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国庆精选专场】 拍卖时间:10月1日9:00 --10月8日17:00 预展|拍卖地址:美术传媒拍卖网(www.mscmpm.com) 朱新建,1953年生,江苏南京人。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南京书画院院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书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质奖;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国家图画馆、比利时皇家历史博物馆、巴黎美术学院等机构收藏。 作为中国新文人画的代表,画家朱新建的名字似乎是在他与王朔成为亲家后才为更多普通民众所知晓。朱新建先生是1980年代中期崛起的“新文人画”的代表性画家,他笔下的美人皆为三寸金莲,在受到热烈追捧的同时,也曾饱受争议。评论家栗宪庭将朱新建归为新文人画“南线”代表人物,并以此提出“泼皮文化”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后来的“玩世现实主义”。 朱新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因在“85美术新潮”期间展出裸体小脚女人而饱受争议,作品中小脚女人的画式和情色倾向被认为违背了当时的意识形态,甚至被批评为“纯粹的封建糟粕”,他被叶浅予这样的前辈怒斥为封建余孽。《中国美术报》主编刘骁纯写了篇文章为朱新建辩护,叶浅予拿了拐杖在报社楼下喊:下来,辩论! 朱新建从小热爱绘画,但毫无写实天分,1976年以工农兵学员身分进入南京艺术学院工艺装潢专业时,仍是班上画得最不准的一个。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的画家。成长的过程中,他用心琢磨过赵佶、梁楷、法常、赵孟頫、徐渭、八大、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关良这些大师,也在莫迪利阿尼乃至A片的刺激下,营造他的小脚美人的世界。 他不喜欢批评家对他的作品作过度阐释,只相信弗洛伊德那句话:所有的艺术都是人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性欲的变相宣泄。他的来历比较驳杂,他的主题直指情欲,难以列入中国画的正脉。或许,正是这样的逸出,这样的放肆,加上非行家难以识别的经年累月修炼出的笔墨功夫,使他的艺术赢得了宝贵的个性。 与他的作品同样醒目的,是他的生活态度,是他的酒神精神。“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在一定度数上容忍一些颓废,一些不太健康。比如说你喝的咖啡、酒、可乐,肯定没有白开水健康,但是它里面有快乐。当然快乐要在一定度数上控制,比如说可卡因是快乐的,但是度数太大,抽两年就不行了,要死人的。” 他是他所信奉的这套人生哲学的实践者。他的两个斋名“除了要吃饭其他就跟神仙一样斋”、“下臭棋读破书瞎写诗乱画画拼命抽香烟死活不起床快活的一塌糊涂斋”,活画出他的尊容。 2007年底,一场大病令朱新建失语,右手偏瘫。此后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乐观心态与病魔斗争,坚持练习左手作画。展览的名称由艺术家生前亲自决定并书写。由于艺术家在展览筹备阶段去世,策展方决定在原本计划的左手作品中加入小部分的右手作品,以及早期的左手作品,通过回顾的方式帮助观众了解艺术家的整体艺术生涯与各个时期的风格。 陈丹青表示对朱新建的评价只有一个词“率性”,“他的率性是一辈子的性格,进而让我们所有人觉得我们都是在装逼”。“玩水墨、玩情色、玩个人……朱新建的画中其实没有‘性’,至多只能被看作是性的幻想、随笔、涂鸦;新建下笔如同面对肉体,淫心跃动,近于狎:他的新文人画存心背弃文人画所有元素与规矩,犹如将文言彻底白话、口语化、方言化”。他坦言,希望现在的80后、90后应该多看看朱新建的作品,“他们太乖了,既不会严肃认真,也不会嬉笑泼皮”。 ![]() 亲家王朔曾为其展览撰写前言,痞气依旧。开篇即言“我跟朱新建其实不熟”;在回忆去年双方在儿女婚前的首次见面,当时朱新建已经中风,说不了什么话,他写“朱新建一直递烟给大家,我平常出门不太抽烟,养着嗓子,写东西的时候抽。那天下午跟他抽了得有一包,多数时候就是互相抽着烟微笑。到五点多,老朱就开始吃饭了,我们也准备离开。那天他桌上摆着一碗丸子汤,素净的很,左手拿着一个大白馒头。他一个南京人,又讲究好吃好喝的,现在跟着一山东护工也开始吃馒头了。” “我后来想想朱新建也就比我大五岁,虽然有些人叫他老爷子,其实算是同辈人。人到中年,总是会先走一批人的,很多好人英年早逝,走得时候不过四十来岁,剩下我们这些人无耻地活着。早走晚走都是一辈子,就算恶心地活到百岁,也逃不过一死,只是死得更难看一点。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人走了,再怎么说音容宛在,永垂不朽,也是没了。” 朱新建 大吉图 年代:1992年 起拍价:15,000 随时随地 参与拍卖 订单追踪 便捷支付 及时掌握 艺术资讯 |
|
来自: 独孤式 > 《浙江美术集团潜力画家》