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杯弓蛇影”的反应是一种( )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 ![]() 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有些班主任在调整座位时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优先挑选喜欢的座位,这些做法( ) A.有利于激励学生 B.有利于班级管理 C.体现教育公平 D.有失教育公平 5.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启发性 D.理论联系实际 6.下列关于流体智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非语言的心智能力 B.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 C.在青少年之前一直在增长 D.30岁以后逐渐衰退 7.一般情况下,学习的熟练程度越高,记忆就越牢固,遗忘也越慢。但学习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学习程度为( )时,记忆效果最好。 A.100% B.150% C.200% D.50% 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9.读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 A.再造想象 B.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0.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认识的直接性 B.认识的间接性 C.认识的交往性 D.认识的教育性 2.教师热爱学生的作用表现在( ) A.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回报 B.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C.爱学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D.爱学生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基础 3.测验的质量指标有( ) A.测验的效度 B.测验的信度 C.测验的难度 D.测验的区分度 4.个性心理包括( ) A.个性心理特征 B.意识 C.个性心理倾向性 D.情绪、情感 5.某县要修建高速路,县政府下发文件要求每位公职人员都要参加高速路集资。某镇中学校长按照文件要求,在教职工领工资之前,从每位教职工的工资中分别扣除了文件规定的集资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校长办事积极果断,工作能力强 B.校长的行为侵犯了教职工获取劳动报酬权 C.校长的行为违反了国家要求的不得对学校和教师乱摊派的规定 D.校长的行为侵犯了教职工的个人财产自由权 三、简答题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 2.B【解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3.A【解析】略。 4.D【解析】班主任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优先挑选座位,是没有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这有失教育公平。 5.B【解析】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要求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就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6.B【解析】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快速辨认、记忆、理解等。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后天经验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7.B【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 8.A【解析】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 9.A【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0.C【解析】内化,即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2.BCD【解析】略。 3.ABCD【解析】测验的质量指标有: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 4.AC【解析】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性。 5.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中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题干中校长私自扣除教职工工资的行为属于不合法的行为,侵犯了教师的获取劳动报酬权和个人财产自由权,违反了国家要求的不得对教师乱摊派的规定。A项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 1.(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2)教师的知识素养;(3)教师的能力素养;(4)职业心理健康。 喜讯 |
|
来自: 糖t8hy762h8b2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