图》68cm×68cm  


向君言自在,暖日正当行;

朝露匆匆去,往事笑东风。



《迎客图》68cm×68cm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济世》136cm×68cm 为观音菩萨造像



《普天》136cm×68cm 为观音菩萨造像



《福寿双全》 180cm×97cm 



《天地人和》136cm×68cm 



《慈者善也》 68cm×68cm 



 他画的猴,妙!



《献寿图》136cm×68cm 



《全家福》136cm×68cm 



 他画的梅,绝!



《东风第一枝)》180cm×96cm  


天下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作品就是实力的证明,江西电视台、《香港美术报》、《中国书画报》都曾报道或刊载,林滨的作品极具收藏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